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大众美育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出现,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被迅速推向了大众的视野与热烈的舆论之中,2017年被称为“央视文化节目元年”。大众美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不仅外在传播条件上满足“大众化”需求,在节目的发展历程中也表现出“大众化”倾向并逐步实现“大众化”,其大众美育的实践值得深入探究。本文运用美学、文化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以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为研究对象,进行大众美育实践的分析和探索。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正文共有四章。引言部分首先界定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大众美育等概念的含义,其次概述了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现状。第一章概述了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历程,认为从精英到大众,这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概况。央视早期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属于精英制作,在大众传播遭遇“窄众”困境之后开始走向大众化。第二章探讨了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文化身份、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概述了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与大众美育的关系。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属于大众文化,具有大众性、商品性、娱乐性、日常性、传承性、公益性、教育性等特征,具有文化传承、社会教育、艺术审美和大众美育等文化价值。认为自发性、媒介性、过程性、趣味性等是传统文化类节目大众美育的特点。第三章论述了传统文化类节目与大众美育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是实现大众美育的方法、途径与手段,而大众美育也是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目的之一,或者说,大众美育即是自身的一种目的。作为目的,大众美育所要达到的是大众在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与审美创造力等方面的综合提高。二者彼此之间互为途径与目的,因此,大众美育既是大众综合素质提高的途径,也是大众媒介环境净化的途径。第四章对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大众美育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电视低收视率与大众美育陷入窘境有一定关联,但是应该更多地反思传统文化类节目与大众美育本身的创新,认为从节目内容角度的创新、节目受众角度的创新、节目叙事角度的创新与节目融媒体传播的创新等方面入手,可以为大众美育创新提供崭新路径。大众美育需要一个良好的大众媒介环境,而优良的大众媒介环境的建设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结语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大众美育最终需要人的出场,大众美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美丽中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任务和战略目标。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而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现
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来的地上式皮带栈桥已经影响到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要求,地下通道多为箱型基础,传统工艺面临的质量通病与渗漏问题很难根本避免,本文介绍的箱型基础整体施工
文章结合实践,介绍了在微课中采用PyMOL等软件制作分子三维结构动画并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指出此方法操作简单,三维动画体积小,所制作的微课、课件等
针对共有产权住宅这一特殊类型的居住建筑,结合项目实践,系统介绍并重点分析设计控制要点,从总平面设计、单体设计和地下车库设计等方面,指出适用于共有产权住宅的设计要点,
<正> 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其中的原因很多,但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重视发展高等
一、从关门主义的下层统一战线到抗日反蒋统一战线策略的初步确立党的统一战线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但由于大革命的失败而没有得到继续发展。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
<正>0引言声能收集技术可以将环境声吸收并转化为电能,由于其丰富、环保、可持续的特性,在近几年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声波波长较长,能量密度较低,在传统声能收集器中,工作
会议
通过对康明斯柴油发电机组ESD5500E电子调速系统的分析,得出较为完整的有关本电子调速系统的调整方法;并阐述了电子调速系统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常发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我国应当重新考虑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着力应对“欧洲梦”与“美国梦”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竭力促成中华民族印象的世界化。由于20世纪的“软实力
金融相关专业具有高度数量化的特征,需要通过金融原理说明货币资金流动现象,并通过数学模型将其中的因果关系量化展示。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金融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