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景理论的音乐与复合功能空间关联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15034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性化空间设计理念被广泛地关注,设计师普遍面临着建筑空间功能日益复杂的挑战。加之使用者对于空间舒适性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提出了基于人行为的建筑空间设计研究,以人的行为模式为研究基础,从声音的角度去了解空间、改善空间。由于空间的类型繁多,本文选定校园教学楼内的小型空间作为研究场地。本文的着眼点是在小空间中加入音乐前后,使用者在空间中的主观声舒适度的变化,以及音乐在旋律上变化后,使用者主观感受的变化。由于声舒适度属于声景学的研究范畴,涉及声音、使用者、空间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因此澄清这些因素与主观声舒适度的关系尤为重要。在建筑空间中加入音乐,旨在提升建筑空间的品质,为人们营造出体贴适用的人性化的建筑空间。建筑空间作为人行为的承载容器,人们通过自己对建筑空间的认知在类似空间中进行着相似的活动,而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建筑空间营造的声音环境。声音与声源本身既是空间声景研究的客体,又是声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调查发现复合声环境下等效A声级与声舒适度关系呈抛物线趋势变化。研究中还发现,加入音乐后,对各个独立声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另外本文对使用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特征与空间主观感受之间的关系在文中进行了分析,并且发现学历与主观响度或声舒适度存在相关性。此外,被调查者使用研究空间的目的、频率、时间等行为特征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与加入音乐后主观声舒适度的变化关系,亦在文中做了相关分析阐述。在对空间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本文对于音乐的加入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建筑空间的主观感受,并且提升建筑空间的品质的问题进行研究,其结果必将为小型复合功能空间的声环境改善提出全新认识,并且赋予人们对建筑空间新的体验。
其他文献
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冲突,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面存在众多有损公共利益、无视公众需求的问题,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就是要
新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高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建设用地的快速无序扩张、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等,土地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瓶颈。然而长期以来,作为我国两大法定空间规划
城市住宅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建筑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在加快城市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如何正确面对其产
世界上首个科技园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即美国斯坦福研究园,也就是今天的硅谷,至80年代,全球掀起了科技园建设的热潮。我国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对科技园建设的探索,科技园在我国经历了
随着城市化,尤其是都市区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非建设用地这个传统规划与管理的空白地带不断的受到侵蚀和破坏,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发生,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
本文针对目前墙体存在的热工性能好而强度差、强度好而热工性能差的问题,通过对广州地区建筑墙体建筑材料和构造现状分析,提出复合墙体构造的概念,针对广泛应用的加气混凝土
论文全面的分析了国内外生态设计原理,并初步构建了生态绿色的建筑思想理论,本着尊重自然的原则,用科学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的方法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节能意识贯穿于设计
博物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社会功能和设计方式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文化需求不断提高,这为当代博物馆
学位
自2005年1月北京市政府提出“宜居城市”规划以来,我国大约有20个城市也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城市宜居性成为当今国内外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目前城市居民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