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表面磨削淬硬机理及硬化层均匀性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r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削淬硬技术是利用磨削过程中磨削热和磨削力的耦合作用对工件表层进行强化处理,使表层硬度提高,产生淬硬层的一种复合磨削加工新技术。利用此项技术可使磨削加工与热处理工艺相结合,从而简化工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本文以磨削原理、传热学、材料学、冲击力学及相变理论为研究基础,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磨削淬硬过程中的温度、组织与应力/应变进行模拟与实验研究。对平面磨削的磨削力、热源强度及外圆磨削实际磨削深度进行数学建模,并对淬硬层深度、工件表层硬度及应力/应变情况进行预测。在着重讨论淬硬层深度、工件表层硬度及残余应力基础上,重点开展淬硬层均匀性机理研究。研究对磨削淬硬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较大的工程实际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进行小切深和大切深平面干磨削实验研究。对比磨削前后试件表层组织变化特点,对强化层组织变化规律及分布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小切深条件下,试件表层组织出现碎化现象,但未出现马氏体组织转变,而在大切深条件下,试件表层出现明显淬硬层,通过组织分布的特点,可将淬硬层分为完全淬硬区、过渡区和基体区。通过对试件强化层深度及表层硬度进行测量,分析磨削工艺参数对强化层深度及硬度的影响,着重对淬硬层均匀性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小切深条件下,虽然未出现完全淬火组织,但在磨削力和磨削热的综合作用下,试件表层硬度略有提高,且有强化层产生;大切深条件下,试件的淬硬层及表层硬度均存在不均匀现象,这主要是受到磨削力、材料热物性及金相组织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最后,结合对实验中强化层残余应力的测量结果,研究了磨削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机制。  (2)以磨削机理、冲击动力学及弹性力学作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冲击在磨削过程中的作用。根据磨削弧内磨粒的作用形式,将其分为冲击区和切削区。基于此建立单颗磨粒对工件碰撞冲击数学模型,并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磨粒的磨削过程进行研究,分别获得冲击区及切削区的有效磨粒数目,最终建立总磨削力数学模型。将磨削力实验结果与磨削力数学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不同磨削参数对磨削弧内冲击力及总磨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总磨削力数学模型可以对实际磨削力进行较为准确预测;砂轮线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是影响冲击力的主要因素。冲击力变化呈现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进给速度和砂轮线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3)基于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结合磨削温度场、应力/应变场数学模型,对小切深磨削过程中工件温度场及应力/应变场进行研究。考虑到工件材料属性随温度变化的特点,分析了在磨削过程中工件表层温度的瞬时变化情况,并对不同磨削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磨削应力/应变场仿真研究,得到工件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并与实验进行对比。考虑到小切深磨削中工件表层存在强化现象,着重研究了工件表层塑性应变分布规律,并结合等效应力,预测工件强化层深度。  (4)在大切深平面磨削条件下,对工件进行淬硬层深度及表层硬度分布特性进行研究。考虑到在磨削过程中热源强度的变化特点,将工件磨削加工方向不同位置分为切入区、中间区及切出区,并建立分段式三角热源数学模型,分析磨削过程中工件表层不同区域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对工件整体淬硬层深度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利用淬硬层组织场数学模型及硬度叠加原理,结合磨削温度场研究,预测工件表层硬度及分布状况。通过淬硬层深度及硬度分布的预测,对工件淬硬层均匀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分析影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大切深磨削应力/应变场研究,分析了残余应力在工件内部的变化规律并预测工件强化层深度。根据工件在磨削过程中变形的特点,研究了工件变形对磨削力的影响。  (5)以外圆磨削作为磨削方式,建立与磨削过程中温度有关的三维热传递模型。鉴于外圆磨削的加工特点,构建实际磨削深度及淬硬层深度预测模型。针对二周期和多周期的外圆磨削进行温度场仿真,分析了工件表层瞬时温度场变化情况,从而预测淬硬层深度及工件表层硬度,并对外圆磨削淬硬层均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周期外圆磨削条件下,工件表面淬硬层深度随工件切入端距离的增加而降低,而工件表层硬度分布较为均匀。在四周期磨削条件下,淬硬层深度随距切入端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硬度分布较为均匀。相对于二周期外圆磨削,多周期加工淬硬层深度及表面硬度均匀性较好,但淬硬层深度较小且硬度有较大降低。
其他文献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金山校区蒋露露教师回答:rn2009年11月16日,笔者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泉州一中举办的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此次评比活动有两个课题,其中之一是
随着我国精细化工和深度加工的加速发展,国内硝酸工业已进入发展的快速车道,硝酸总产量以每年高于20%的速度增长,产能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四合一”机组是双加压法制稀硝酸装置
本文综述了油、气、水分离原理,电脱水原理及国内外原油脱水工艺.阐述了原油脱水设备设计技术,对原油脱水设备结构设计进行了定性分析和讨论.自行设计了WYS型多功能原油处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该文以基于条元法的三维轧制理论和六辊CVC宽带轧机板形及板凸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试验研究.通过对变分法求变形区金属横向流动计算精度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求
该文研究的是广播电台办公自动化设备——音频资料库及其控制台的设计.利用控制台上按钮操纵计算机,电台的编辑因音频节目编排和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方便地打点、放音、快进等.
吸收率的测量方法是激光吸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该论文建立了两种测量吸收率的方法,一种是集总参数法,另一种是有限差分法.在集总参数法中设计了利用待测材料进行吸热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设备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目前工厂设备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设备维护保养缺乏基础数据,备品备件结构不合理,设备以人力
黑龙江金融作协成立三周年,掐指算算,我进入到金融行业两年零三个月,进入后便在雨虹姐姐的推荐下归了队.期间相差的九个月,则更与他相关,因为那时我正在奔向他的路上.一路历
期刊
该文主要介绍了此爬壁清洗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及采用上位计算机对机器人控制的方法.在阅读大量的文献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研制出的爬壁机器人具有移动灵活,吸附力强,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