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钢扫描电子束表面微熔抛光和强化的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4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素钢因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而成为近代工业中使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但每年因锈蚀、磨损等因素引起的报废数量占年产量的20%~25%。采用电子束抛光技术不但能有效降低材料表面粗糙度,而且可大幅提高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等机械性能。  本文对碳素钢扫描电子束微熔抛光处理工艺及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分别采用HDZ-6F型真空电子束焊机、NT9100光学轮廓仪、TR-200型手持式粗糙度仪、HV-100型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JSM-561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SR-2M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对碳素钢表面进行微熔抛光、机械性能测试和金相组织分析。确定了碳素钢在表面微熔状态下,电子束束流与工件移动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该函数关系,可为选择合理电子束抛光实验研究的工艺参数提供理论参考;讨论电子束束流、工件移动速度以及含碳量对碳素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拟合方程计算出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电子束束流、工件移动速度以及扫描频率对试样表面机械性能(表面微观形貌、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对表面熔坑褶皱缺陷的成因进行初步探究。  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抛光过程可简化为一维非稳态传热过程,微熔状态下电子束束流与工件移动速度之间成函数关系;电子束微熔抛光响应面实验中心点的参数为:电子束束流6.4mA,工件移动速度5.00m/s;随着电子束束流的增加,表面粗糙度呈非线性增长趋势,表面粗糙度随着工件移动速度和碳素钢含碳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表明电子束束流、工件移动速度以及碳素钢含碳量均对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显著;通过响应面模型预计合理工艺参数为电子束束流5.08mA、工件移动速度2.76mm/s以及含碳量0.62%,且该参数抛光后表面形貌良好;随着电子束束流的增加,金相组织细化,硬化层深度、表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随着工件移动速度的增加,金相组织粗化,硬化层深度、表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随之降低;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加,金相组织中马氏体先细化后长大,但硬化层深度持续增加,硬度和耐磨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  采用电子束扫描技术对碳素钢进行微熔抛光,可以有效改善表面粗糙度,显著提升其表面综合机械性能,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该方法的研究可为提高碳素钢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四轮驱动电动汽车液压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进行研究。目前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难题是初始造价高与续航里程不理想,而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相较于两驱的电动汽车具有不
由于低合金耐磨钢合金含量低,成本较低,且综合力学性较好,经济效益高,生产方式灵活,所以对低合金耐磨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对自行设计
期刊
中慢生型天山根瘤菌能够在甘草的根部共生结瘤固氮,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氮源。这种共生关系的建立依赖于根瘤菌与宿主植物之间复杂的信息交流。在甘草萌发初期,其分泌的抗菌物质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形成的一定分子量范围的多肽混合物,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肽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理活性,在食品、医疗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课题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其结果如下:1.菌种的筛选以本实验室保存的8株产蛋白酶菌株进行实验,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大豆蛋白降解的程度,最终确定一株适合本工艺的菌株A。2.生产工艺的优化通过对工艺条件的摸索,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料
豆豉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大豆发酵制品,一直以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在世界饮食文化之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豆豉含有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以及保
随着能源日益衰竭,能源问题对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企业直接能耗与间接能耗是制约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车间生产能耗占企业用能的大部分,为此研究和解决车间生产节能问题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与提升企业效益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流水车间生产节能问题的研究现状,分别研究面向节能的加工装配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并行机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和单机批处理流水车间调度问题,针对不同问题建立对应的节能调度模型,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由双层钢板和内填混凝土组成,在核电厂房、高层建筑、防护结构等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结构在服役期间可能受到的意外冲击作用,对双钢板混
2020年,我们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大家都不敢走出家门.我和表姐表妹也只能乖乖待在家里,每天客厅、卧室、厕所、厨房、阳台一日游,无聊透顶大年初一下午,表姐坐在沙发上追剧,
期刊
液压道路模拟台是室内道路模拟试验中的一种关键设备,它为被试车辆提供与汽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等效的振动环境,检测整车及各零部的耐久性。本课题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液伺服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