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了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Mill.)植物滇刺枣(Z.mauritiana)的种仁——理枣仁的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多种现代色谱分离纯化手段,共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3个。应用高分辨质谱、1D及2D NMR,以及其它光谱分析和化学降解手段,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结构类型涉及黄酮碳苷、木脂素、三萜皂苷、生物碱等。第二章详细介绍了运用HPLC、TLC等方法,对普洱熟茶的7种优势曲霉属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次生代谢产物的比较分析,同时选取日本曲霉原变种进行固体培养,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要以酯类为主。第三章对近五年曲霉属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文献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理枣仁的化学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滇刺枣(Z.mauritiana)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与枣(Z.jujuba)同为重要果树,具有重要食用及药用价值,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其根和树皮用于治疗腹泻、烧烫伤等,其种仁被称为理枣仁,在西南地区作为中药酸枣仁的替代品使用。迄今,对理枣仁的化学成分未见报道。本论文对理枣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包括11个斯皮诺素衍生物,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其余已知化合物包括2个黄酮G-苷、1个三萜皂苷、6个木脂素、1个生物碱和1个氨基酸。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表明,三萜皂苷jujuboside A具有一定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从理枣仁得到的化学成分与报道的酸枣仁的成分多相似,为其替代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二章普洱熟茶优势菌株的化学成分分析:普洱熟茶(Pu-er ripetea)是以云南特产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的晒青毛茶(普洱生茶,Pu-er rawtea)为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漫长的自然发酵或快速的人工渥堆发酵而成的后发酵茶类,具有降血脂、抗癌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前期课题组对普洱茶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发现主要的优势菌株为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主要是臭曲霉(A.fotidus Thom& Rapei)、日本曲霉原变种(A.japonicus Saito var.japonicus)、帚状曲霉(A.penicilliodes Speg)、温特曲霉烟色变种(A.wentii Wegner var.fumeus Qi&Sun)、具黄曲霉(A.aureolatus Munt.-Cvet.&Bata)、埃及曲霉(A.egyptiacus Moub.&Moust)以及局限灰曲霉(A.restrictus Smith)。普洱熟茶的品质与产地、原料来源、加工工艺等有关,其中微生物在普洱熟茶发酵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微生物发酵是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降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生长繁殖时能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同时其体内的生物酶也是千差万别的。本章运用HPLC、TLC等方法,对前期分离鉴定的7种普洱熟茶优势曲霉属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培养较液体培养次生代谢产物丰富,温度升高代谢产物减少。同时对日本曲霉原变种进行了固体培养,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主要以酯类为主。
第三章曲霉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主要是对近五年曲霉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