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伊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中化学教师普遍反应我国高中化学实验课外延伸方面实施力度不够,而有效实施高中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对高中化学实验的有力外延和补充,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机载体。为了贯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实施建议,充分发挥“家庭小实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载体作用,急需深入了解高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实施的现状,为下阶段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梳理出国内外家庭小实验的研究进展,以教育学习理论和化学实验论为基础,选取高中生和高中化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采用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调查了高中生实施化学“家庭小实验”的现状,同时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描述了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在实验准备上,学生对家庭小实验作业接受度不高,实验准备态度消极,缺少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和获取实验用品的方法;教师对待实验准备工作不够积极,但偶尔会与同事探讨家庭小实验开展策略。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准确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的能力薄弱,正确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欠缺,在实验中与教师沟通、同学沟通的主动性不强,学生普遍缺乏完成实验的信心,动手实验能力较差;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监督、指导力度不够,与家长沟通不紧密,缺少组织家庭小实验的丰富经验。在实验评价方面,学生向教师汇报实验结果不主动,评价他人实验结果不积极,缺少撰写实验报告的训练,缺乏优化实验方案的信心;教师对实验结果的检查工作不够重视,要求家长参与度不高。最后,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结合访谈结果进行归因分析,查找出化学“家庭小实验”实施现状不理想的影响因素是:(1)实验准备阶段无方可依,加剧学生准备地难度,影响家庭小实验的进行。(2)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信心不足,导致实施过程曲折,影响家庭小实验的效能。(3)教师绩效考核侧重点的不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影响家庭小实验的开展。针对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1)编制“家庭小实验”示例,保障实验准备工作的有序进行。(2)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确保家庭小实验实施取得实效。(3)优化高中化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为教师检查督查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数学是物理研究的工具和手段,物理学研究方法中包含很多的数学思想。所以物理可以通过数学的抽象而受益,而数学模型以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数学逻辑方法更是解决物理问题中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和方法渗透,同样数学也可以通过物理的认识而受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存在数学知识滞后、缺乏将数学知识迁移到物理情境中去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生本身数学基础不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在其理论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在与学科知识整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来自教师、学生、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其不能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的融合中,尤其是在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中,教师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传统教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首先,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国内外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研
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离不开中国公民的鼎力配合,增强公民意识是加快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校是有计划培养人的地方,在学校培养公民意识最为便捷,培养初中生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且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此时培养其公民意识则尤为重要的。物理作为在初中开始向学生渗透的一门课程,可直接培养学生的观念、态度,因此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确定研
为应对复杂的国际社会的变化与教育发展之大变革,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国在2014年提倡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国家国情认知。虽然许多研究学者都在探讨培养的策略,但是如何在现行的社会发展形式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却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因此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落实仍然是一项艰巨且漫长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与发展。首先对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以来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方面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高中物理相较于其它学科来说难度较大,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普遍反映物理难学,物理成绩普遍不高,许多学生甚至都达不到及格线。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的同时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物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师将提高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使新课改理念的落实不到位,并且在习题教学中陷入“题海战术”的
近年来,国家强调生产力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综合国力与生产力的提升依赖于科技创新,所以我国各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课程标准中对于质疑创新的培养明确提出要求。为满足学生个人终生发展的要求,培养具备质疑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所以我国教育行业应尽可能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学生质疑创新的能力。文中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对该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发现国内关于质疑创新的研究十分有限,
最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将原来物理课程目标中的三维目标升华为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而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中证据更是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中七次提及“证据”,所以证据意识的培养是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升华。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证据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概念、规律的建立都离不开对于证据的收集和处理,就是让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各国要想谋求发展是离不开人才的,于是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毫无疑问教育也要与时俱进,21世纪是信息时代,这要求教育培养的人不仅要具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信息素养、创新精神等等.“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作为学生的青少年应具有什么样的素养,而教师要想将理论层面落实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层面,就离不开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那么自然而然地,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
在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特别突出强调了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养成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获得自身的发展。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是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基础部分,也是其核心部分,所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微粒观,形成学生认识一类问题的思维模式既适应课标的要求,又符合中学生正处于化学的启蒙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标准具体化的教学材料,是能够成体系的阐释数学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如调换探究活动导致不符合学生实际、盲目增加习题难度和数量导致加重课业负担等等,有必要对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以此来审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上的问题.研究教科书的使用情况,有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使用教科书,实现有效的、优质的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