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锂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效应是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在各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在大气中含量高、寿命长,对温室效应影响的最大。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且排出的气体大都处于高温状态,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60%。为了遏制地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必须控制大气中CO2的浓度。因此,制备出可以在高温状态下直接吸收CO2的材料,减少由于化石燃料燃烧而从高温炉中排放的CO2气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出可在高温下直接吸附CO2的硅酸锂(Li4SiO4)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以氢氧化锂和正硅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4SiO4样品。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了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样品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利用综合热分析仪(TGA)探讨样品在程序升温过程以及高温状态下的CO2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最佳煅烧温度为700℃,适宜的煅烧时间是0.5~5h。在该煅烧条件下,均能够合成出结晶度好的纯相Li4SiO4样品。当煅烧5h时,得到的Li4SiO4形貌规整,样品表面的片层状结构使颗粒呈现独特的花状形貌,此种形貌结构尚未见文献报道。采用本方法制备的Li4SiO4样品于100%CO2气氛下,最佳吸附温度为700℃,最大吸附容量为18.51%(wt)。   (2)以碳酸锂和正硅酸乙酯为反应原料,采用醇-水混合溶剂法合成Li4SiO4样品。利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构以及形貌进行表征;利用TGA对样品的CO2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样品的最佳煅烧温度为700℃,适宜的煅烧时间是2~5h。在此煅烧条件下,均能够合成出结晶度好的纯相Li4SiO4样品。当煅烧5h时,得到的样品颗粒粒径较小,有利于吸附反应进行。在100%CO2气氛下,采用本方法制备的Li4SiO4样品的最佳吸附温度为700℃,达到最大吸附时,样品质量增加为36.19%,其吸附效率高达98.58%(理论吸附量为:36.71%)。   (3)以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硅为反应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各出Li4SiO4样品。利用XRD、SEM对样品粉末的结构以及形貌进行表征;对样品的CO2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Li4SiO4样品于100%CO2气氛下,样品的最佳吸附温度为700℃,最大吸附容量为20.97%(wt)。   (4)采用介孔SBA-15为硅源及模板剂,试图将LiOH·H2O溶液浇铸到介孔孔道中,以期得到介孔Li4SiO4样品。通过XRD、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TGA探讨样品的CO2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700℃下煅烧5h能够得到晶化程度好的非Li4SiO4样品,但样品未能复制SBA-15的有序介孔孔道结构,没有得到期望中的介孔Li4SiO4。。在100%CO2气氛下,采用本方法制备的Li4SiO4样品的最佳吸附温度为700℃,达到最大吸附时,样品的吸附容量为20.68%(wt)。
其他文献
"不是城市胜似城市,这是到过淄博市张店区潘庄村的人们发出的感慨。走人潘庄村,见到的是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小区,居民区安静幽雅,商贸市场繁荣热闹,工业小区企业林
环氧树脂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环氧树脂性脆,其增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从有机方面对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有序介孔碳(OMC)作为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表面积、狭窄的孔径分布、有序排列的孔道结构等优良特性,同时还表现出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吸附能力,因此有序介孔碳被广泛应
期刊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裂缝修补材料主要有两大类,即以环氧树脂、沥青为代表的化学灌浆材料和以水泥为代表的无机灌浆材料。化学灌浆材料具有真溶液性、凝结时间可控性等优点,但因其
期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听一首琴曲,宁静修心诵一首词赋,悠然随心琴音袅袅,片刻悠游东式点茶,奥妙无穷雅士聚集,闲坐半日琴茶同韵,尘世修心大观书院——修身养性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和水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对水体中微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简便的除微污染技术尤为必要。吸附是去除水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