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演进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id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1978-2014年中国城市化率从17.92%增加到54.77%,城市人口从1.72亿增加到7.71亿,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并且城市的人口规模各异,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规模体系。随着中国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中国城市规模体系如何演进?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是否服从Zipf法则、Gibrat法则与DPLN分布,三个城市规模体系如何演进?如果中国城市规模体系与标准的Zipf、Gibrat或DPLN城市体系存在偏差,原因何在?这是本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逐渐导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GDP增速从2007年14.2%降至2014年7.4%,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转向供给侧,因而,城镇化成为未来拉动中国内需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虽然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本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化的重要性,但是中国大城市化特征在逐渐增强,大城市总人口占地级市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48.7%增加到69.91%,市辖区人口从63.02%增加到78.84%。同时,随着各地区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些区域核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突显出研究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演进与布局的现实意义。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分布是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两个主要问题,这使得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世界城市化进程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大城市与小城市发展模式之争是研究中国城市体系的背景。首先,本文分析了不同时期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同收入国家和洲际城市人口和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分布状况。其次,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考察了城市体系服从Zipf法则与Gibrat的形成机制。再次,本文利用1990-2013年地级市数据,分别从自然因素、工资差异和集聚经济三个视角分析了城市规模影响因素,并通过城市总人口、市辖区人口、非农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四个指标考察城市规模,对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是否服从Zipf法则、Gibrat法则和DPLN分布进行检验。最后,本文从政治因素、公共服务因素和集聚经济因素三个方面解释中国城市体系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本文主要回顾了西蒙-克鲁格曼模型、葛拜斯模型、罗斯-汉斯伯格和怀特模型以及艾克霍特模型,探讨了城市规模体系服从Zipf法则与Gibrat法则的形成机制。西蒙-克鲁格曼模型认为,城市规模体系服从Zipf法则需要很长时间,并且城市规模初试差异是十分重要的,它主要由各城市的地理特征差异所决定。葛拜斯模型和罗斯-汉斯伯格和怀特模型均是假定城市规模变化满足Gibrat法则,则城市规模体系会自动服从Zipf法则,不过,二者对城市初始规模的差异解释不同,葛拜斯模型认为城市规模差异主要是由各城市产业冲击不同造成的;罗斯-汉斯伯格和怀特模型强调生产永久性冲击和AK模型对Gibrat法则形成的重要性。艾克霍特模型将地区外部性作为Gibrat法则形成主要机制,一旦地区外部性的形式满足Zipf法则,整个城市规模体系会满足Gibrat法则。因而,在理论上,Zipf与Gibrat城市规模体系是可以相互演进的。第二,农业和战争是城市兴起的驱动力,王权和宗教也是影响城市规模的重要因素,河流的运输功能在城市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城市职能和产业结构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在增强,经济集聚因素逐渐成为城市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从自然因素看,自然因素对城市人口规模仍有较强的解释力,降水量、日照时数、1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地形、粮食产量、距海岸线距离和海拔能解释56.3%-63.4%的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差异;城市地域规模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弱,主要受到地形、距海岸线距离和粮食产量的影响。从工资差异看,不论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在全国层面,城乡工资差异、教育水平和城市环境均能增强城市和市辖区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分地区来看,虽然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全显著,短期内工资差异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均对城市迁移人口产生正向影响;长期内只有西部地区仍保持一致,东部和中部地区正好相反。引入房地产市场后,房价显著地阻碍市辖区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从集聚经济因素看,在全国层面,短期内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提高,降低了城市总人口规模和市辖区人口规模,但能增加非农人口规模;在长期内,均显著降低了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产业多样化程度对城市总人口和市辖区人口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反;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均降低了非农人口规模。在分地区层面,短期内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提高,反而降低了东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是矛盾的;不过,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的城市总人口规模和增加了非农人口规模。长期内,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提高,反而会降低三大地区的城市总人口规模和非农人口规模;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对市辖区人口产生正向影响;在西部地区产生相反影响。短期内产业多样化程度提高对三大地区的城市总人口和非农人口均产生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市辖区人口产生负向影响是不显著的。长期内产业多样化程度提高对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产生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口规模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本文还利用交通拥堵指数考察通勤成本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发现全天拥堵延时指数和高峰拥堵延时指数的增大,均会对市辖区人口产生不利影响。并且,在考虑通勤成本之后,城市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会继续扩大市辖区人口规模。第三,中国城市规模体系并不满足Zipf法则与Gibrat法则。在全国层面,无论是城市总人口、市辖区人口、非农人口还是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规模体系均不满足Zipf分布,但是上尾部分,中国城市规模能较好地用Zipf分布进行描述;并且在多数年份中国城市规模帕累托分布的幂指数大于1。同样,中国城市规模体系也无法用Gibrat法则准确描述,从截面图形看,它能在中间部分很好地拟合城市规模实际分布,在上尾部分和下尾部分会产生较大偏差。利用面板数据进行的Gibrat分布检验显示,2000-2013年中国城市规模Gibrat分布的β0系数要小于1990-1999年的β0系数,这表第二个时期中国城市规模体系与Gibrat分布更为接近。分地区来看,三大地区城市总人口、市辖区人口、非农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帕累托分布的幂指数几乎均大于1,不满足Zipf法则。三大地区Gibrat分布的β0系数很少为0,只有2000-2013年中部地区城市总人口和非农人口的β0系数为0,这表明,多数情况下Girat分布描述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存在一定偏差。另外,本文还分别检验了 1990-2013、1990-1999和2000-2013年三个时间段各省的城市规模体系是否服从Gibrat分布,结果并不支持Gibrat分布。同样,对这三个时间段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规模进行Gibrat分布检验,结论亦不支持,不同时间段各城市群Gibrat分布的β0系数均不为0。第四,DPLN分布兼具Gibrat分布与Zipf分布的特征,在中间部分,具有Gibrat分布的形式;在上尾和下位部分,满足帕累托分布特征。因而,本文亦对中国城市规模体系是否契合DPLN分布进行检验,通过绘制各年DPLN分布的图像和最大释然估计法证明:DPLN分布并不能完美描绘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它能较好地描述2000年以后市辖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的实际分布,城市总人口和非农人口用LN分布(Gibrat分布)描述更为合适。第五,由于三种城市体系并不能很好地拟合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故研究造成中国城市规模体系偏差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政治因素、集聚经济因素和公共服务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同时,政府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突出强调了政治因素和公共服务因素对城市规模偏差的解释。具体来看,不论在短期内,还是长期内,这三大因素聚能对全国层面城市规模Zipf分布偏差和Gibrat分布偏差进行较好地解释。分地区来看,这三类因素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规模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短期内制造业专业化程度和产业多样化程度主要对中部地区的市辖区人口偏差和建成区面积偏差产生正向影响,对其他地区的城市总人口偏差和非农人口偏差产生负向影响;长期内,这个效应正好相反。考虑到(无论是Zipf分布偏差,还是Gibrat分布偏差)城市规模偏差正负值的差异,导致各变量实际效果的差异,本文还利用面板Logit模型对城市规模偏小的状况进行了检验,发现在全国层面和分地区层面,城市规模Zifp分布偏小主要受到政治因素和部分集聚经济因素影响;城市规模Gibrat分布偏小几乎不受政治因素的显著影响,工资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公共交通状况、城市环境和是否是省会以上城市对它有显著影响。最后,探讨了一下DPLN分布的偏差问题,发现城市总人口按照(I-rank+1)/I法生产的分位概率与其累计密度函数图像存在矛盾,并且城市总人口 DPLN分布的累积密度函数图像存在一个下降的过程,因而,它可能不适合用DPLN分布进行描述。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显,开发经济、安全、环保和可持续的储能器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使用中性或弱酸性的水系电解液,制造成本低,安全性高,理论比容量高的水系锌离子电池备受各界关注。然而,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其一,缺乏满足二价Zn2+长期嵌入/脱出的正极材料;其二,电解质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存储机理存在争议,这进一步反向制约了正极材料理性
学位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由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直接引起的独特社会现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结构的特殊性,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一种不利于成长的环境中。一方面父母的缺席使儿童照护关系中的主体与对象产生空间上的分离,难以保证儿童的日常生活照料;另一方面亲子关系的疏远又使儿童无法获得充分的情感慰藉和科学教育,对孩子的性格构成和社会化发展造成阻碍。在工业化和城市
学位
茶汤是由真溶液、胶体相和悬浊液组成的多相复杂体系。自组装形成的纳米颗粒及胶束的存在虽早有报道,但对其如何影响茶汤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则知之甚少。系统的研究与表征茶汤自组装纳米颗粒,将能更接近真实的茶汤,能更真实的揭示茶汤性质的决定因素,将对茶汤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并为纳米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开辟全新的领域。本研究以正山小种红茶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茶汤纳米颗粒的胶体学特性。其次从茶汤中分离纯化并鉴
学位
鱼糜及鱼糜制品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青睐,现有鱼糜商业抗冻剂热量与糖分含量高,具有潜在健康隐患,且难以实现抗氧化目的,这促使研究人员开发天然、无副作用的添加剂来替代。鱼糜加工过程中会产生60%的副产物,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表明,鱼类副产物水解物通常具有抗氧化、抗冻等生物活性,拥有成为高效、绿色、健康鱼糜添加剂的潜力。此外,鱼糜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漂洗次数较多,造成鱼糜营养流失等问
学位
水下多传感器组合导航技术为水下运载体长时间、大范围的执行下潜任务提供了保障。多源导航信息融合过程中,导航传感器的观测模型和噪声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复杂,构建准确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贝叶斯滤波不受非线性模型、非高斯噪声等问题的限制,便于模型的交互和分散式容错设计,为水下多源导航信息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水下运载体多源导航信息融合为研究重点,基于贝叶斯滤波理论并围绕水下
学位
枸杞是宁夏支柱性区域特色农业的代表,总种植面积占全国33%,出口量占全国90%。针对当前以单一指标和经验为主的枸杞智能灌溉管理问题,本研究在现代化节水农业发展的背景下,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与灌溉技术,构建了宁夏中部干旱区枸杞智能、精准的高效节水灌溉方案,期望能够加快推动枸杞种植实现高效节水的智能农业新模式。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2018~2020年在宁夏中部干旱区同心县润德枸杞种植庄园
学位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环境、减轻噪音、净化空气、形成良好景观、调节小气候等多种功能,是城市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蓝花楹(Jacaranda acutifolia)是重要的园林景观配置树种,主要以庭院景观、滨水景观、主入口景观和道路景观等形式应用在城市绿地中。蓝花楹在四川主要分布于攀西、川东南和成都平原,且多有栽培生产基地,为四川地区的引种应用贮备了苗木资源,但在蓝花楹生长过
学位
一个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深刻的追问: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化”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中国化”。而这里的中国人是有着自身文化属性和历史精神的,不是脑袋空空的、被清零式的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是带有自身文化属性和历史精神去接受马克思主义。由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承接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人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关键问题。并且,由于这一“承接”主体是中国人,中国人自身的历史精神
学位
淡水短缺是很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重要危机,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农业灌溉用水量位居首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咸水灌溉和节水灌溉是目前作物生产中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的措施,这两种措施可以改善作物的品质,但对作物产量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如何节水、调质、稳产的科学问题,本研究将微咸水、分根区交替灌溉与最大限度提高嫁接效果的双根嫁接(同时保留砧木、接穗根系)协同,开展了双根嫁接番茄微咸水分根区交替灌溉
学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截至2021年3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病例近1.2亿人,累计死亡病例超过260万人。作为第一个大面积爆发新冠疫情的国家,中国政府反应迅速,于2020年1月23日在武汉和湖北省其他城市启动了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一级响应,其他省份随后也纷纷出台了包括社会隔离、交通管制、停工停产等一系列措施。现代社会人类活动的骤然暂停是极其罕见的,也使得本文有机会对空气质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