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甲酸诱导C57BL/6N小鼠腭裂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sq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维生素A的代谢产物,生理剂量的RA可有效的调节胚胎发育诸多过程,然而,过量的RA导致腭裂发生的机制至今还不明确。在实验研究中常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代替R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TGF-βs)是参与腭突发育的一类至关重要的细胞因子。TGF-βs通过激活Smad依赖的信号通路或者非Smad依赖的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生物体的许多系统中,RA可以调控TGF-βs在其中的表达。然而,不仅RA对TGF-βs途径有调节作用,TGF-βs对RA途径也有调节作用,二者协调平衡是维持胚胎正常发育的关键机制之一。  本研究通过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体外培养和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从体内外探索了RA和TGF-β/Smad途径在腭裂诱发中的相互作用及机制,从而为腭裂预防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目的:  1建立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和腭裂动物模型,观察体内外atRA和TGF-β3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2通过检测RA和TGF-β/Smad信号途径下游关键信号分子蛋白的表达,探索RA和TGF-β/Smad信号途径在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3通过分析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TG-相互作用因子(TG-interacting factor,TGIF)与RARβ或者Smad2的结合情况,探索TGIF对RA和TGF-β/Smad信号途径交互作用的调节及其机制。  4探索胎鼠腭突发育关键时期atRA对TGF-β3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以及TGF-β3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RA诱发腭裂的机制。  方法:  1实验动物  成年健康SPF级C57BL/6N近交系小鼠按雌雄比例3∶1于当日晚8:00合笼交配,并于次日晨8:00检查雌鼠阴栓,查到阴栓者记录为妊娠天数(gestation day,GD)0。体外实验的研究对象为GD13胎鼠。体内实验的研究对象为GD13、GD14和GD15胎鼠。  2方法  2.1体外实验  2.1.1GD13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2.1.2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atRA在不同时间点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2.1.3MTT实验检测atRA和TGF-β3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2.1.4Western Blot检测atRA对RA和TGF-β信号途径的关键信号分子(RARβ、Smad2、p-Smad2、Smad4、Smad7)以及TGIF蛋白表达的影响。  2.1.5免疫共沉淀检测atRA和TGF-β3对TGIF与Smad2或者RARβ蛋白结合的影响。  2.1.6MTT检测TGIF基因沉默或者过表达前后atRA和TGF-β3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2.1.7Western blot来检测TGIF基因沉默或者过表达后,atRA和TGF-β3对彼此下游信号分子(RARβ、Smad2、p-Smad2、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  2.2体内实验  2.2.1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孕鼠28只。实验组孕鼠在GD10上午10时左右,以atRA100mg/kg的剂量进行一次性灌胃。对照组孕鼠以等体积玉米油灌胃。  2.2.2HE染色,观察GD13、GD14和GD15胎鼠腭发育以及atRA诱发腭裂的动态过程。  2.2.3BrdU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tRA对GD13、GD14和GD15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2.2.4采用Sequenom Mas sARRAY(@)Methylation方法,并利用专用的分析软件MassArray EpiTYPER检测atRA对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TGF-β3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甲基化的影响。  2.2.5Real-time PCR检测atRA对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TGF-β3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2.2.6Western Blot检测atRA对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TGF-β3、Smad2、p-Smad2、Smad4、Smad7以及TGI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2.2.7免疫共沉淀检测atRA对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TGIF与Smad2或者RARβ蛋白结合的影响。  3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体外实验结果  1.1分离、培养并鉴定原代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  1.2.不同浓度的atRA在不同时间点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MTT实验结果显示:atRA对腭突间充质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1.3.atRA和TGF-β3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1.3.1体外MTT结果显示:TGF-β3可明显的促进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P<0.05),且可明显改善atRA对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  1.3.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RA可明显抑制TGF-β/Smad信号途径的激活(P<0.05);外源性TGF-β3也可明显抑制RA信号途径(P<0.05)。  1.4TGIF在atRA和TGF-β3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交互抑制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4.1Western Blot结果所示:与对照组相比,atRA处理组、TGF-β3处理组以及二者联合处理组腭突间充质细胞内TGIF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  1.4.2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Smad2和RARβ蛋白均可与TGIF结合;与对照组相比,atRA可以促进TGIF与Smad2蛋白的结合(P<0.05),抑制TGIF与RARβ蛋白结合(P<0.05);然而,TGF-β3可明显抑制TGIF与Smad2蛋白结合(P<0.05),促进TGIF与RRβ蛋白的结合(P<0.05)。  1.4.3利用TGIF siRNA转染的腭突间充质细胞,继续培养72h后,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tRA对间充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外源性TGF-β3以及atRA和TGF-β3联合作用对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变化不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IF基因敲除后,atRA失去了对TGF-β3/Smad途径抑制作用(P>0.05);TGF-β3失去了对atRA信号途径的抑制作用(P>0.05)。  1.4.4利用TGIF表达质粒转染的腭突间充质细胞,继续培养72h后,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atRA、TGF-β3以及二者的联合作用对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是无明显改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RA和TGF-β3对彼此下游信号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未转染时几乎一致。  2.动物实验结果  2.1腭裂动物模型显示:对照组胎鼠腭突发育正常,双侧腭突完全融合。实验组的胎鼠腭突发育瘦小,以至于两侧腭突不能在中线处接触融合。  2.2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D13、GD14和GD15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BrdU阳性细胞的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而且,在这三个时间点中,在GD14时细胞增殖的变化最为明显(P<0.05)。  2.3TGF-β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有检测位点中,只有检测片段1中的CpG-9和CpG-14位点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改变(P<0.05),其它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2.4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实验组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TGF-β3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Smad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然而,p-Smad2和Smad4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GF-β3、Smad7和TGI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  2.6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在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Smad2和RARβ蛋白均可与TGIF结合;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TGIF与RARβ蛋白结合明显减少,与Smad2蛋白的结合明显增多(P<0.05)。  结论:  1atRA对于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导致腭裂畸形的关键。  2atRA诱导腭裂发生的过程中,可能主要通过TGIF来调节对Smad信号途径抑制作用。  3atRA诱导腭裂的发生,可能跟TGF-β3启动子区域特殊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降低有关系。  4.体内TGF-β3对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有可能不是通过激活Smad依赖的信号通路而起作用的。
其他文献
研究了利用光纤网络实现的射频滤波技术 ,讨论了几种基本单元结构的冲击响应函数与最佳滤波条件。给出了各单元实现理想陷波的参量取值范围 ,发展并验证了为获得最佳陷波的耦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在不同药物浓度下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发生凋亡的作用机理。  方法:MTT(噻唑蓝)法检测在不同剂量下SFN
该研究建立并采用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微团培养方法,探讨了铅的脑发育毒性及其可能机制.
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是存在于食物中的天然成分,自1987年首次报道其是酪氨酸蛋白激酶特异性抑制剂以来,有关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成为目前癌症化学预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
该研究在认真分析中国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医学统计教育工作者所做的探索性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医学统计教育应是不受校园限制的全方位的教育,独立于其它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低分子抗氧化剂GSH对氟所致脂质过氧化及氟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动物实验,采用饮水加氟和灌胃GSH的方法.结论:1.氟可使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抗氧
该研究建立了用于筛检奶粉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的快速、灵敏、简便的免疫检测方法-建立在单克隆抗体基础上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
该研究用Wistar大鼠和昆明小鼠游泳运动模型,观察了运动期间补充支链氨基酸(BCAA)对心肌中氨基酸和能源物质代谢的影响;另外, 采用N-Glycine和h-leucine同位素示踪技术进一步
目的:了解中国临床药物治疗性研究论著方法学应用质量的现况、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该类研究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国家及有关部门题,初步探讨该类研究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
冶金部矿山司组织部分矿山企业领导,一行20人,于4月6日至13日,先后对白银有色金属公司、金川有色公司和兰州铝厂实行“一厂两制”的情况进行了考察,19日至25日对冶金矿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