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集束干预策略预防N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icid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CLB)预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NICU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的2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实施常规化护理的CVC置管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施行CLB的CVC置管患者为集束化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比较,以观察集束化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结果:1、对照组CVC置管患者128人,感染例数19人,CRBSI的发生率为8.54‰,发生CRBSI的时间为11.42±3.78;集束化组CVC置管患者141人,感染例数7人,CRBSI的发生率为2.84‰,发生CRBSI的时间为16.86±5.64,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集束化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率高于对照组,由40.4%增加至59.6%,而股静脉置管率则低于对照组,由35.2%降至22.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当CVC留置时间≤7天时,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CVC留置时间>7天时,对照组CRBSI发生率为15.31%,集束化组为5.17%,两组患者CRBSI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两组胃肠外营养患者CRBSI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胃肠外营养患者CRBSI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RBSI的发生率由35.48%降至5.41%。5、两组低蛋白血症患者CRBSI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集束化组低蛋白血症患者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LB的实施使CRBSI发生率由34.21%降至9.3%。6、两组机械通气患者CRBSI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集束化组机械通气患者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24.59%降至7.89%。结论:1、NICU临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优于一般常规化护理措施,明显降低了CRBSI的发生率,延后了CRBSI的发生时间。2、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干预策略的临床应用与一般常规化护理措施相比,明显降低了NICU长期置管患者(>7天)、胃肠外营养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及机械通气患者发生CRBSI的风险。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CKD患者大多数最终不得不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并且持续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在CKD
实施面向低碳发展的电网规划,是电网企业乃至电力系统应对"碳锁定"效应,实现向低碳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从时空两维度全面分析了电网规划中的低碳要素;在常规电网规划流程的基
分析了履带板失效方式,介绍了常用的履带板材料,通过矿山用钻机重型履带板的研制,认为采用硅锰系铸造贝氏体钢制造的履带板具有屈服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特点。
为了使FDN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对柔性配电网(flexible distribution network,FDN)进行分析,但当FDN发生故障时进行故障的隔离和恢复存在很大困难,因此研究FDN故障定位技术具有
通过水锤防护的计算分析 ,提出了用单向调压塔防止“水柱分离”的技术方案 ,研制了经济实用的调压塔结构并组织了技术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水锤防护效果。现场试验结果与理论分
本文报道用桑蚕蛹制取药用复合氨基酸及其毒性试验。制取工艺过程是蚕蛹经酸水解,驱酸、脱色、除有害离子,浓缩及干燥,制得医药级复合氨基酸,产品中试收率在35%以上。动物试
随着汽车软件的迅速发展,车内软件由分散、孤立的嵌入式软件逐步趋向具有相当规模、子系统之间需要频繁交互的集成软件。分析了汽车软件在设计和开发中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将本
<正>2016年3月,农业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指出,完善流通体系,推进市场协同,构建集散结合、冷链物流、产
目的:观察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高凝状态以及凝血指标、动脉血气、肺弥散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相关临床实验室指标对病情及治疗效果评估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在IPF诊治方面
多孔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多孔材料必将对材料科学技术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阐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