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Fs衍生物的Sn-Cu无铅钎料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X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铅元素对人体危害极大,钎料无铅化是必然的趋势。长期以来,Sn-0.7Cu钎料因低廉的成本、优异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被认为是电子封装材料中最有望取代Sn-Pb的钎料之一。然而Sn-0.7Cu钎料润湿性能不佳且焊点热可靠性差,限制了进一步的推广使用。鉴于此,本文以镍基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物为强化相,添加到Sn-0.7Cu钎料中,制备新型无铅复合钎料,并对其组织、熔化特性、润湿性、硬度、剪切强度和耐腐蚀性等性能以及接头组织和热可靠性加以探究,分析Ni@C对新型复合钎料的强化机理。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片状镍基金属有机骨架(Ni-MOF),高温碳化后得到纳米Ni颗粒均匀镶嵌在片状碳骨架中的MOF衍生物(Ni@C),将其作为强化相添加到Sn-0.7Cu中,成功制备Sn-0.7Cu-x Ni@C(x=0、0.01、0.04、0.08、0.12 Wt.%)复合钎料,Ni@C特殊的结构、组分和纳米级颗粒尺度,发挥了Ni颗粒与碳骨架的协同效应;Ni@C的添加细化了钎料中β-Sn和金属间化合物(IMC),在添加量为0.08 Wt.%时,细化效果最佳,IMC由未添加时的Cu6Sn5转变成(Cu,Ni)6Sn5,其形貌由网状转变成细长的棒状和点状;DSC结果表明,Ni@C对复合钎料的熔点几乎没有影响,熔点变化范围为227.29~229.16℃;此外,Ni@C有效改善了复合钎料的润湿性,当添加量为0.08 Wt.%时,润湿性最佳,铺展面积最大,与Sn-0.7Cu钎料相比增加了13.9%;同时,钎料硬度和剪切强度随着Ni@C的添加而提高,均在添加量为0.08 Wt.%时达到最大值,硬度的最大值为12.76 HV,相比Sn-0.7Cu钎料提升了13.42%,剪切强度最大值为37.84 MPa,提升了29.50%。采用Tafel极化曲线法,测试了Sn-0.7Cu-x Ni@C钎料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i@C提升了复合钎料的耐腐蚀性,腐蚀速率随着强化相含量增加而减小,当添加量为0.08 Wt.%时,腐蚀速率最小,为0.205 mm/a,降低了67.9%;在腐蚀过程中钎料表面生成钝化膜,Ni@C的添加提升了钝化效果,增加了Cl-击穿钝化膜的难度;此外,复合钎料最终腐蚀产物为Sn3O(OH)2Cl2,添加Ni@C后,腐蚀产物致密度提高,且其形貌由厚片状转变成薄片状和细针状,新形貌提高了复合钎料的耐腐蚀性。通过SEM、EDS和EPMA等表征手段,探究了Sn-0.7Cu-x Ni@C/Cu接头组织变化及热可靠性,结果表明,接头组织因Ni@C的添加而明显改善,界面IMC由添加前的Cu6Sn5转变成(Cu,Ni)6Sn5,其形貌由扇贝状转变为平面状,厚度及粒径随强化相添加量增加而减小,添加量为0.08 Wt.%时,厚度和粒径分别为5.28μm和2.81μm,均达到最小值;通过等温时效模拟接头界面IMC在高温下的生长行为,探究Ni@C对接头热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IMC厚度和粒径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Ni@C显著抑制Cu3Sn和(Cu,Ni)6Sn5的生长;生长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IMC生长速率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减小,Ni@C中碳骨架阻碍Cu原子向钎料侧扩散,降低了IMC生长速率;由于(Cu,Ni)6Sn5在热力学和结构上稳定性更高,IMC/Cu界面处Cu原子扩散系数随强化相添加量增加而减小,添加量为0.08 Wt.%时达到最小值,在150℃和175℃时效条件下,Cu原子的扩散系数分别为0.018μm~2/h和0.022μm~2/h,降低了55.0%和56.8%。该论文有图40幅,表12个,参考文献128篇。
其他文献
涂装行业废气排放是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的重要工业来源之一。催化氧化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强、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于VOCs的脱除,其脱除效率取决于催化剂的性能。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Co O3催化剂,通过B位Mn掺杂提高催化剂对芳香类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了Mn掺杂对催化剂理化性能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柠檬酸蚀刻法进一步增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取得的主要结
学位
家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家族企业的创始人大多进入退休期,二代接班人也正值有所作为的年龄,将迎来代际传承的高峰期。家族企业如何突破代际传承带来的发展不确定性,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学术研究热点。创新作为家族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否会受到代际传承的冲击?已有研究尚未做出明确回答。因此,本文以新希望集团为例,探究代际传承不同阶段对家族企业创新绩
学位
火电厂传统的节能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大煤和氧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但该方法不仅操作过程复杂、运行成本高,对于煤炭的品质和锅炉运行稳定性也存在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有效的提高火电厂用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对于火电厂节能政策的实行至关重要。本文以火电厂锅炉用煤的高效清洁利用为背景,在合成液态助燃剂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助燃剂中Ni2+、Fe3+浓度和p H值的改性方法,获得了具有最佳催化效果的液态助燃剂
学位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上下煤层开采相互影响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矿山压力显现十分明显,从而给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及支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以原相煤矿下煤层10209瓦斯巷的设计与围岩控制为研究背景,充分运用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等研究方法,借助现场实测和实验室力学测试等手段,对工作面基本工程地质条件、临近工作面巷道围岩变形反演、巷道设计与围岩掘进动态响应、最优支护方案设计与验证进行细致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学位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监测、植被监测、城市发展规划、灾害评估、资源勘探等方面。现有变化检测方法按所用数据量可分双时相变化检测和时间序列变化检测。双时相变化检测可以较为准确获取两个时相间地物变化情况,但以植被为代表的某些地物类别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一般需要选取相同季节获取的影像进行变化检测;而时间序列影像变化检测可以获取地物变化时间、变化类别以及地物的时间序列模型,可利用时间序列信息
学位
充填开采是一种具有安全性好、采出率高、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的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压煤问题,本论文以鲁西某矿C01孤岛充填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针对其存在的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充填效果亟待评价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充填开采覆岩活动及矿压显现规律。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C01工作面“顶板-充填体”岩
学位
目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是造成目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相关研究表明,社会生态学理论中的同伴友谊对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海阳市农村初中生为调查对象,以同伴友谊质量与农村中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关系为研究对象,探索同伴友谊与农村青少年身体活动行为之间的内在规律,为开展农村中学生的体育教学、课外锻炼、提升体质健康等实践提供学理依据和干预措施。方法:本论文主要
学位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能占比。但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的余热废弃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难题给能源革命提出了挑战。而基于固-液相变材料的相变储热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但是现阶段相变储热装置通常面临着数值计算效率低,传热速率慢和相变不均匀的问题,限制了相变储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聚焦于相变储热强化研究,提出主动旋转耦
学位
KP方程族是可积系统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在数学物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KP及其相关可积方程族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并且已经取得许多显著的成果.达布变换是一种有效的求解可积系统的方式,通过达布变换,可以得到可积系统的各种类型的解.本文将在Sato理论的框架下,结合无穷维李代数的最高权表示,利用自由费米子与自由玻色子的语言,研究KP及其相关可积方程族的达布变换,以及讨论达布变换的各种应
学位
针对含氯废弃塑料利用中氯造成的二次污染及高碱固体燃料热利用过程中碱腐蚀、易结渣等问题,课题组提出聚氯乙烯(PVC)与高碱固体燃料协同水热同步脱除氯和碱及碱土金属元素(AAEMs),以提高水热炭的燃料品质。本文研究该方法制得的水热炭热转化性能,探究相关因素对水热炭热转化的影响规律,研究各相产物分布规律及特性,评估热转化后固相产物焦炭的吸附性能,以期通过水热-热转化工艺实现有机固废的高效处置及高值化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