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和盐渍化程度潮土中秸秆转化及其激发效应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lbertl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碳库对维持土壤肥力、缓解温室效应至关重要,其固碳量由碳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平衡调控。植物残体降解和土壤有机碳矿化分别主导着土壤碳输入和碳输出过程,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决定植物残体降解碳的去向,激发效应(PE)强烈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土壤碳可利用性、养分有效性、土壤盐分可能会通过影响微生物影响外源碳的利用效率和激发效应,但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施肥是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经过长期的不同施肥处理,同一母质发育而来的土壤往往具有不同的碳有效性(碳组分特征)、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学性质,为验证碳、养分有效性与CUE、PE的关系提供了平台。土壤盐渍化是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秸秆还田被认为是有效的改土培肥措施,但现有研究对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土壤碳固持还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认识,盐渍化程度是否并如何影响秸秆转化和激发效应亦不清晰。因此,本研究借助潮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平台和盐化潮土连续秸秆还田试验平台,拟通过野外定位试验样品采集和13C秸秆室内降解试验,开展不同施肥模式(8种模式: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施氮磷肥NP,施氮磷钾肥NPK,单施有机肥M,施氮肥和有机肥MN,施氮磷肥和有机肥MNP,施氮磷钾肥和有机肥MNPK)和不同盐渍化程度及秸秆还田(5种盐渍土:轻度盐渍土LCK,轻度盐渍土秸秆还田LS,中度盐渍土MCK,中度盐渍土秸秆还田MS,重度盐渍土HCK)对土壤碳组分、微生物学特征、13C秸秆降解和土壤有机碳矿化激发效应的影响研究,找寻土壤碳有效性、微生物学特征与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激发效应之间的联系,揭示施肥和盐渍化影响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内在机制,以期为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激发效应的模型应用提供依据,为农田土壤碳库的调控管理提供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MNPK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增幅为72.17%;NPK处理对颗粒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的提升效果高于N处理,但低于施有机肥处理;施有机肥处理的POC含量较不施有机肥处理平均增加92.69%;施有机肥条件下,所增加的总有机碳对MOC的贡献率明显提高,MNPK处理所增加的总有机碳可1:1进入POC和MOC组分。(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分析(Biolog分析)表明,有机肥处理(M、MN、MNP、MNPK)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比不施有机肥处理(CK、N、NP、NPK)高23.82%。单施有机肥处理(M)表现出最高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与M处理相比,有机肥+无机肥处理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长期的养分缺乏对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CK处理的AWCD值、Shannon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最低。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尤其是磷有效性及其化学计量比)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整体上磷的作用超过了C、N、K。(3)不同施肥模式下添加秸秆处理120 d CO2累积释放量比不添加秸秆处理高131.44%;氮磷钾肥+13C秸秆(NPKL)、有机肥+13C秸秆(ML)和氮磷钾肥及有机肥+13C秸秆(MNPKL)处理120 d秸秆累积降解量分别比不施肥+13C秸秆(CKL)处理高26.42%、25.32%和25.65%。添加秸秆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120 d累积矿化量整体分别比不添加秸秆处理高46.67%和39.61%,不施有机肥处理120 d土壤累积激发量比施有机肥处理高25.07%。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比不施肥处理高2.01倍。(4)全土中总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随土壤盐渍化程度增加而下降;秸秆还田增加盐渍土团聚体稳定性,使轻度、重度盐渍土全土中的总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39.81%和24.62%。在轻度盐渍土中,秸秆还田使0.053~0.25 mm微团聚体中EOC含量、POC含量和POC/SOC分别下降了12.08%、30.56%、46.14%,微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SOC)和MOC增量的贡献大于大团聚体。在中度盐渍土中,秸秆还田使>0.25 mm大团聚体中所有SOC组分含量均显著增加,使全土和微团聚体中POC/SOC分别增加56.56%和46.65%,大团聚体对SOC和MOC增量的贡献大于微团聚体。(5)Biolog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而降低,重度盐渍土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AWCD)比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分别低70.36%和61.82%,Shannon指数H′比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分别低22.93%和20.76%,Mc Intosh指数U分别低54.51%和53.78%。(6)重度盐渍土180 d CO2累积释放量、秸秆累积降解量和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显著低于轻度和中度盐渍土。添加13C秸秆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整体比不添加秸秆处理高18.40%和16.35%。添加13C秸秆所引发的激发效应在不同盐渍土整体均表现为正激发,重度盐渍土180 d累积激发量最高,分别比轻度、中度盐渍土高110.56%、169.19%。轻度盐渍土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最大,分别比中度、重度盐渍土高32.53%、29.58%;田间连续秸秆还田使轻度盐渍土13C秸秆累积降解量提高12.71%,但降低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综上所述,施用有机肥能有效改善土壤化学性质、提升土壤碳组分含量、增强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对外源秸秆碳的利用效率;长期施肥下添加13C秸秆引发的激发效应强度与易氧化有机碳占比成正相关。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随土壤盐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易氧化有机碳占比随之增加;秸秆还田增加盐渍土有机碳含量,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增碳机制不同;盐渍土的激发效应强度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分别与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的活性有机碳组分占比(EOC/SOC、POC/SOC)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c面AlN、c面n型AlGaN和m面Zn O作为优选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新一代高温大功率的紫外、深紫外光电器件。例如,AlN和n型AlGaN基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的工作温度可达673 K,m面Zn O材料因极高的激子束缚能和非极性可制备室温乃至高达300°C的高效率光发射器件。材料的折射率、带隙等光学参数和相应器件的光电性能密切相关。椭偏光谱技术相比其它传统的光学表征可更全面且精确的
学位
苹果是在温带地区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果皮色泽是苹果果实的一种重要农艺性状,其主要由花青苷所决定。花青苷是一种由糖和花色素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黄酮类化合物,它不仅可以决定果皮,果肉,叶片和花瓣等的色彩分布,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以及改善人体血糖平衡,提高植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等。除了花青苷,原花青素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抵御外界侵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花青苷和原花青素作为类黄酮
学位
我国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与试点自2007年开始起步,经历了从中央倡导到各地落实推广的过程,试点地区、品种不断增多,其功能也从单一的气象灾害救助提升到助力农业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等。相比以勘察定损作为赔付依据的传统农业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具有赔付标准透明、赔付过程简洁、理赔速度快、可以减少逆向选择、防范道德风险、降低管理成本和保险费率等突出优势。但多因子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仍缺少相关研究,特别是对于多
学位
果实的风味主要由果实糖酸比决定,而糖酸比的大小取决于甜度和酸度的比值,反映了果实的口感。酸度由有机酸总量决定,苹果中的有机酸大概有16种,其中苹果酸占有机酸总量的85%左右,是苹果果实中最主要的酸。果实酸度受苹果酸合成、代谢以及转运等生物过程的影响,并被关键酶所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然而,转录因子如何通过调控这些关键酶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参与苹果酸合成代谢过程仍然是未知的。果实甜度主要是指可
学位
花粉在柱头表面的黏附和水合,是植物授粉识别的开端,与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拟南芥Sn RK1复合体的βγ亚基(KINβγ),通过调控花粉中线粒体的发生,进而影响了花粉中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的水平,调控花粉在柱头表面的水合。但是KINβγ如何调控线粒体的发生还不清楚。前期的研究通过对拟南芥kinβγ-1/+突变体花粉RNA-seq结果分析发现,ki
学位
农药因其应用而进入土壤,并可能对其中的非靶标生物产生损害。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常用杀菌剂,氟嘧菌酯是此类杀菌剂的代表品种。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类除草剂,双氟磺草胺是此类除草剂的代表品种。随着氟嘧菌酯和双氟磺草胺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这两种农药会进入和影响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是指示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两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亟需明确。纳米材料因其优良特性而在诸
学位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是限制作物生长及产量的重要因素。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三个三角洲之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广阔的地域面积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而土壤盐渍化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定量、准确、快速获取区域盐渍化土壤盐分含量及空间分布等信息,是该区盐渍土地资源治理和利用的前提。卫星遥感可为获取大尺度土壤盐渍化信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但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和成像质量较低,难以实现
学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典型的冷敏感植物,在北方日光温室生产中经常遭遇低温胁迫,低温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品质。硫化氢(H2S)和生长素作为两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H2S和生长素互作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津优35号’黄瓜幼苗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硫氢化钠(NaHS,H2S供体)、次牛磺酸(HT,
学位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是一种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在玉米和水稻上引起纹枯病,造成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出现坏死斑,最终影响作物的质量和产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立枯丝核菌侵染植物过程中能够释放多种细胞壁降解酶,前人的研究表明,立枯丝核菌分泌的第45家族β-1,4内切纤维素酶EG1能够诱导烟草叶片发生过敏性坏死、活性氧迸发、Ca2+积累、细胞外碱化、胼胝质积累和防卫反应相关
学位
磷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大量元素之一。磷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过量或不合理施用磷肥,导致土壤磷素不断累积,磷肥当季利用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磷矿资源的匮乏。因此,制定合理、可持续的磷肥综合管理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发现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对磷肥施用量和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响应不同,为提高磷肥利用率,从减少磷肥施用和降低磷素固定两个角度展开研究。第一方面,本研究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