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杂志》与后期京派文学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meis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在后期京派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学杂志》创刊于1937年5月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每月1期,中途因抗战爆发而停办,直至1947年6月1日复刊,到1948年11月终于结束自己的文学生命,其间共出版了三卷二十二期。《文学杂志》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中兴京派文学的重任,以朱光潜为核心的编辑群体以一种严肃而宽容的态度,坚持创作和理论并重的编辑方针,将《文学杂志》创办成了三、四十年代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杂志,而又因《文学杂志》承载了后期京派文学的文学观念,收纳了大批京派文学的文学创作,从而极大的推动了后期京派文学的发展,也为后期京派文学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给我们后来的研究者们带来许多的思考。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证《文学杂志》和后期京派文学的关系:第一章:《文学杂志》与京派文学的转变。前期京派文学以周作人、废名的创作为代表,“趣味”文学的发展也将京派文学带入越发狭隘的发展状态,面对以“自由派文学的颓势”沈从文为代表的后期京派文人决心“以一种负载使命的真正‘严肃’的文学”来拯救京派文学,于是《文学杂志》应运而生。第二章:《文学杂志》的文学观念,《文学杂志》比较全面体现了后期京派文人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主张。其中包括严肃的文学创作态度和审美的乌托邦。第三章:《文学杂志》的文学创作。《文学杂志》重视理论的同时,也刊登了大量包括后期京派文人的文学作品。《文学杂志》揽括了包括胡适、戴望舒、卞之琳、沈从文、老舍、杨振声、陈西滢、李健吾、林徽因、周作人、钱钟书、废名和朱光潜等在当时的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的文学作品。《文学杂志》涵盖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书评等文学体裁,内容丰富,篇篇精彩。第四章《文学杂志》对后期京派文学的影响。一、《文学杂志》为后期京派培养了一批后期之秀;二、《文学杂志》推动了后期京派文学的发展:三、《文学杂志》推进了新诗的现代化进程。
其他文献
本文对生于明末,历经明清易代的安徽桐城诗人方文及其诗歌创作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对其家世及生平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状况和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方文出生于世家
我国基金会缺乏一套财务指标评价体系。针对基金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应从基金会总体规模、筹资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公益能力、偿偾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六方面构建基金会财务评价
以高干型(渝薯1号和渝薯27)、中干型(渝苏303、渝苏8号和渝薯99)和低干型(潮薯1号)甘薯为研究对象,考察移栽15、30、60、90、120 d后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特性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与控制逐渐受到了业内的关注。在项目的管理施工方面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并实施具有可行性的、便于操作
在普通大众眼里,战斗在反恐一线的武警战士是一个特殊而神秘的群体,可如此钢筋铁骨、令暴徒闻风丧胆的超级英雄是怎样炼成的?11月25日《人民武警报》头版刊发的通讯《英雄血,以
报纸
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高职实践育人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运用教练技术的理论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思路、新做法、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勃兴与发展,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日益松动,数以亿计的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一个不可阻遏的社会大迁移运动。对于此一运动的叙事,
笔者在充分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践状况的特征及负面影响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提出笔者认为引导我国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
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王韬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得风气之先的呼唤在近代中国文化乃至整个社会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同时,他的身上体现了早期改良家艰辛彷
新时期以来实施的市场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文化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民工潮,对城市文化的期待与对城市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