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秀华诗歌的多重叙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秀华作为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女诗人,其诗歌有残疾叙事、底层叙事和女性叙事等鲜明的叙事特征。在残疾叙事中,余秀华将残疾人的感受带入文本,对残疾叙事进行了多重解读,深层挖掘了残疾人的内心和精神意识,凸显了残疾人灵魂的孤独、尊严的缺失及自卑的心理特征。书写了自己作为残疾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重重困难与被压抑的情欲。展示了残疾人生活苦难的事实及立足于现世的艰辛,并试图寻找一种残疾人自立自救的方式。在底层叙事中,余秀华以底层民众代言人的身份弥合了叙述者与被叙述者身份上的裂痕,在自我与环境的冲突和融合之中寻找情感的着力点,以苦难书写作为切入点,将写作视角投放到生活在“横店村”的留守村民身上,以诗歌内蕴的疼痛感拷问现实的丑陋,用最直白、简单的语言,描绘了农民这一“底层”群体的日常生活、心理特征及诗意化的生活场景。而同时,余秀华的诗歌中有着女性独特的生命感受与本真体验,以较强的女性自我意识颠覆了菲勒斯中心主义文化,置换了男女性别角色,宣告了女性的社会价值。以身体为符号隐喻了自己的情欲,体现了较强的个体性叙事特征,展示了农村女性的生存现状,彰显了新一代农村女性社会价值实现上的独特精神。
其他文献
国内外理论界存在将共产主义教条化片面化的解读倾向。本研究立足于马克思经典文本,从科学与价值相一致、主客体相统一的视角出发,通过纵向上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生确立及其论证历程的考察,横向上对共产主义基本内涵、思想主题、价值宗旨、根本变革及本质特征的概括,总体上揭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本真意蕴和精神全貌,为人们完整准确地理解共产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首先,本研究系统梳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指出,加强产权保护的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知识产权保护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效引擎和重要任务,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实施则有助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两者高度契合。以全面依法治国为视域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展开
学位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加强隐私权的立法及司法保护,已成为大多数文明国家的共识。我国目前立法中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明确予以规定,完善隐私权立法不仅是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实现其基本权力的需要。本文从分析隐私权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了我国当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其成因,并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保护模式,对我国今后的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包括五个部分:
学位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适时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并根据其要求,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校生规模已占到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左右。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能否培养出全面的高职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思想
学位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们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为了表达彼此间的善良愿望和美好情感而采取的某种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道德文化色彩的礼节行为规范。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大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受教育者。大学生礼仪道德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和未来。因此
学位
知识分子一直是现当代文学作家热衷描写的对象,他们性格中的复杂性极大地丰富了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江南三部曲”是格非“十年磨一剑”的长篇巨著,他以家族传承的形式、历史发展的眼光对不同时代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和时代命运进行了细致而精准的描写,形象地凸显了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与精神异变。因此,“江南三部曲”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以“江南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为切入点,深入探
学位
鲁敏自二十五岁写作起,即执小说这台高倍取景器摄取世界波谲斑斓,“欲以小说之虚妄来抵抗生活之虚妄。一方面,在时代写作浪潮中,作品不流俗,不趋从;另一方面,“追求变化与动荡,危险与冒犯”勇于从内部打破自我文学建构,不墨守成规,求新求异,在创作上孜孜以求开拓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回溯鲁敏迄今二十一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从地域划分阶段较为明晰即“城市——乡村——城市”,读其小说可以觉察出作家虽持虚妄之思构
学位
托妮·莫里森是杰出的当代作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美国非裔作家之一。她的创作以非裔美国人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对黑人种族生存的冷静而又深刻的思考。通过对黑人身体形象的塑造,莫里森勾画出一条黑人自救之路。这条道路引导黑人摆脱了自卑心态,开始重建黑人之美和社区之美。本论文运用身体美学的理论,对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对托尼·莫里森在作品中呈现的黑人之“丑”进行
学位
回顾毕飞宇从九十年代至今的创作历程,从《孤岛》到《青衣》再到《推拿》等,每一部作品的问世均能获得读者的青睐,且在这些文本中,女性不仅是贯穿在毕飞宇创作中的永恒话题,更是解读毕飞宇的一把钥匙。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毕飞宇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观照,以期准确地理解与把握毕飞宇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笔者对近年来关于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作了梳理,
学位
关于《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问题的研究和争议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在70年代末80年度初的中国美学热潮中,异化劳动理论及其与美学问题的关联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和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诸如《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评价、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劳动创造美”以及“美的规律”等美学问题的关联是当时集中讨论的几个核心问题。虽然学界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仍存在诸多的分歧,在研究上也存在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