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角下的井伏鳟二反战文学 ——以《花之城》《遥拜队长》《黑雨》为中心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t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伏鳟二是日本文学界重要的作家之一,经历战前、战中、战后这一动荡时期,仍笔耕不辍,其文学作品也流露着对平民大众的关怀以及他独有的诙谐。1941年11月,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井伏与其他文学作家一起被征用派往前线。直至征用解除回国,持续一年的征用体验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样的存在。战争结束后,井伏以他苦痛的战争体验为蓝本再执笔。此后的多数作品皆从深处流露出他对陷日本国民于水火的当政及战争的强烈愤怒。战争给生态圈和自然环境带来了无数损失,广岛、新加坡等战场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生态灾难区。到目前为止的很多文学作品,多多少少也都刻画了对战争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进入21世纪后,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日本文学作品的研究也逐渐变多。本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井伏鳟二的三部反战小说《花之城》《遥拜队长》《黑雨》进行了简单介绍,梳理中日两国历来的研究视角,整理井伏鳟二和他的三部小说以及生态批评的相关先行研究,阐明本论文的视点及意义。第一章围绕井伏鳟二作为征用作家的战争体验和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介绍其生平。接着阐述生态批评相关理论、日本生态批评的发展以及生态批评理论之一的“场所意识”。第二章具体分析相关作品中构建的虚拟“场所”。以三部作品中的国外战场新加坡、日本本土战场广岛以及远离战场的笹山部落和小畠村为着眼点,展现小说中构建的虚拟“场所”与现实社会中的场景的对照。第三章重点分析有现实人物原型的“丸宣长官”、“遥拜队长”、闲间重松和他的侄女矢须子。从作品中代代相传的歌谣、传统祭祀行事等人与“场所”之间的羁绊可以看出作者超越空间、时间的“场所意识”。第四章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分析,战争造成的“场所”崩坏。而由战争引起的环境破坏、歧视问题、贫穷困顿可以说是国内外战场以及平时祥和的村落这些崩坏“场所”里上演的一场又一场人为悲剧。结论部分笔者结合时代背景总结作者期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类自身和谐发展,祈盼和平反战的“场所意识”。最后总结至今为止的研究结果并明确今后的研究课题。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这一重大决策将为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创造条件,也为我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民的热切期待,更是美丽乡村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现阶段,如何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构筑宜业、宜游、宜居的美好乡村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是我国政府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美
预算管理是公办技工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其事业发展目标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国家深化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入开展预算管理改革,公办技工院校预算管理体制逐渐暴露出与其发展目标、发展趋势和发展规模不兼容的系列问题。在国家层面深化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大力发展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公办技工院校愈发迫切需要提高自身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促进资源配置的
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迅速,特别是结合了医疗服务,教学和科研功能的大型综合公立医院。这些公立医院承担着确保人民健康,培养新人才,促进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医疗系统改革,整体医疗行业的市场化强度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在整体医疗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有关于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的全面性战略指导,确立医院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未来
随着世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变得日益联系紧密,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学术交流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其中,学术著作翻译就是一条重要途径。自上世纪初,为了驱逐蒙昧、拓宽眼界,许多学者就已开始将西方的学术著作翻译成中文;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学术领域内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一些中文学术著作也在逐渐被翻译成其它的语言。本文将以笔者参与的《全球城市》学术著作翻译项目为例,探讨该类文本的难点及相应翻译策略。总体来说,学术著作
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组织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变革压力日趋增大。在信息膨胀和运行节奏加快的市场环境中,仅仅依靠管理者处理内外部信息和对组织进行调整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需要全体员工对组织发展建言献策,帮助组织处理各种问题,改善组织运行。而员工建言是一种角色外行为,并不是员工工作职责的一部分,这就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管理措施,使员工与组织建立情感联系,主动为组织发展做出贡献。高承诺人力资源管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体系内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情况的研究阐述,总结控规全覆盖编制和管理的相关经验,分析城市控规管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研究问题解决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建议。本文主要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在实践中发展和逐步成熟的过程,以控规全覆盖的发展及应用,文中以个别城市案例剖析作为基础,对控规全覆盖发展进行概略性认识,通过对控规全覆盖编制内容做了系统研究,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方向开始了逆城市化阶段,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里的人们,在工作生活的闲暇之余更向往休闲的放松时光,农庄休闲生态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农业经营模式,生态农庄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设计风格更是“千庄一面,”,未能体现不同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全球碳排放总量已经达到濒危临界值,各国都响应号召展开了节能减排的行动。目前科学家已经对地球上已知的碳汇类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现了一种新型碳汇来源,可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固定的载体“建筑”。已有研究证实,建筑的碳吸收能力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固定。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对建筑空间要求的多元化,建筑建设量的增大使得我国建筑的碳
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镇面临着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因此,对其空间认知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设计研究景观形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旨在基于空间认知基本理论与经典研究成果,对国内外旅游小镇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对旅游小镇景观形态主观认知展开研究,获取受访者对旅游小镇景观形象的空间感知,并以之为桥梁,研究景观形态要素与小镇旅游发展之间的关联,对凤落镇这一研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简政放权,并购市场快速发展,然而在并购整合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阻力。为降低风险,寻求更好的并购绩效,很多企业会选择“业绩对赌”的方式来设计交易结构,要求标的公司原股东对标的公司对后续几年内的业绩做出承诺,并在无法按要求完成承诺的情况下,作出业绩补偿。然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并购后无法全都达到业绩预期,往往会出现承诺方承诺无法兑现,并购方商誉大大减值等问题。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