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时空演进和互动关系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关注热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为其核心内涵获得普遍认同。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挖掘农业高质量发展内生潜力固然重要,但在中国城镇化进程演进至中后期的历史节点,如果忽略新型城镇化这一重要影响变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将很快受到抑制,乡村振兴的政策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已有文献主要从“农民”(人的角度)或“农村”(区域角度)的角度对城镇化问题展开研究,鲜有文献考察农业发展(产业角度)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及其互动关系,对于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其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及其互动关系的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在对中国农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在制度、趋势和空间等方面的现实匹配性。文章从产业、空间和要素三个维度全面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理,并提出二者互动关系的阶段性理论假说。在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指标进行构建和测度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时空演进趋势和特征,通过耦合协调分析将二者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然后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考察了二者互动关系可能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果,从筑牢产业支撑、强化空间协同、促进要素流动、优化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核心内容和特色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对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涵盖农业投入指标、农业合意产出指标和非合意产出指标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BM-ML指数法测算了中国及其30个省区市1979-2018年期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GTFP)、技术进步指数(TC)和技术效率指数(EC);基于测算结果从全国总体层面、省级层面、东中西地区层面分析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区域发展态势;利用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原因;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和空间分异变动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总体上呈现出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带动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核心动力;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都呈现出依次降低态势,技术进步指数则表现为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逐渐下降;组内差异是引致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中国农业GTFP及各细分指数在1979-1995年、1996-2004年、2005-2018年期间的演进态势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相比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农业生产效率和绿色发展视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将农业碳排放等指标作为非合意产出构建绿色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模型,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与评价;并结合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趋势、地区差异和空间分布特征,更加深入地揭示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其次,在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和现行模式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涵盖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转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专家评分法相结合测算了全国及其30个省区市1979-2018年期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利用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地区动态演进趋势和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在1978-1995年、1996-2014年、2015-2018年分别呈现出缓慢发展稳步推进、快速发展、稳定发展态势。区域演进特征也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在不断缩小;组内差异是引致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相比,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将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纳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和准确地刻画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并基于泰尔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客观地分析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在时间维度的动态演进趋势和在空间维度的区域发展态势,全面揭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时空演进规律,对中国新型城镇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补充。第三,本文从产业、空间、要素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提出了理论假说。根据中国城乡发展战略的阶段性调整特征和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将样本区间划分为城乡割裂发展阶段(1979-1994)、城乡渐进融合发展阶段(1995-2003)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阶段(2004-2018)等三个阶段,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对三个阶段的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1979-1994年的城乡割裂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尚未有效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未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在1995-2003年的城乡渐进融合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有效带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但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2004-2018年的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有效带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新型城镇化进程,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强耦合性”互动格局开始形成。相比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文章从产业、空间、要素三个维度系统论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理,创新性的提出了阶段性理论假说,并基于中国的历史经验数据验证了研究假说。研究结论拓展和丰富了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持续、健康、稳定推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四,文章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互动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考察。通过Moran’s I方法对空间自相关关系进行检验,表明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确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采用双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城乡割裂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对邻近地区新型城镇化具有正面的空间溢出效应,而新型城镇化对本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没有空间溢出效应;在城乡渐近融合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相互之间都没有对邻近地区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在城乡深度融合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对邻近地区新型城镇化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新型城镇化没有对邻近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互动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单向效应: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产生积极影响,还会对邻近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产生积极影响;但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对本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影响力,不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对进一步丰富已有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铅锌尾矿是铅锌矿山经选矿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因其含有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有必要对其进行合理、安全的处置。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云南某铅锌矿生产中产生的废弃铅锌尾矿,对该铅锌尾矿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后,采用碱激发煤矸石/高炉矿渣胶凝材料联合碳纳米管对铅锌尾矿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置,并对铅锌尾矿固化体在极端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铅锌尾矿的无害化处置以及固化产品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学位
面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成为地方政府治理的重要取向。评比表彰作为政策治理工具,旨在通过对政府特定行为和效能的制度设计,调动地方参与到评比中来,实现“治理改善”。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理现象,以“创城”为代表的评比表彰,成为诸多地方城市热情追逐的对象,甚至出现了评比表彰“热”。然而,与“火热”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评比表彰治理在学术界尚未得到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既表现为学术成果总体数
学位
民事习惯相对于民事法律有着独特的价值,民事习惯在案件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定纷止争的社会效果。《民法典》颁布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民事习惯的司法应用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了民事习惯的司法实践。然而,民事习惯的司法应用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讨。本文在内容上除结语外,由七章构成:第一章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相关研究
学位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冰雪运动设施体系,且在冰雪文化与冰雪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致力于打造与冰雪相关的支柱型产业。该文认为,为了进一步提升吉林省冰雪产业的发展水平,应该重视后奥运时代带来的热度,借助政府出台的各项红利政策构建协同化的冰雪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国内冰雪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该文针对奥运会给冰雪产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进行了总结,明确了吉林省冰雪
期刊
随着传统汽车燃油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正逐步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研发的焦点。汽车电动化不仅代表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应对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途径。分布式电驱动汽车凭借其可控冗余度高、传动高效和响应快速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然而,如何对分布式电动车高度冗余的控制系统进行精确控制,并预防不同的控制系统工作时相互干扰、实现多个执行器
学位
随着物联网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解决关键元件传感网络节点的能源供给需求迫在眉睫,当前的解决方式效果仍差强人意。新起之秀摩擦纳米发电机因具有低制备成本、易集成等优势,目前已在多个应用领域中初露锋芒。然而,摩擦纳米发电机仍存在表面电荷密度低的瓶颈问题,阻碍了其应用推广进程,因此设计表面电荷密度高、实用性强的摩擦纳米发电机仍是今后的研究热点及重要挑战。论文诣在解决摩擦纳米发电机实际应用进程中所面临
学位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作为射频前端收发器件的天线及其阵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对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及多天线系统,伴随着其小型化发展趋势,天线单元中心间距不断减小,从而会导致端口间强耦合的产生,为保证其阻抗特性及辐射特性,需要发展紧凑阵列去耦技术以实现相邻天线单元端口间的高隔离。另一方面,对于全双工收发系统,无论收发天线放置在彼此的近场或远场,收发天线之间的耦合都有可能导致系统无法
学位
界面吸附相变及其热量传递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许多工业技术领域中大量存在,特别在电子器件热管理、吸附制冷及相变储能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当气、固两相存在温差时,温差会改变界面的吸附量;而吸附量的改变又会影响吸附热和界面热阻,使整个传热过程更加复杂。因此气固界面的热质传递相互耦合,该过程涉及到界面吸附团簇的演变、界面润湿转变、气液相变、液膜失稳和界面张力的演化等一系列物理过程,而这些物理过程又受限
学位
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刚步入青春期,学习态度与身心状态变化较大,此阶段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针对性引导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可在班级管理中发现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专项辅导教育。初中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强弱将直接影响初中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展开阐述,以此更好地助力初中班主任综合素养的提升。
期刊
2195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低温性能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等领域实现轻量化的首选金属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运载火箭燃料贮箱和飞机蒙皮等。然而,由于焊接等关键性技术的制约,该合金并未在我国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搅拌摩擦焊接(FSW)被认为是2195铝锂合金的理想焊接方法,但是其仍然存在接头强度较低的问题。深入开展2195铝锂合金FSW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基础性研究,对于获得高性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