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菌夏孢子休眠、萌发及亲和互作表达与效应子功能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叶锈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影响小麦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研究小麦叶锈菌的致病机理对控制小麦叶锈病84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使用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为THTT的生理小种的休眠夏孢子、萌发夏孢子、与TcLr19感叶锈病突变体M433-3-11-2亲和互作早期(包括互作6h、12h和24h)、互作6d时期的转录组测序数据构建的cDNA文库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筛选了休眠夏孢子时期与萌发时期、亲和互作早期与萌发时期、互作6d与互作早期的差异基因,筛选出各个阶段的效应蛋白并选择部分效应蛋白进行功能验证。试验数据涵盖叶锈菌孢子萌发至亲和互作后期叶锈菌的生理周期,筛选出了大量差异基因及效应蛋白,并对部分效应蛋白进行功能分析,为揭示叶锈菌的萌发过程及叶锈菌侵染小麦的机理奠定基础。本研究的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1、明确了小麦叶锈菌夏孢子休眠与萌发的表达差异萌发夏孢子时期相比休眠夏孢子时期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进程、有机物代谢、信号传导、单组织过程、催化酶活性等;下调基因主要涉及单组织过程、单个有机体细胞过程、有机物代谢过程、催化活性调节等过程。
  2、明确了小麦叶锈菌萌发与侵染寄主时期的表达特性小麦叶锈菌与M433-3-11-2亲和互作早期相比孢子萌发时期差异基因集中在催化活性、阴离子结合、核苷酸结合、嘌呤核酸结合、嘌呤核苷酸结合、激酶活性调节、氧化还原过程和磷酸化等过程;叶锈菌与M433-3-11-2互作6d时期与互作早期差异基因功能主要涉及代谢过程、催化活性、细胞过程、单组织过程、高分子配合物、核酸结合和水解酶活性。
  3、筛选了自叶锈菌休眠夏孢子阶段至与寄主亲和互作6d时期的候选效应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整个cDNA文库中筛选效应蛋白,共筛选出780个候选效应蛋白,其中在休眠孢子时期表达的有304个,孢子萌发时期表达的有299个,锈菌与小麦互作早期表达的有646个,而互作6d时期表达的效应蛋白有705个,验证了效应蛋白在吸器产生时期大量表达的猜想。
  4、通过异源表达筛选获得12个候选效应蛋白根据基因表达时期与表达量的不同,利用异源表达系统对13个效应蛋白进行其毒性或无毒性验证。其中Pt84114在孢子萌发时期与互作早期大量表达;Pt21637在互作早期大量表达;其余11个基因属于互作6d与互作早期的上调差异基因,在互作6d时期大量表达。将分别含有13个候选效应基因质粒的农杆菌注射本氏烟草,发现这13个基因均未引起烟草的坏死反应;将之与小鼠促凋亡基因(BAX)共同注射烟草,结果发现,除基因Pt133211外,其余12个基因均能在烟草上抑制BAX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证明12个候选效应蛋白具有毒性作用,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明确了12个候选效应蛋白的序列特点。
  5、分析了13个基因的表达特性选取孢子萌发时期10个差异基因与3个效应蛋白基因进行qRT-PCR分析基因各个时期表达量,发现13个基因的定量分析结果与基因数字表达谱分析结果一致。
  6、通过HIGS分析探测了3个候选效应蛋白的功能利用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HIGS)在抗叶锈近等基因系上分别沉默基因Pt84114、Pt21637和Pt98252。利用qPCR技术检测沉默效率发现,三个基因在24h、48h和120h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对沉默后的锈菌表型进行观察发现,在沉默Pt84114后,叶锈菌THTT在TcLr14b上的表现型由“4”转变为“1”;沉默Pt98252后锈菌在TcLr44上的表现型由“3”转变为“1”;沉默Pt21637后THTT在Thatcher上的表现型由“4”变为“3”。对锈菌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沉默基因Pt84114影响THTT侵染TcLr14b过程中气孔下囊、菌丝及吸器的形成与发育过程,该基因的沉默推迟并影响了气孔下囊的膨大,同时减少菌丝的生长量和吸器的数量;沉默基因Pt98252后,在THTT侵染TcLr44的过程中,推迟了叶锈菌侵染的进程,主要表现为推迟附着胞与气孔下囊产生时间,并明显抑制了吸器体积的增大;沉默基因Pt21637影响THTT侵染Tc过程中气孔下囊的产生时间。HIGS试验结果说明三个效应蛋白在锈菌侵染寄主过程中起到毒性作用。
  7、确定了效应蛋白Pt84114和Pt98252的作用位置Pt84114和Pt98252均布满整个细胞,推测两个效应蛋白被叶锈菌分泌至寄主细胞,在寄主细胞发挥作用。
  8、分析了Pt84114和Pt98252的结构特点获得并通过蛋白杂交检测效应蛋白Pt84114(去信号肽)和Pt98252(去信号肽),构建两个蛋白的模拟三级结构的模式图。通过分析可知Pt84114等电点为5.95,工作环境偏酸性。蛋白富含半胱氨酸,含有三级结构含有α-螺旋与β折叠,蛋白为不稳定蛋白,易发生变异;Pt98252等电点为7.93,工作环境偏碱性,三级结构富含α-螺旋,结构十分稳定。两种蛋白均表现为亲水性。
  研究表明在病原菌的不同阶段,均有多种不同的通路参与,不同阶段表达特性差异明显。各个阶段都会有效应蛋白,其中互作6d时效应蛋白数量最多。效应蛋白可能参与附着胞、吸器形成和菌丝的生长等多种功能。Pt84114、Pt21637和Pt98252是在小麦叶锈菌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致病相关基因,其中Pt84114和Pt98252分别为Lr14b和Lr44的毒性相关基因,试验结果为研究小麦叶锈菌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高产优质棉花的选育是棉花生产的关键。棉花杂种优势是棉花育种最有效的途径,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系应用于“三系”杂交育种系统,该系统是杂种优势的优良育种体系,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从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C2P5A与其保持系C2P5B花器形态学、花药细胞学、生理生化、mRNA、长链非编码RNA(lon
学位
水稻灿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是复杂而普遍的现象,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花粉不育是导致杂种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研究杂种花粉不育的遗传学基础上,定位并克隆杂种花粉不育基因,分析其分子生物学功能,揭示杂种花粉不育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花粉不育基因S-c进行了精细定位;构建了基于TAC载体系统的S-c座位的物理图谱;用可能包含S-c基因的TAC质粒筛选了灿
学位
为了揭示和研究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的内在组配规律,该研究专门对杂种小麦亲本优势群的划分,杂种小麦F优势分析和F优势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地研究.主要工作:㈠用4类11个亲本及其通过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55个组合研究了9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以及根据形态性状划分了有利于出现强优势组合的杂种优势群;㈡用16个小麦品种进行RAPD标记聚类;㈢利用8个品种和通过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28个F组合和28个
学位
Grb-AST是从蟋蟀( Gryllusbimaculatus)脑中分离的一种保幼激素抑制素,体外实验显示它强烈抑制昆虫咽侧体合成保幼激素,半衰期较其它Grb-AST长.这个多肽含有8个氨基酸残基,一级结构为N-AGMYSFGL.蟋蟀AST基因共编码15个AST多肽,Grb-AST是编码第7个多肽的序列,所以定名为Grb-AST.该文主要工作就是构建Grb-AST串联体,将构建后的串联体导入大肠杆
学位
该论文选用了贵州大学农学院水稻所新选育的筒叶稻为研究对象.以筒叶母本紫筒S、筒叶父本贵农筒恢及R314三个不同血缘的筒叶稻与明恢86、倪456、中9A、K17A溪香A及德山A六个不同的平展叶稻为亲本组配杂种F,对组配的F个体水平上及群体栽培条件下进行株型因子、卷曲度及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鉴定分析.此外,对同一遗传背景下水稻芽尖过氧化物酶(pox)的电泳作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过氧化物酶(pox)的电泳可
学位
云南玉溪是我国重要的特色高效益柑橘产区之一,长期以来,对该地柑橘土壤养分和树体营养状况缺乏研究。为此,本研究以玉溪市元江干热河谷、华宁山地丘陵、新平山地丘陵、华宁南盘江河谷4个生态区101个代表性柑橘果园为对象,研究土壤、叶片营养状况和分布特征;并对50个代表性冰糖橙园进行果实品质分析,结合华宁县60个柑橘园施肥状况调查,以期为玉溪柑橘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和化肥减施提供依据。1、玉溪柑橘园土壤养分状况
学位
柑橘是高经济效益农作物,柑橘产业是三峡重庆库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库区农民(移民)的脱贫和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柑橘养分高效优化管理是近年来柑橘栽培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本论文以重庆市万州区晚熟柑橘—塔罗科血橙为研究对象,开展化肥(氮、磷、钾)减素反应、不同氮水平、化肥(氮、磷、钾)减量与增施有机肥等试验,系统研究塔罗科血橙的生物量、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品质反应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的
茯砖茶属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也是一类后发酵茶,其特殊的“发花”工艺使得茯砖茶具有特殊的“菌花香”香气以及良好的健康功效,开始广泛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逐渐成为了茶叶市场上的新亮点。本研究以湖南茯砖茶为样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茯砖茶感官描述分析条件,开发适用于湖南茯砖茶感官描述的语言库,旨在建立一种适用于湖南茯砖茶的感官定量描述分析体系,使其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易懂,更利于探究风味品质与风味物质的相
本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镁与钾、铵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滴施镁肥后镁在土壤中的移动和分布,为镁肥在滴灌系统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分两部分:(1)通过盆栽试验,以番茄为供试作物,设计镁两个水平、钾三个水平和铵三个水平,探讨滴灌下镁与钾、镁与铵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番茄生长的影响。(2)通过室内模拟土柱,探讨在滴灌下施用不同镁肥品种(硝酸镁、硫酸镁和氯化镁)、不同施镁方式(滴施和浇施)以及滴灌下不同土壤质地(
学位
为了获得最佳的作物产量并保护好生态系统,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迫切需要广泛地了解土壤肥力指标的时间变异和演变过程,以及这些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正改变着水稻的生产方式,而且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农业生产中施用了过量的磷肥,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水稻土的氧化还原条件对磷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农田土壤中磷向水体的迁移。另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