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策略的历史文化观——关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期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翻译研究领域得到蓬勃发展,尤其是文化转向后对这个领域大为拓展,其基本成果之一就是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而是诸多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的)影响下的综合产物。相应地,作为翻译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不应仍被仅仅看作是译者个人随机、偶然的决定,而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似乎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以往的译论倾向于单纯评判某个翻译策略的优劣,而忽视翻译策略择取的背后的深层动因。在当今翻译研究转向注重宏观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译者有必要去探究“为什么”某个时期采取了某种翻译策略,而不是脱离具体历史情境,仅仅静态地去评价翻译策略的对与错。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西方翻译理论中以巴斯耐特与勒弗维尔为代表的文化历史学派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探索,而他们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亦值得我们借鉴与吸收。 中国翻译历史源远流长,而有关翻译策略的讨论可以最早追溯到汉代佛经翻译时期的“文”、“质”说,此后又有明清时期科技文献翻译出现的“创译”、“译述”等策略,以及五四前后社会科学与文学翻译时期关于归化和欧化(洋化)翻译策略的讨论,直至今天被中国翻译理论界广泛探讨的以文化层面为基础、涵盖文化、政治与诗学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为了更好地梳理翻译策略在中国翻译史上的演变脉络,本文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期作为历史考察背景,从这四个时期的从质直与文饰、直译与意译、欧化(洋化)与归化一直到异化与归化翻译的演化过程以及策略两方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重要性的事实,试图揭示翻译策略的社会本性,即翻译策略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范畴,对哪一种翻译策略的采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不同,翻译地位的不同,文本类型的不同,文学传统等等的不同而相应变化的,这也意味着我们对翻译策略研究的重点应从以前以原文为中心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去客观地、描述地考察影响具体历史时期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这种研究方法的现今意义在于,通过考察目前国际背景、国内条件的变化,从而得出异化的翻译策略理应而且必然是现今以及将来主要的翻译取向。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简略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翻译活动的四次高潮期、翻译策略的基本概念,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一章介绍了西方翻译研究中的文化派的基本理论、研究范畴以及方法论意义等,并以此作为本文理论基点;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依次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中翻译活动的概况,每个时期占主要地位的翻译策略以及这种侧重与当时宏观情境的因果和互动关系。最后一部分为结论,对四个时期翻译策略的考察作总结性梳理,得出翻译策略并不是一个静态、孤立的概念;相反,它是动态的,是随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的演进而变化的。最后着重立足现实状况,提出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为两大主旋律的环境下,异化翻译应将成为主要翻译策略,以达到既可发扬华夏文明菁华(汉译外)又能汲取外来养分以丰富中国文化(外译汉)的目的。
其他文献
新型防腐剂YF-97具有氨和缓蚀剂的功效,将其应用在广州石化总厂蒸馏二套装置上获得成功,塔顶排水铁离子含量不大于3 mg/L,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 The new preservative YF-97
运用FANUC Oi Mate TD数控系统对旧的数控车床进行技术改造,针对一些关键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技巧.该项目的完成不仅恢复了旧机床功能,缓解了为学生实
叶芝、卡文纳与希尼被公认为爱尔兰二十世纪的三位大诗人。然而,对卡文纳的长诗兼代表作《大饥荒》的研究迄今为止并不多见,尤其是在中国几乎没有对于该诗人及其作品的任何评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翻译理论的综述与研究,在肯定国内应用理论价值的同时,也论述了以描述和解释翻译现象为目的的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作者指出,翻译的过程并非一个简单的寻求文本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体系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们被广大人民长期所习用.而明喻、隐喻、借代等几种修辞手法的应用对习语的言简意赅和形象生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通过对纳撒尼尔·霍桑的两部作品《胎记》和《红字》的分析探讨了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霍桑在美国文学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意义的模糊和含混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