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犯意引诱的刑法规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犯意引诱在实务界是处理毒品犯罪案件的办案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概念,但是在理论上却鲜少有专门研究毒品犯罪犯意引诱的著作和论文。是故,本文力图从刑法学角度对犯意引诱进行一番全面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刑法规制方案。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四个部分,大约5万多字,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犯意引诱的基本特征和界定了犯意引诱的概念,即犯意引诱是指侦查人员对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进行积极主动的诱惑,致使被引诱者实施犯罪的引诱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对犯意引诱与诱惑侦查、警察圈套及陷害教唆等相似概念进行了比较。此外,通过研究2579个涉及犯意引诱的真实毒品案件刑事判决书,分析出当前实践中毒品犯罪犯意引诱的严峻现状,司法实践中处理的特点,以及毒品犯罪犯意引诱产生的理念、体制和规范上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在刑法领域内对毒品犯罪犯意引诱是否正当进行探讨。通过法理探析认为毒品犯罪犯意引诱违背了刑法的正义价值与自由价值;违背了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与社会保护机能;违背了刑罚的报应目的与预防目的。因而在毒品犯罪中运用犯意引诱侦查手段,并对被引诱者因此产生的行为定罪处罚是不具有刑法正当性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和分析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毒品犯罪犯意引诱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判例,诸如美国刑法中的警察圈套抗辩权和主客观判断标准之争,英国的量刑减让和对警察责任的规定,加拿大的终止诉讼救济,澳大利亚的多种救济模式,日本的两分法判断标准,德国为被引诱者出罪的多种刑法路径,瑞士的禁止侦查人员教唆犯罪的规定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对毒品犯罪犯意引诱的规制。并在对世界主要法治国家有关毒品犯罪中犯意引诱的规制综合分析后,提出适合我国本土法治环境的借鉴经验。第四部分:主要是从刑法角度提出如何规制当前毒品犯罪中的犯意引诱情形。首先,应明确毒品犯罪中犯意引诱的判断标准,在大方向上坚持主观为主,客观为辅的综合评判标准,在犯罪意图和侦查行为的具体认定上考虑多种必要因素。其次,应赋予被引诱者无罪抗辩的救济权利,在分析被引诱者无罪原因之后提出可通过刑法上的排除犯罪性事由为被引诱者出罪。最后,应追究实施犯意引诱行为的引诱者责任,实施犯意引诱的侦查人员已经违背了侦查规定,严重侵犯了公民权利,理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当情节严重,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还应以滥用职权罪承担刑事责任。
其他文献
"暧昧"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心理状态,有着广泛的心理学意义。"暧昧"在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中,是一种本质本相的存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揭示了"暧昧"同样的哲学意义。正
本文从思维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谈起,在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及与学习品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思维教育开展的现实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通过提升思维教育的有
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很多时候都会结合图形的方式来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这是因为,图形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就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谓的难题.而这种用图形去教
通过对浙江景宁、云和、平阳等畲族主要聚居地近代建筑的雕饰部位及其手法和题材进行考察分析,从而探讨其蕴涵的审美艺术与文化。
幼儿教育的创新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以幼儿学习经验的重新组合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启迪幼儿的创新思维,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的新型教育
本文突出总结在实践家园亲子阅读路上的四大做法。首先通过课程化引领家长学习科学开展家庭亲子阅读。让家长参与体系化的亲子阅读课程学习、获得持续化及时性的科学指导。其
2007年是中国犯罪学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的一年。本年度犯罪学研究有三大热点:即犯罪学与刑事法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总体
近年来,凯旋在世界摩坛独树一帜,特别是并列三缸发动机个性鲜明。在充斥着V型双缸发动机和并列四缸发动机的车海中,它显得如此凤毛麟角,很受那些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骑手青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当属"快速三缸"(Speed Triple)。这款自1994年开始亮相的"街霸",凭借粗犷狂野的造型、放浪不羁的风格和出色的动力性能广为流行,历时20多年而长盛不衰,堪称经典之作。在"快速三缸"基础上,凯旋再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同时,在当代社会网络的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对于政府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能够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来
<正>一、选题依据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科技与经济都在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