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中职学生学习不好,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由于缺乏说英语的环境和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许多中职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方面持悲观消极的态度。中职学生不愿说英语,不愿用英语交流,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在口语学习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说英语是掌握英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英语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需要英语老师致力于探索更加有效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因此,为了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口语学习过程,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是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以真实情境为支撑的课堂活动为基础,通过独立探索,合作学习与讨论和积极的评价方式,在教师或有能力同伴的帮助下将学习任务逐渐由教师(同伴)转移给学习者,然后撤去支架。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英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学生的帮助者、助手、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知识的源泉及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其主要任务是尽力激发和保持中职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兴趣和动机,培养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对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探讨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教学实验中,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中专班的一年级新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班学生专业是汽车运用与维修,采用支架式口语教学。对比班的学生专业是计算机应用,采用传统的口语教学方法。两班学生均是同一位老师教授口语。实验从2014年10月到12月份,前后持续10周时间。通过实施教学实验,探索运用支架式教学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信心。此教学实验也能为今后在设计、实施中职口语教学提供相关教学参考和改进中职口语教学改革提供相关实践经验。为了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研究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教学实验。本次研究运用口语测试、调查问卷和个别同学访谈形式收集相关数据。定量分析用于实验前后实施VI的两次口语测试和两次问卷调查之中,定性分析用于讨论实验班的个别同学的访谈内容。本研究对在中职英语口语中实施支架式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分析前后两次口语测试成绩,调查问卷及对学生进行访谈,证明采用支架式教学的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和自信,在英语口语表达中有较好的表现,口语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学,并且实验班学生对在口语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非常满意。研究结果表明支架式口语教学能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信和口语交流能力,提升中职口语教学的效率。通过教学实验证明,支架式教学比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激发和保持中职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兴趣。根据以上研究表明在中职口语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是可行的。本文在最后一章中也列出了研究的主要成果、教学启示、局限性及在今后的口语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的建议。
其他文献
摘要:老北京小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中,老北京小吃在中外交流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分析老北京小吃现有的英文译名,根据制作方法和历史背景分析其英文名是否恰当,对不恰当的译名,提出翻译建议。针对英文版本是否能让外国人理解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实验来证明:买来相关小吃请外国友人品尝,并根据英文版本的名字找到对应的小吃,如无法找到,则证明该翻译并不到位。本文同时通过小吃名探究隐藏在其
《科技智囊》是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打造的新型高端智库期刊。主要刊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战略与决策、科技政策与管理、区域协同与创新、科技与产业融合、技术研发与应用
结合校内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的建设,探讨了包装与印刷专业实习基地改革模式的要点。首先以相关专业实验室为主体依托进行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建成了一个以材料
摘要:在地球村的背景之下,各个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积极与外国合作,英语作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在国家的合作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要求谈判人员有较强的英语素质,不仅要掌握日常交流用语,学习商业知识,更要将其应用到商务洽谈中。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国际贸易中,如何使用正确的原则和策略进行商务英语交流,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翻译
分析了三种不同多波束测深系统回波强度的记录方式及数据结构,基于各自生成声纳图像的特点规律的差异,按其声纳图像不同用途对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了归类,其结果可为用户结合自身需求,正确购置多波束测深系统及合理应用声纳图像提供参考。
摘要:郝景芳的中短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于2016年荣获雨果奖,是继刘慈欣的《三体》后创造中国科幻小说的又一个新记录。中国的科幻小说能走向世界舞台,翻译家刘宇昆功不可没。本文将基于译者主体性视角,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刘宇昆以及其代表性短篇科幻小说译作《北京折叠》进行多维度分析,总结其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进而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刘宇昆;北京折叠;翻译  
作为第四届川剧节的重要演出之一,新编谍战川剧《天衣无缝》于2018年11月6日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首演。该剧改编自著名编剧张勇的“谍战三部曲”小说(《一触即发》、《伪装者》
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绿色审计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能够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也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仅去年一年,根据《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4》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和第一大出境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影视剧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美版《甄嬛传》为基础,对其字幕翻译进行考究,从高低语境和文化维度理论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