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受损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时空特征分析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受损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为研究地点,综合3S技术和野外调查方法,从保护区—地震灾害体—样方三级空间尺度,开展关于地震受损区域内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恢复速度、群落物种组成及变化、更新植物物种更替和影响恢复因素变化的长期研究,分析了汶川地震后三个空间尺度下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受损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过程,研究了以地形和基质因子为主的环境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机制,探究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主要因子随恢复年限增加的变化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在受到地震、泥石流等自然干扰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保护区与地震灾害体两个尺度下的新生植被覆盖度均在震后2年就超过了受损区域的50%。汶川地震后,经过8年的恢复,新生植被在保护区与地震灾害体两个尺度下都超过了受损区域的80%,基本覆盖所有受损区域,但植物群落内部的优势物种更替仍在进行。(2)卧龙自然保护区地震灾害体内恢复植物组成丰富,2010-2019年10年间地震灾害体内共出现72科226属479种植物,其中多为蔷薇科灌木与菊科草本。在地震灾害体尺度与样方尺度都可看出在植物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具有明显的从低级矮小型灌木向高级高大乔木发展的趋势:灌木西藏悬钩子(Rubus thibetanus)和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是演替早期的优势物种,随着周围环境被群落中植物不断改变、生态系统中有限资源不断被消耗和植物物种间竞争加剧,小乔木灌柳(Salix rehderiana)和乔木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逐渐成为植被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物种,野外监测发现到2019年优势物种的更替还未结束,小乔木多鳞杜鹃(Rhododendron polylepis)和乔木疏花槭(Acer laxiflorum)有成为后继优势物种的征兆。(3)卧龙自然保护区震后受损大熊猫栖息地不同空间要素的植物群落的恢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恢复位置、基质组成、海拔、坡度、坡向、面积大小是地震灾害体所具有的不同空间要素,在这些空间要素上植被的恢复具有不均匀性和差异性:地震灾害体下方植被与地震灾害体内其他位置植被相比能更快覆盖受损区域,地震灾害体中间的植被与地震灾害体内其他位置植被相比物种组成更加丰富;地震灾害体中岩石比例越高,植被恢复速度越慢;在海拔1900-2800m范围内,海拔越高地震灾害体内植被种类越少;坡度越陡定居地震灾害体的植被种数越多,但更难以覆盖地震灾害体;阳坡地震灾害体的植被相比阴坡更能快速覆盖地震灾害体,能更快形成优势物种,植物群落的平均高度更高,但不利于更多种类的植物定居;地震灾害体面积越大,恢复植被物种数越多。(4)2010-2019年间,岩石和前一年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植被恢复的两个最关键的环境因素,对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受损生态系统中植被的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恢复早期,岩石显著地抑制植物的恢复,但随着先锋植物对周围环境的不断改造,岩石的负面影响减小,植物作用增强,前一年植被覆盖度对植被恢复的影响起主要作用。随着土壤基质的不断改善,地形因子中的坡向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作用加强,这也意味着在这个阶段,光照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植被的进一步恢复,地震灾害体面积成为了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面积过大的地震灾害体意味着生态系统损毁程度更强,更难通过生态系统自身的恢复力自然恢复。随着生态系统中植物对岩石的多年改造,地表土壤有机质增加,裸土成为新的驱动因素之一。但整个恢复过程中,伴随着新生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岩石时常成为显著的抑制因素。
其他文献
高寒山区矿山植被遭到破坏后,恢复缓慢。为加快该类型地区植被恢复,在某高寒山区矿山开展植被恢复治理工作,具体从群落配置改良、植物种植改良、土壤改良、后期养护管理等方面入手,最终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期刊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促进农村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地区的执政基础,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引领力、生态建设力、文化感召力、社会治理力、群众凝聚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期刊
文章结合工作实际与探索,制定水土保持方案评审分级分类管理措施,明确审查方式;规范完善技术评审工作流程,加快技术评审进度;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初审管理办法,提高受理的水土保持方案质量;建立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专家,加强专家管理;制定第三方评审质量控制流程,加强自身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有效地提高水土保持方案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地方
期刊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目前,小学语文老师对古诗词的教学已有相当的重视,并将情境教学方法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来,以古诗词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首先,对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探讨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古诗词教学的趣味得到明显的提高,并在教学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会议
基层公安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会同基层司法机关及相关部门和各街道,聚焦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突出社会矛盾纠纷,进一步健全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形成“遇事找法”的法治氛围,提供“法在身边”的法律服务,成为“动态清零”的有力抓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为优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水面艇的发展也愈发迅猛,对于船岸信息交互的准确性、实时性、安全性等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艇载多传感器采集无人水面艇航行过程的实时状态信息与环境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到岸基,岸基监控人员依据接收的信息对无人水面艇进行远程控制与决策,实现船岸信息交互。本文针对无人水面艇与岸基的信息交互问题,利用大连海事大学“蓝信”号无人水面
学位
为了针对朝阳地区乃至整个辽西地区不同植被退化阶段提出相应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措施,该文在采用聚类分析法,依据不同植被群落的生长状况划分出4个植被退化阶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退化阶段植被群落特征,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即:未退化阶段植被群落主要是封育起来,只需要维持现有的状态保持正向演替的趋势即可;轻微退化阶段植被群落恢复目标是丰富乔木树种种类,提高乔木层的密度与郁闭度;轻度退化阶段植被
期刊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一环,基层妇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基层妇女的广泛参与。受制度不够完善、配套设施不足、基层妇女参与能力较弱等因素的制约,基层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这就需要对症下药,积极探索基层妇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会议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想要理解、应用和传承古诗词,需要对古诗词有较系统的理解能力。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切入点,首先阐述了该方法的定义内涵,其次就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提升学生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和应用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近年来,网络黑灰产违法犯罪活动日趋严重,呈现产业化、跨国跨境化等趋势,严重危害公民财产安全,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扰乱社会秩序。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公安机关对网络黑灰产违法犯罪活动的内外打击困境,从法律规制、协作联动、情报取证、人才考核、防范宣传等方面切入,提出对应的侦防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