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土地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及外部干扰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受到了严峻挑战。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以土地利用变化为基础,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判断外部风险源对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及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吉林省2000、2010及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近2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选取景观优势度、景观干扰度及景观损失度指数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基于1km的移动窗口进行近20年景观生态风险评价,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两方面分析风险分布与空间位置的相关性、聚类关系及聚集区分布状况,基于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吉林省整体景观生态风险演变趋势,结合重心迁移模型探究各级风险区域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利用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和岭回归统计模型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出发,探究景观生态风险演变的影响因素及相对贡献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吉林省土地利用类型呈现以耕地及林地为主,其次是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及水域,湿地面积最少的分布格局。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单一动态度上升趋势最为明显。2010年后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综合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均有所提高。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方向主要集中在耕地与林地、草地及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2)吉林省景观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近20年景观生态风险有所上升,主要体现在低风险区域面积大量减少,高风险区域面积小幅度增加。景观生态风险的分布与空间位置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局部空间聚类呈现“不显著”、“高-高”及“低-低”的分布状态。20年间吉林省整体景观生态风险的平均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各级风险区域的时空变化存在较大差异。(3)NDVI、坡度、降水量、高程、夜间灯光亮度、人口密度及GDP因素与近20年吉林省景观生态风险呈负相关性,温度与景观生态风险呈正相关性。NDVI因素的相对贡献率最高,GDP因素的相对贡献率最低,并且自然因素的累计贡献率高于社会因素的累计贡献率。
其他文献
砂浆作为我国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建材,每年用量仅次于混凝土和墙体材料,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现场自拌砂浆已经不满足现有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砂浆的技术革新已迫在眉睫,相对于预拌砂浆中的干混砂浆,湿拌砂浆具有和易性好、经济、环保等优点,它是指将所有原材料在工厂经过称量、加水搅拌均匀后由砂浆搅拌车运输到施工场地后使用的绿色建筑材料。此外,由于天然砂的日益枯竭
学位
在环保意识逐渐提高的当下,怎样降低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不可再生资源及矿物燃料消耗量大、温室气体及粉尘排放量大的问题,成为了全球可持续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与硅酸盐水泥中的“两磨一烧”制备过程相比,碱激发胶凝材料具有能耗少、强度高、绿色环保的优点。碱激发胶凝材料通常是使用碱性激发剂(Na2Si O3、Na2CO3、Na2SO4或Na OH等)激发工业废渣(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和钢渣等)而获得。
学位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建筑用地日益紧缺,势必加快向滨海区域发展,滨海区域的深基坑逐年增多,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发展已成为趋势,基坑工程的深度和规模不断提升,在设计和施工中相对困难且复杂,表明基坑工程面临新的突破。众所周知,对于滨海区域,这类地区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多为软土地质,一般分布较厚的海积、淤积淤泥质土层,给施工及设计带来极大困难,目前软土深基坑工程仍是高难度、高风险性的技术课题。针对如何在临海复杂超
学位
土壤中的氮、磷、钾是作物生长与发育所必须的重要营养元素,是土壤肥力评价和农作物发育生长状态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土壤养分含量快速估测对作物生长监测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养分元素传统的测定方法存在费时费力、高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作为当前定量遥感热门技术的高光谱遥感,利用连续光谱通道记录土壤完整光谱信息,通过建立养分元素含量与土壤特征光谱间的估测模型,实现土壤养分含量快速估测,其发展为土壤养分
学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量开发,地下结构抗浮问题日益凸显。然而对于弱透水粉质粘土地基中的地下结构,其浮力精确计算仍缺少较为成熟的方法。本文以长春地区粉质粘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地下水赋存条件下长春地区粉质粘土地基中地下结构浮力及地基中水压力分布规律展开研究,为长春地区粉质粘土地基中地下结构抗浮设计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设计并制造了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地下基础设施,各种城市或山区隧道、管廊、基坑等地下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地下各种建构筑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某些工程在建设前由于前瞻性不足导致规划不合理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对于某些已经建成的地铁隧道线路,由于其前期规划不合理,后续极容易出现邻近位置进行深基坑开挖或其他地下工程邻近施工的情况,在已有隧道存在情况下如何减小基坑施工对其的影响
学位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考虑的因素众多,地应力就是其中一种。同时,在隧道等地下工程施工中,也是尤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山谷之中,地下硐室埋置深度较大,且大多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从安全角度考虑,研究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很有必要。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特征以及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等,都将影响地下厂房初始地应力场的形成,进而影响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文章以辽宁
学位
我国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以及东北等地区,分布较为广泛。随着季节变化,这些地区土体状态、性质均发生较大变化,也带来了大量工程问题,因此研究温度变化对季冻区土体强度与变形特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长春地区工程中常见的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的三轴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析天然含水率下的粉质黏土以及饱和粉质黏土在不同温度-围压作用下的强度及变形特征变化规律,并将试验相
学位
在我国季节性冻土分布广泛,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随着季节温度变化,季冻区土体的力学性质变化较大,其中包括土体动力反应特性的变化。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成果大多集中于非冻土场地的地震动响应分析,对于冻土动力学的研究缺少相关理论分析以及试验数据的参考。本文以季冻区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地震动力反应特性分析研究,通过室内冻土动三轴试验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冻土场地、非冻土场地三维数
学位
水生植被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存在于浅水近岸地区,具有抑制风浪、阻滞水流、固持底泥、减少藻类等生态功能,在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和净化水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水生植被是监测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包括黑龙江全境、吉林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是中国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基地,有着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