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堆及筒仓内压力变化特性的离散元模拟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同时也是一种由颗粒组成的物质,通过颗粒之间的力链传递接触力。由于砂颗粒之间排列、摩擦、转动,力链上力的分布出现不均匀的情况,使得主要的一部分力链承担了大部分的力,产生了拱效应。砂堆底部产生的中心应力凹陷现象,以及在筒仓堆积中底部应力饱和的“粮仓效应”,都是由颗粒物质内产生拱效应而导致的。本文采用离散单元法,基于PFC模拟软件,对锥形堆积以及筒仓堆积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比,标定得到较为准确的计算参数,并进一步用于后续计算模拟中。通过改变摩擦系数、堆积高度、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等,研究其对内部应力的影响规律,并且基于力链传递的拱效应,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本文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按照分层堆积方法形成的模拟堆积,可以呈现堆积底部应力凹陷现象和筒仓堆积中的“粮仓效应”。摩擦系数对锥形堆积的堆积角度、底部应力凹陷都有较大影响,其中颗粒间摩擦系数?b增大,堆积角度有明显的增大,而颗粒与底面间的摩擦系数?f对堆积堆积角度的影响在?b小于0.6时较为明显,底部应力凹陷程度都随着摩擦系数?b、?f的增大而增大,同样,颗粒间摩擦系数的影响更为显著;(2)当选择圆形颗粒,颗粒级配与砂颗粒级配一致,颗粒间摩擦系数?b为0.8、颗粒与底面间摩擦系数?f为0.6时,模型在堆积角度、底部应力水平、应力凹陷程度等方面与砂堆积试验中测得的数据最接近,利用该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实际砂堆内的应力变化;(3)颗粒级配与颗粒形状对锥形堆积体的应力分布有较大影响。按照Fuller级配曲线生成的密实堆积体,底部应力凹陷程度最大,而单一粒径形成的堆积体,底部应力凹陷程度最小。非圆形颗粒形成的锥形堆积体,底部应力凹陷程度比圆形颗粒堆积体更小,但堆积角度更大,由于非圆形颗粒之间互相咬合,形成的力链更稳定,但是力链连续性较低,并且分散较大;(4)筒仓堆积的底部应力在堆积中心以及侧壁处都会出现局部最小值,即应力凹陷现象。随着堆积高度的增大,底部应力逐渐出现饱和趋势,并最终达到底部应力不变的状态。筒仓侧壁正应力在堆积上部表现为近似库伦土压力理论的直线变化;(5)筒仓堆积中,侧壁与颗粒间摩擦系数?c对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c增大,底部应力达到饱和的高度降低。而?c为0时,底部应力将随着高度增大而不断增大,不会出现“粮仓效应”,底部应力水平远高于其他对照组,并且侧壁正应力整体随高度直线变化。
其他文献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提升,国内摩托车市场趋于成熟,用户对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用户不仅关注整车油耗、发动机动力和造型外观,并且关注制动系统的噪声(Noise)、抖动(Jitter)和声振粗糙度(Harshness)问题。其中制动抖动是在一定速度下制动引起的制动手把、车体振动的现象,直接影响驾驶人员的舒适感,并且加速零件的疲劳和老化,容易引发驾驶安全事故。由此,摩托车生产企业为了改善驾
VWF(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力敏感糖蛋白,它能捕获血小板到血管受损处,启动初级止血。若VWF的活性不受调控,则会捕获大量的血小板甚至是血细胞,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金属蛋白酶ADAMTS13能高特异性酶切包埋在VWF A2结构域内的Tyr1605-Met1606肽键,调节VWF多聚体的大小与活性,从而防止血栓的生成。力敏感蛋白VWF感应到高剪切应力
本文以湖北省红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残疾人家庭为研究对象,依据残疾发生对象将残疾人家庭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残疾父母健康子女家庭,第二类是健康父母残疾子女以及残疾父母残疾子女家庭。从人口负担和家庭经济两方面分析农村残疾人家庭各阶段返贫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形成、扩展、收缩和解体四个阶段中,第一类家庭在扩展阶段和解体阶段返贫风险较高,在形成阶段和收缩阶段返贫风险较低。对这类家庭,在评估解体阶段
日常生活和科研工程领域中的许多问题通过建模可以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多目标进化算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存在计算规模大,耗时长等问题。多目标入侵肿瘤生长优化算法(VITGO)是本实验室提出的基于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的新型群智能算法,通过模拟肿瘤细胞在营养环境中的变换及迁移来求解优化问题,具有求解精度高、稳定性好、可扩展等特点。但是由于VITGO的计算复杂度较高,计算效率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并
烘焙预处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燃料提质手段,正逐步应用于生物质直燃或与煤混燃发电的前处理过程。事实证明,烘焙后生物质具有高热值、可磨性好、耐腐蚀、体积能量密度高以及更容易被点燃等优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输、存储和锅炉系统的运行成本。除针对传统烘焙技术的研究外,近年来兴起的湿法烘焙、有氧烘焙及加压烘焙等不同形式下的生物质热预处理技术也备受学界关注,分析它们对生物质燃料性质和模拟实际锅炉工况下燃烧过程的影响
潮汐车道优化问题(Reversible Lanes Optimization Problems,RLOP)是交通管理中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该问题的目标是在城市交通网络中寻找最优的车道方向分配,使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传统的研究很少涉及该类问题,大多数仅仅是关注路网的结构。同时,也罕有对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为此,本论文进行了如下工作:首先,本文对交通道路网络的潮汐车道优化问题进行数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处理废水过程中,出水硝态氮(NO3--N)浓度过高是导致总氮(TN)超标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外加碳源提高碳氮比(C/N),强化反硝化过程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基于两段反硝化工艺原理设计一体化生物脱氮反应器,通过在第二段反硝化池内投加聚丁二酸丁二醇脂(PBS),提高水体中C/N,增强反硝化细菌活性,强化反硝化作用,提高TN去除率。将PBS和改性沸石通过冷冻-交联法包覆到聚乙烯醇-海藻酸
背景:在心脏移植围术期患者当中,普遍存在着营养以及精神心理的障碍,我们发现这一类患者普遍临床预后较差。但是尚未有研究报道精神心理障碍与营养之间的关系,心脏移植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与短期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也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心脏移植围术期患者的精神心理与营养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与短期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
高温介电储能领域对新一代电容器介质材料提出了新的挑战。将介电陶瓷或导电填料与聚合物进行复合可以大幅提升聚合物基介电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但是这种提升是以介电损耗显著上升与击穿强度下降为代价的。通过在介电填料表面接枝多功能有机壳层、构建分层结构与卫星结构,以及复合材料宏观界面设计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聚酰亚胺(PI)具有极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热分解温度,同时其介电损耗较低,击穿强度较高,是极为优异的耐
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关键资产具有巨大的价值已成为普遍共识,本文旨在回答“企业如何发挥数据价值,实现数据资产化”这一科学问题。首先,基于对现有文献的讨论,对数据资产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结合企业案例对数据资产化过程进行探讨,并基于案例讨论提出企业数据资产化实现路径的理论模型,对每个阶段的保障举措进行讨论。本文提出的数据资产化实现路径的理论模型包括公司数据战略、规制和组织架构的建立阶段,数据系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