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区激光熔化Ti6Al4V低周疲劳寿命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增材制造的应用和发展潜力巨大,作为高材料利用率、高设计自由度、快速成形的先进制造方法,能够实现更佳冷却性能和更优拓扑结构的复杂零件制造。航空发动机常用的金属材料中,钛合金由于其优秀的比强度、耐腐蚀性、高温性能和焊接性能,尤其适合发展增材制造。然而,增材制造过程中缺陷不可避免且后处理难以彻底消除,在经历航空发动机实际工作中的高负荷复杂振动载荷过程中,极易成为疲劳裂纹萌生源,进而导致结构失效。因此内部缺陷表征成为开展增材制造部件疲劳性能探讨的关键。目前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研发面临部件高参数服役条件下疲劳寿命可控性不足,也缺少现行的适用于增材制件的缺陷评价标准,离大面积工程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有必要开展高应力水平下增材制造钛合金的低周疲劳性能研究,揭示含缺陷增材制造材料的疲劳失效机理,探讨缺陷对试样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合理预测增材制造部件的疲劳寿命。本文以选区激光熔化制造的Ti6Al4V合金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在疲劳断裂方面的研究现状;基于宏观力学与微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辅助以有限元分析,通过试验探究了其在室温下的低周疲劳行为,并重点探讨增材制造缺陷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根据对材料的微观观察结果,发展了基于断裂力学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并使用临界距离方法预测了含缺口试样的疲劳寿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对材料原始组织进行了缺陷统计和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原始组织进行微观观察,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原始缺陷进行了微观形貌上的表征和分析,统计了缺陷的形状、尺寸、分布情况。统计结果表明,缺陷在材料截面上的密度约为3.28个/mm~2,95%的缺陷尺寸集中在10-40μm之间,但导致断裂的关键缺陷尺寸超过一半都在40μm以上甚至超过100μm。这说明疲劳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受过小的缺陷影响,只考虑致命的关键缺陷足以描述材料的疲劳断裂行为。通过对不同打印方向的试样横截面的观察,发现缺陷在空间中不同方向的投影尺寸不同,在垂直于打印方向的截面上平均投影尺寸较小,而平行于打印方向的截面上平均投影尺寸较大。2.通过有限元计算探究了近表面缺陷与宏观几何缺口的综合作用。基于文献中的缺陷“归一化距离”参数,绘制了缺陷直径为100μm,归一化距离为0.5的含缺陷缺口试样三维模型,结合有限元计算对比了有/无缺陷存在时缺口试样的应力场分布情况。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无缺陷时,缺口试样的应力集中在缺口根部附近,最大应力点位于试样表面,应力集中系数约为1.44;而有缺陷存在时,应力集中区域集中在试样横截面孔边附近,应力集中系数约为2.78,试样表面的应力反而较低,甚至比无缺陷试样同位置低了7%左右。证实了归一化距离较短时,缺陷会将应力集中区域拉向材料内部,导致材料表面的应力降低的结论。3.进行了光棒试样的疲劳试验与寿命预测。开展了不同应力/打印方向下的光棒室温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增材制造打印方向对Ti6Al4V疲劳寿命的影响,并拟合了光棒试样的S-N曲线。在试样断裂后对断面进行显微观察,发现全部试样均起裂于位于近表面的增材制造缺陷,随后对引起断裂的缺陷进行表征。使用Murakami的√参数,将表征后的缺陷作为初始裂纹源,并提出使用缺陷圆形度参数对初始裂纹尺寸进行修正。结合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裂纹扩展模型对试样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在裂纹扩展模型中,使用了考虑小裂纹阶段的NASGRO方程的Hartman-Schijve变体以及Paris公式共同描述裂纹扩展速率曲线。修正后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选区激光熔化Ti6Al4V的光棒疲劳寿命,并且证明了缺陷的微观几何形状会对疲劳裂纹扩展造成一定的影响。4.进行了缺口试样的疲劳试验与寿命预测。设计了应力集中系数为1.5和2.0的两种V形缺口圆棒试样,开展了不同应力/打印方向下的缺口试样室温低周疲劳试验。在最小截面应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缺陷的存在和缺口强化效应的影响,少部分缺口试样出现了疲劳寿命高于光棒试样的现象。对缺口试样的断面微观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缺口试样起裂于试样表面,与光棒试样不同。少数起裂于缺陷的缺口试样寿命长于同等条件下的其他试样。使用有限元分析分别获得了两种缺口试样在缺口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分布情况,结合光棒试样的S-N曲线,利用临界距离方法预测了缺口试样的疲劳寿命。借助较严重缺口(Kt=2.0)的试验数据建立模型,并预测了另一部分试样(Kt=1.5)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中90%的数据点都处于±2倍分散带以内,表明临界距离方法仍是预测缺口试样疲劳寿命的简单有效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飞机装配作为飞机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装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飞机的性能和寿命,而机身与机翼同为飞机的关键大部件之一,保证其装配精度以及飞机整机外形准确度是飞机装配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飞机装配技术相比国外还不够成熟,部分传统的装配方法至今仍在沿用,数字化装配程度较低,使得飞机大部件的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难以保证,严重的减缓了我国航空制造业前进的脚步。因此如何有效的提升飞机大部件的调姿精度
学位
晶界作为晶体点阵的过渡区域,是金属材料微观组织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显著影响材料的各项性能和行为。晶界能和晶界迁移作为晶界的两个重要特性,与再结晶、晶粒长大和变形等行为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利用截断球状双晶模型计算了体心立方金属Fe的晶界能,构建了金属Fe晶界能数据库,并系统性分析了晶界能与取向差角、取向差轴、晶界面取向和重位因子等的相关性;同时,利用改进合成驱动力分子动力学方法探
学位
随着战场环境变化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对运输机性能、经济性和设计周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上飞机和发动机系统都是分开设计的,如果将飞机和发动机在工作中看成一个系统,设计时统一考虑,可以提高飞机和发动机协调执行任务的性能,飞发一体化设计随之而出,为飞发的协调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但也加大了设计系统的复杂度。本文立足于飞发一体化设计的概念设计阶段,重点在于计算概念设计阶段飞机和发动机的参数。基于软件Matla
学位
作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创业富民的关键渠道,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增长收入、改善民生、增加税收、稳定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获得的融资资源极少。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促进微观主体创新发展、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与此同时,如何保障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通畅,使货币政策真正作用到政策目标上,
学位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长期工作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叶片的持久寿命基本决定了航空发动机的服役时间。镍基单晶高温以其优异的抗蠕变,抗疲劳和抗氧化性能,成为目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的首选材料之一。随着发动机涡轮前温度的逐步提高,高温蠕变造成的材料损伤成为影响叶片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蠕变过程通常伴随着微观组织结构的筏化变形,即γ’相的定向粗化,筏化会同时导致γ相通道宽度增长,该参数可以作为
学位
低频噪声具有穿透性强,传播距离远,难以消除等特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点关注。由于传统吸声结构对低频消声的效果有限并且结构体积容易受到空间限制,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薄膜型消声器体积小,质量轻,低频吸声性能好,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介电弹性体薄膜的电致可变形性,制作了电可调吸声频带的薄膜吸声体,利用可调电源调节吸声体的吸声频带。通过理论分析与吸声实验,测试薄膜吸声体在不同电压下的吸声
学位
当下,前沿新材料在我国乃至全世界主要的大国和地区都极其重视,作为前沿新材料中的多孔材料研究热度一直不断,它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高精尖领域。智能飞机中的变体机翼面临着主要问题是如何能够精确的控制机翼内部零件结构,使结构的外形轮廓实现预定的目标形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的研究方法,从基础的二维结构入手研究,对简单的平面矩形蜂窝板的形变进行控制。其中多孔材料中的力学超材料
学位
微穿孔板吸声体作为马大猷院士提出的一种吸声结构,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和工业生产中,可有效地降低低频噪声。为了进一步提高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的吸声效果,本文在微穿孔板吸声体的背腔中垂直上面板内置穿孔隔板,拟利用隔板上的微孔提高吸声体结构的吸声性能。通过研究内部穿孔隔板的板厚、穿孔率、孔径,数量及位置因素对吸声性能的影响,从而在一定厚度情况下提升微穿孔板吸声体结构性能,为薄壁吸声体结构研究奠定基础
学位
蜂窝复合结构作为一种兼具良好吸隔声性能的部件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针对普通蜂窝微穿板结构无法兼顾低频吸声与轻薄结构厚度的缺点,本文着重将蜂窝微穿孔板的内部结构加以改进,与卷曲空间结构进行复合,形成一种内置卷曲空间的蜂窝微穿孔板结构,使其在保持轻薄尺寸的条件下达到低频吸声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微穿孔板吸声体,蜂窝微穿孔板复合结构以及卷曲空间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使用声电类比法对微穿孔板结构的吸声机
学位
燃气轮机涡轮机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密封装置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密切相关。W型封严环是燃气轮机涡轮密封技术的重要代表零部件之一,已被国外军工企业用于最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涡轮密封。W封严环工作条件恶劣,集高温高压多振强腐于一身,封严环部件本身环壁厚度薄——0.2毫米左右、工作时压缩量大——为厚度的十多倍、加工精度要求高——粗糙度要求微米级,故设计、优化、试验、改进与制造技术难度极大,国内相关研究刚起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