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中称呼语及其翻译的语用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upe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称呼语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深深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中,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心理特征。由于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汉英称呼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且很多汉语称呼语在英语称谓系统中很难找到其对应准确的表达方式。“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运用其娴熟的英文写作技巧和深厚的语言功底,通过英文小说的形式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包括汉语称谓系统。因此,林先生对称呼语的处理值得我们研究借鉴。本研究以维索尔伦的语境动态顺应论为基础,选取林语堂的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及其中译本(张振玉译《京华烟云》和郁飞译《瞬息京华》)中出现的称呼语为研究对象,建立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小型双语平行数据库,统计并分析了Moment in Peking及其两个汉译本中称呼语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归纳总结了该小说中称呼语翻译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小说中称呼的动态使用及其动态翻译。研究发现:(1)Moment in Peking作为华裔英语文学的代表,虽是用英文写作,但是小说描写的是中国社会及文化,其写作过程其实是一种创作性的汉译英的过程,因此,林语堂的创作便带有翻译的性质;(2)为了实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目的,林语堂的原作在对称呼语的处理上体现了一种杂糅性翻译,他借用英文中的词缀概念创造性地再现中文称呼语,尤其是人名称呼语和亲属称呼语;(3)通过对比分析原作和两本译作,林语堂和两位译者对称呼语采取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七种,其中最主要的有直译、音译和意译,并且直译在三个版本中所占比例最大,而意译所占比例比直译少得多,另外两汉语译本都存在个别误译现象;(4)林语堂在创作性的汉译英过程中,对称呼语的处理较多地使用了归化策略,使西方读者领略到独特的中华文化,而张译本和郁译本都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因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回译,为了帮助译作的读者正确和完整地看懂原作,两位译者都尽可能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而是通过归化翻译让原作者靠近读者。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小说中称呼语的使用具有动态性,相应的翻译也体现了动态选择的过程。称呼语的翻译是译者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译者通过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不断适应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变化,达到语言成分与语境的动态顺应。
其他文献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面最广、力度最大的改革和调整。高校合并,是这次高校体制和结构调整的最高形式,产生的影响和震荡最大
小型微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我国未来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但这些企业却因为融资困难而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
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指从医学图像中准确提取目标物体。它是三维重建的基础,也是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在临床上得以实践的基础。实现快速、精确的分割,
合并重组的研究型大学,面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并校提供的新学科框架上,进行学科重组,实现学科融合,进行学科交叉,提高学科水平,是关系到学校发展速度和前途的至
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使英国拥有了一批以培养工商业实用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大学,不仅转变了英国高等教育的职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学现代化运动。然而,几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恩格斯的这一著名论断,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与发展的物理机因的整体揭示,有着尤其明确而重要的意义。有关资料证明,早在七八千
会议
1999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学龄人口逐渐减少,若干年后我国
纵观普通高校音乐欣赏学科理论研究的现状,对更新、改革音乐欣赏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探讨的文章数量很多,但是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音乐欣赏教材这个领域
中华民族曾是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也是誉满全球的信义之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必须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仍然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尤其在大学生诚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