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了英语教师在课堂语言中OK一词的使用情况。本研究以上海和苏州两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对两地18位中学英语教师的随机课堂录音获得语料,并从OK的语用功能角度展开分析,讨论性别、年龄、受教程度等社会因素对OK使用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英语教师的课堂OK基本反映了常用英文词典所罗列的使用状况,同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情况基本相似:OK用作过渡标记语表示进入到下一个议题;用作互动标记语,包括注意力吸引语,命令缓解语,以及进程核查语(意使听话者意识到标记的话语是关键信息);用作结构标记语,简单说来即自我纠正标记。另外,教师课堂语言中的OK经常用作信息反馈标记,用于评价学生的表现,此时的OK既可用作正面评价,亦可在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差强人意时作为一种鼓励,引导出更合适的答案。特殊的是,教师把OK当作理解核查语,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其话语或指示;也把OK当作解释性标记,引导出一个定义。这与OK在生活中的运用不同。另一方面,教师过多使用OK,也出现了误用OK的现象。2.从社会因素的角度看,男教师OK的使用数量在总体上超过女教师,同时频繁用OK作反馈信息标记,反馈性语言较为单一。年轻教师使用OK更随意,OK的使用频率高于年长教师,同时倾向于用OK作为结构标记语,理解核查语,重复标记,以及填补由于思考或语言不流利造成的停顿等。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在过渡语、重复标记、和误用的OK方面比非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波动大。有经验并且获得更高职称的教师在选词方面更谨慎,OK的误用频率较低。示范课和非示范课,以及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对于教师运用OK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