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公共品视角的银行业利益相关者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的成因众说纷纭。本文认为,直接的原因是强调股东利益至上使得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失灵——内部人控制当道而外部监控虚位。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银行业被逐利意识侵蚀,弱化了作为准公共品的稳定金融和经济秩序的功能,成为社会浮躁及实体经济泡沫化的催化剂,危机由此而孕育。  为此,本文从准公共品的视角重新审视银行这一特殊行业的企业制度,在明确“银行并非完全是股东的”这一关键点后,提出本文的基本观点与研究思路: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痼疾在于未能明确银行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应该在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身份、界定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内涵的基础上,据之建立与利益主体相对应的利益代理机制。本文的“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代理”的思路,不仅可以作为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还可以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思路性指导。本文提出,高层次的公司治理,应该建立在市场原则与公共利益相协调的基础上,而不应局限于公司的内部利益。  论文的基本脉络如下:  导论部分:由金融危机暴露出的公司治理缺陷引出银行业利益相关者与银行业作为准公共品的探讨。基于银行业的准公共品特征以及现代公司治理中利益代理难题,本文建构了银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全新分析框架,即以公共利益相关者为核心、以劳动利益相关者为支撑、以间接公共利益相关者为辐射,三者联动,互为依存的利益相关模式。此利益相关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突出银行业的准公共品特性,尤其强调政府在银行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公共利益相关者利益代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有助于解决银行公司治理固有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明确利益相关者内部代理机制与外部代理机制相互协调(“内外协调”)的原则及“共同治理”导向。  主体部分:首先明确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区分银行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代理机制,而后具体论述股东之外其他三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内涵。然而,明确利益诉求并不意味着利益的实现。在反思现行利益代理机制缺陷的基础上,本文分两章阐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代理机制,提出应以政府为核心建立公共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外部代理机制。至于内部代理方面,首先应明确董事会与监事会作为利益相关者代理机制的各自定位,提出应以董事会代表股东利益相关者,而以监事会代表公共利益相关者、劳动利益相关者以及间接公共利益相关者。  结论部分:首先,阐明包括股东在内的四大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关逻辑,指出相关利益有效实现的前提是解决产权难题;其次,在权力分立的基础上明确加强内部代理机制与外部代理机制之间互动与协调的必要性;最后,由治理边界难题指出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应以共同治理为导向。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时期,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公共危机事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影响到
土地整理经过近20年的发展,整理目标已经由单纯的增加耕地数量向包括数量质量并重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多目标迈进。目前,土地整理领域针对土地整理效益后评价的研究较多,针对土地整
贫困问题作为一种简单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社会。反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贫穷就不再只是个人原因,而
期刊
期刊
本文对铜厂铜矿中石英包裹体特征、黄铁矿热电性和卤素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矿区 F的高度富集区是铜成矿的有利地段 ,且越靠近矿体 ,其中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负值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收,由征地引发的各种纠纷频频发生,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埋下隐患。因此积极研究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