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及其修正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艾伦·克里普克(Saul·Aaron·Kripke,1940~)是美国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现代本质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模态逻辑语义学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教于哈佛、哥伦比亚、康奈尔和洛克菲勒等大学,197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后升任麦科什讲座哲学教授。著有《同一性与必然性》、《命名和必然性》、《真理论概要》等等。其中,《命名与必然性》一书是他的第一本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在此书中,克里普克主要提出了两个新观点:一、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二、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他的这两个新观点提出后,引起了西方分析哲学界一场持续10多年的大论战,至今余波尚存。
   事物是怎么样被命名的?这取决于名称的起源和历史,而不取决于被命名对象的偶然属性。亚里士多德之被命名为“亚里士多德”,不是因其本人的种种特性,而是因其父母的命名以及从此别人这样称呼他而建立的历史传递链条。这就是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
   本文就是选取克里普克这一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方面试图通过对克里普克及其之前的有影响力的专名指称理论的介绍和梳理,从整体上把握专名指称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研究,把握它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并针对这一理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确定专名所指的新设想。
   逻辑理论的产生并不是逻辑学家单纯思辨的产物,而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采取“扬弃”的方式不断推动理论发展和完善的,即既要批判继承又要开拓创新。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是关于名称及其所指的指称理论,因此,对克里普克之前那些有代表性的且对其理论的提出有重要影响的指称理论作一个回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第一章--前言之后,文章的第二章遵循由古至今的纵向维度,分三节对专名问题研究的历史演进展开考察:第一节简要介绍穆勒的专名理论,他的“专名没有涵义只有指称”的思想为克里普克所直接继承;第二节着重介绍弗雷格、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因为克里普克正是在否定他们的“专名有涵义,并且涵义决定指称”的理论前提下,为自己理论的创立开辟道路的;第三节对维特根斯坦和塞尔的“簇”摹状词理论做了说明,“簇”摹状词理论作为对摹状词理论的修补,在克里普克看来,依然没有跳出摹状词理论的窠臼,因为他们无法恰当说明摹状词的数量与专名指称的关系问题。这三节内容共同构成了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提出的理论背景。
   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笔者以克里普克可能世界概念和本质主义思想为背景,对其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作了重点研究。首先,本文针对克里普克关于“专名”和“指称”概念的限定和澄清作了具体说明,防止因概念的含混不清造成对其理论的误解。其次,又重点分析了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哲学立足点--可能世界以及解决跨世界同一性的标准--本质主义,因为以这二者为基础,克里普克提出的“专名是固定指示词(在所有可能世界都指称同一对象);摹状词是非固定指示词”的思想,不仅成为克里普克质疑和批判摹状词理论的鲜明论据,而且也成为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有力支撑点。最后,本文深入剖析了克里普克所倡导的“命名仪式+因果传递链条”模式的确定专名所指的思想,强调了克里普克对语言和社会实践活动关系的重视。笔者依据克里普克本意,针对历史因果命名理论的基础前提、基本内容、理论核心、反驳立论等所作的阐述,目的是对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与摹状词理论和“簇”摹状词理论的本质思想的对比,彰显克里普克对专名指称问题所作解释的创造性。
   既然这一理论的提出,能掀起逻辑学、哲学乃至语言学等的一场大波,可见其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在本文第四章,笔者首先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高度,论证了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作为二十世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产物的时代性,并且洞穿了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对当代哲学思维核心--“主体间性”的重视,从而明确指出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理论使得对专名问题的研究逐渐从语法和语义层面走进了语用层面。从语用学的角度,特别是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阐释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在国内还曾未见过,本文在此开了先河。随后,笔者本着全面、客观、理想的精神,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作了重新评价。一方面,从克里普克在专名理论中引入可能世界、本质主义以及社会实践等因素,呈现其学术价值,展现其在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界应有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它是作为经典摹状词理论的对立面出现的,质疑声颇多,笔者针对这一理论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它在解释专名指称问题上的不完全性,并由此提出了笔者自己关于确定专名所指的新设想--“名称N被说话者S用于指涉对象O,如果S对于N的使用与O的初始命名仪式和传递具有历史因果关联,并且与社会共同体赋予N的信念保持一致。”很明显,笔者所倡导的是一种混合理论,它既通过与名称相联系的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信念保留了摹状词对于辨识专名所指的重视,同时又保留了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对于名称使用与传递之间的历史因果联结,这一设想对在克里普克理论框架中无法获得合理解释的“专名共用、转移”等问题,做了较为合理的说明,这是笔者在对克里普克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深入研究之上的一种探索。
   总体上看,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在其理论框架内是能自圆其说的。但是,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在质疑和批判摹状词理论的同时,也必然会受到其它理论的挑战和修补,正所谓“范式变换,科学革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专名指称问题的研究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
其他文献
质量控制是施工控制永恒的主题.长期以来,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过很多研究,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早期破坏现象仍然困扰着公路工程建设者们.该论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整个质量控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质量病害、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施工质量风险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提出了具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预控措施和对策;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病害的形成机理,建立了质量缺陷
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组改制以来,吐哈指挥部经历了改革重组、发展稳定的重大变化。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指挥部客观上需要制定今后发展战略,尤其是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业务范围、组织管理、市场定位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以便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保证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指挥部的发展战略,探索符合现状、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模式,可使吐哈指挥部内
学位
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由于其投资大、回收期长及地质资源的不确定性大是一种典型的高风险性投资项目。鉴于已有众多文献着重于石油勘探阶段风险的研究,并日益在实际中应用,本文就石油开发项目的风险给予研究。本文从风险定义入手,分析风险的实质及其特征。然后对石油开发项目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的关系作一介绍,并阐述了国内外石油开发项目风险分析研究现状。本文讨论了风险分析的一般理论,风险分析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而风
学位
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对外开放愈来愈成为吉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能否形成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是吉林省经济振兴的关键。因此,对吉林省支柱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可操作性。本文以吉林省支柱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建
学位
衍生金融工具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其诞生到现在的短短20多年时间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破坏力。同时,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创新也给传统会计理论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因此,如何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报告的会计理论进行调整与明确,以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的需要、保证对衍生金融工具实施有效地监管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借鉴当今会计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较新的思路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
本文对公共档案馆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章对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理论上对公共档案馆的涵义、范围、特征、建设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实践上对公共档案馆建设的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并对国内外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期望能对我国的公共档案馆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加快我国档案馆事业的发展。
学位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与技术之间的紧张关系,学界也展开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威胁论的研究工作,如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失业问题、伦理问题等。本文是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研究卢德运动的形成、发展过程,英国政府当时的处理方式,和卢德运动最后的平息过程及其影响,以对该运动展开历史性的研究。卢德运动是科技发展过程中第一次人与机器之间产生重大冲突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卢德运动的解决方案进行借鉴学习,并结
学位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的主题。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生前一直关注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并根掘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总结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勇于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积极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他提出创新型人才首先应该拥有忠心爱国和勤奋进取的优秀品质,此外,还需要具备自学能力、发现新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复合型知识结构。这些观点是他多
当代有许多学者在分析全球日常生活结构的变迁过程,而作为新信息社会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一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理论可谓独树一帜。网络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对于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正在见证着它们的构成过程以及如何由等级制度转变到网络社会;社会的构成(过程)与它们体现的价值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本文以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来探讨了卡斯特
学位
2007年夏,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并逐步发展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一重大事件给世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面对金融危机,许多经济学家做出了他们的理论研究和原因分析。但是,从事情的根本来说,首先应当提出的是哲学上的思考。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和传导的过程以及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在房地产抵押证券化的背景之下,美国次贷规模扩张十分严重。膨胀的泡沫因联邦基金利率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