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调控与缓释氮肥-尿素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467329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关中平原是我国冬小麦和夏玉米主产区之一。缓释氮肥因其逐步释放氮素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降低面源污染风险,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但受气候环境影响,缓释氮肥的氮素释放与作物氮素需求的同步性不确定,加之价格较高,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缓释氮肥的应用和管理方式对提高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实现农田氮肥优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8-2020开展,包括两个试验研究。试验一为施氮量和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大田冬小麦/夏玉米的影响试验,冬小麦生长季设置了4个氮肥类型:尿素(U)、缓释氮肥(SRF)、尿素与缓释氮肥以2:8掺混(UNS1)、尿素与缓释氮以3:7肥掺混(UNS2),和4个施氮量:100 kg/hm~2(N1)、160 kg/hm~2(N2)、220 kg/hm~2(N3)、280 kg/hm~2(N4);夏玉米生长季设置了4个氮肥类型:尿素(U)、缓释氮肥(SRF)、尿素与缓释氮肥以3:7掺混(UNS1)、尿素与缓释氮肥以4:6掺混(UNS2),和4个施氮量:90 kg/hm~2(N1)、120 kg/hm~2(N2)、180 kg/hm~2(N3)、240 kg/hm~2(N4)。冬小麦/夏玉米试验均以不施氮处理(N0)为对照(CK)。研究了施氮量和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生理指标,氮素吸收、分配、转运,土壤氮环境和夏玉米农田氨挥发的影响。试验二为灌水量和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的影响试验,探究灌水量(W1:60%ETc、W2:80%ETc、W3:100%ETc)和氮肥类型(尿素:U、缓释氮肥:SRF、尿素与缓释氮肥以3:7掺混:UNS)作用下玉米水氮高效利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缓释氮肥/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可有效促进冬小麦/夏玉米生长,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冬小麦生长和生理指标、产量和净收入表现为SRF>UNS1>UNS2>U,SRF处理的量和净收入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了13.9%–59.7%和19.6%–89.8%。夏玉米生长和生理指标、产量和净收入表现为UNS1>UNS2>SRF>U,UNS1处理产量和净收入较其他处理增加了12.0%–41.7%和18.5%–97.8%。冬小麦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和净收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N3达到最大值,N3的冬小麦产量和净收入较其他施氮量分别增加了5.8%–46.5%和0.1%–90.8%。夏玉米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和净收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N4达到最大值,N4的夏玉米产量和净收入较其他施氮量分别增加了6.3%–33.2%和1.0%–73.4%。(2)分析了产量与不同处理冬小麦和夏玉米开花/吐丝后氮素吸收和氮转运的关系,明确了增加开花/吐丝后氮素吸收量和氮素转运量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冬小麦和夏玉米开花/吐丝后氮素吸收量表现为SRF>UNS1>UNS2>U,而氮转运量表现为U>UNS2>UNS1>SRF,且均与产量线性相关(R~2>0.63)。SRF冬小麦花后氮素吸收量较其他处理增加了25.3%–140.7%,营养器官氮转量仅减少了2.8%–9.8%;因此SRF冬小麦氮积累量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1.2%–48.9%和4.5%–18.8%。UNS1夏玉米吐丝后氮吸收量较U和UNS2分别增加了91.3%和16.7%,而营养器官氮转运量仅减少10.3%和3.7%;另外,UNS1吐丝后氮吸收量较SRF处理减少了10.0%,但营养器官氮转运量增加了31.2%;因此UNS1夏玉米氮积累量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分别增加了7.3%–32.7%和10.6%–27.3%。通过氮营养指数和氮亏缺模型发现SRFN3处理的冬小麦氮营养指数约为1,UNS1N3和UNS1N4处理夏玉米氮营养指数在1附近波动,均不亏缺氮素。(3)阐明了缓释氮肥/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的氮素释放可与冬小麦/夏玉米氮吸收更好的同步,从而减少土壤硝态氮残留。SRF和UNS1的氮释放速率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氮吸收速率相同步(R~2>0.92)。冬小麦/夏玉米成熟期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表现为SRF>UNS1>UNS2>U;40 cm以下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表现为U>UNS2>UNS1>SRF。冬小麦0-12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表现为U>UNS2>UNS1>SRF,SRF处理较U、UNS1和UNS2分别减少了16.9%、3.9%和11.0%。夏玉米生长季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表现为U>SRF>UNS2>UNS1,UNS1处理较U、UNS2和SRF分别减少了17.4%、6.4%和10.9%。(4)明确了缓释氮肥/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农田氨挥发的影响,确定了土壤环境指标与氨挥发通量的关系。基肥后氨挥发通量表现为UNS2>UNS1>U>SRF,SRF较U和UNS处理显著减少了基肥后7 d内的氨挥发通量。追肥后,U处理氨挥发通量出现峰值为8.3 kg/hm~2·d(2019年)和8.6 kg/hm~2·d(2020年);其他氮肥处理的氨挥发通量表现为SRF>UNS1>UNS2。氨挥发累积量表现为U>SRF>UNS2>UNS1,UNS1、UNS2和SRF的累积氨挥发量较U处理(32.5 kg/hm~2)分别减少了38.8%、31.4%和17.2%。另外,N1、N2和N3较N4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减少了50.9%、41.0%和29.2%。农田氨挥发通量与0-20 cm铵态氮含量、p H值、电导率正相关,与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负相关。(5)综合评价了施氮量和缓释氮肥-尿素配施对大田冬小麦/夏玉米的影响效应。冬小麦生长季SRFN3处理综合排名第一,因此缓释氮肥的施氮量为220 kg/hm~2可做为关中平原冬小麦的最优氮肥管理策略。夏玉米生长季,推荐UNS1N3处理,即尿素与缓释氮肥以3:7的比例掺混,施氮量为180 kg/hm~2作为关中平原夏玉米最适宜的施肥策略,保证夏玉米高产增效的同时节肥减排。(6)明确了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可有效缓解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胁迫,提高水氮利用效率。UNS处理吐丝后氮吸收量较U增加了19.1%,产量提高了18.3%。UNS处理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较SRF提高了15.0%,产量提高了2.3%。UNS处理的水氮利用效率增加了2.4%–10.9%和1.0%–4.6%,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减少了4.7%–8.7%。W3SRF处理获得最大干物质、氮积累量和产量,但与W3UNS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水分亏缺时UNS的产量较U和SRF处理分别提高了20%和5%。因此,可推荐UNS用于水资源稀缺、降雨少的地区,以稳定玉米产量;SRF用于水资源和降雨充沛的地区以增加玉米产量。
其他文献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药用菌,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二型态真菌。二型态是指在环境因素的诱导下真菌能在菌丝态和酵母态之间发生可逆互变的现象。一直以来,致病二型态真菌的形态转变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对二型态的研究可以为真核生物的致病机理、细胞分化、致病菌的控制等方面提供思路。G蛋白是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信号调节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的亚基组成,调控生物
学位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喜温植物,其生长和发育各个阶段均可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研究番茄在低温应答中的调控机制,以及挖掘抗寒相关的QTLs和基因,开发分子标记选育抗寒新品种,对番茄遗传改良和提高抗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从抗寒相关芯片结果中发掘与抗寒相关的基因ShCIGT,对番茄中的GT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学位
开花是种子植物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阶段。柑橘是世界上第一大果树,大部分柑橘品种童期长,遗传背景复杂,极大地阻碍了柑橘的育种进程和一些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柑橘花发育的内在机制,对于缩短柑橘的童期、提高育种效率及农艺性状的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前期对普通枳和早实枳转录组测序数据表明MADS-box和一些MYB基因参与成花转变,
学位
除虫菊(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syn.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兼具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多重用途,尤其以产生安全无毒,环境友好的天然杀虫剂除虫菊酯而著称,其天然产品供不应求。除虫菊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除虫菊酯产品的提取工艺上,而除虫菊植物中的除虫菊酯合成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尚不清楚。菊基二磷酸合成酶基因(Ch
学位
玉米叶部病害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如玉米南方锈病和大斑病。玉米南方锈病是玉米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气传病害,发病范围广,危害严重。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世界性病害,由于品种抗性丧失,病原菌群体小种变异,大斑病发病率日趋严重,目前仍是生产上不可忽视的叶部病害。玉米病害不仅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而且影响玉米籽粒的品质,是制约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单子叶植物尤其是禾本科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水稻侧生分生组织的发育决定了水稻的株型和穗型进而决定着水稻的产量。LAX1(LAX Panicle1)作为水稻穗侧生分生组织发育的关键基因,其参与调控的分子网络有待深入研究,尤其是LAX1的表达时空性和转录活性是如何控制穗侧生分生组织发育方面知之甚少。本研究鉴定了一个稀穗突变体dlb1-D(defecti
学位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导致的一种细菌性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为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主要表现出气喘、生长缓慢和养殖周期过长的症状。从2014年至今,藏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的爆发已经多次引起重大经济损失,由于散养藏猪未接种而规模化养殖藏猪疫苗接种率低,并且很可能是由于疫苗的特异性不强,该病一直未得到有效防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
学位
农民合作社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在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中发挥关键作用,政府近年来逐步全面加大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但与之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农民合作社非规范运行现象十分严重,发生在合作社产权关系、组织管理、利润分配的各运行环节,不仅限制其促进小农经济现代化的功能发挥,降低了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实效,也对合作社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探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
学位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改革虽然取得显著成就,但农技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依然存在,这一问题在公益性农技服务中更为突出。农技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改善农技服务供需匹配状况,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影响公益性农技服务供需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农户需求表达尤为关键,其不仅是了解农户需求信息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户获得公益性
学位
气候变暖导致干旱频发,加剧水资源短缺矛盾,威胁粮食安全。提高干旱条件下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全球多点试验中WUE响应干旱的结果因区域、气候、作物、管理因素等存在较大异质性;同时传统农业WUE通常以蒸散发(ET)而非真实耗水量——蒸腾(T)作为参考标准,因而不能合理指导农业水资源管理。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建立全球尺度干旱条件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