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酚酸/三七皂苷配伍抗心肌缺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丹参与三七组成的方剂及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丹参酚酸和三七皂苷作为复方丹参方的主要药效物质,其药效作用在整体动物模型上已得到确证,但其配伍机制尚不清楚,是否存在配伍增效作用尚缺乏科学依据。因此,本论文以丹参酚酸和三七皂苷为研究对象,从其抗心肌缺氧作用机制入手,研究了二者配伍对缺氧损伤心肌细胞、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其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MTT法、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术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技术观察了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研究发现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可协同保护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释放;且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提高Bcl-2/Bax的比率,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同时,配伍可显著升高细胞内Na+,K+-ATPase, Ca2+,Mg2+-ATPase酶活性,提高胞内能量物质ATP的含量。结果提示,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在抗心肌细胞凋亡和改善能量代谢两方面具有协同作用。2.研究了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MTT法、Griess法、蛋白质印迹法观察了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缺氧损伤入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研究发现丹参总酚酸、三七总皂苷及其配伍能够显著保护缺氧损伤的内皮细胞,提高内皮细胞存活率和NO分泌量,增加HIF-1α蛋白表达以及降低p38MAPK磷酸化水平。结果提示丹参总酚酸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可能通过HIF-1α和MAPK相关信号通路保护内皮细胞,从而减轻缺血性心肌损伤。3.研究了丹酚酸B与人参皂苷Rb1配伍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LDH检测、JC-1染色、化学发光法及蛋白质印迹法观察了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配伍对乳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NRC)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研究发现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1配伍可协同保护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的释放。二者配伍可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细胞内ATP含量,提高Bcl-2/Bax的比率,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显著抑制AMPKa磷酸化。结果提示丹酚酸B和人参皂苷Rbl配伍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维持线粒体功能和改善能量代谢等机制保护心肌细胞。综上所述,丹参酚酸和三七皂苷配伍抗心肌缺氧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包括抗心肌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保护内皮细胞等,且在多个作用途径上存在协同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复方丹参方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2009年10月30日,我国资本市场期待已久的创业板,终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板交易。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不仅完善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了投融资渠道,同时也完善了金融促进科技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1-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校管理只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各界人士通通被排除在管理门外。这种高度集中和全封闭式的管理体制造成大量的管理资源流失和浪费,导致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已全面步入商用。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作为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电信标准,在我国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TD-SCD
<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并不意味着长期困扰语文教学
教育前辈维果斯基在《教育论著》中就曾强调:"儿童教育的特点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教师要做到按幼儿的大纲来组织活动,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
目前,中职化学教学坚持的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与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导致化学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化学课程失去兴趣。化学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在气管插管后采用注射
<正> 蝉,俗名知了,栖于高树之上,古人误以为蝉靠饮露为生,因此视为高洁之物,加以偏爱,歌以咏之,生产了一些咏蝉诗作。在唐人咏蝉诗中,有三首深受后人称道,被誉为蝉诗“三绝”
学困生问题困扰着各国教育的发展。如何促进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已经成为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学困生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了许多有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