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语里,「テモラウ」被频繁地使用。「テモラウ」不仅可以表达使役的意思,也能表达被动的意思。在日语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汉语的“给”“让”“叫”也兼有使役用法和被动用法。在汉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为了明确中日两种语言中使役和被动的接点,收集了大量包含“给”“让”“叫”和「テモラゥ」的例句,作为研究对象。从先行研究来看,日语方面,迄今为止的研究多是以「(さ)せる」使役句和「(ら)れる」被动句为中心,对使役和被动的接点进行论述,详细考察「(さ)せる」使役句、「(ら)れる」被动句、「テモラウ」句三者的接点的研究少之又少。另外,汉语方面,多是从句子结构方面来考察“给”“让”“叫”的语法化过程,但是从语义方面,关于使役和被动接点的研究很少。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尝试以汉语的“给”“让”“叫”和日语的「テモラウ」为中心,对中日两种语言中使役和被动的接点问题进行对比研究。本文首先基于日语「テモラウ」句和「(さ)せる」使役句、「(ら)れる」被动句的意义以及用法特征,探讨了日语使役和被动的接点。主要明确了使役型「テモラゥ」句与「(さ)せる」使役句、被动型「テモラウ」句与「(ら)れる」被动句之间的互换性,进一步考察了「テモラウ」句、「(さ)せる」使役句、「(ら)れる」被动句三者之间的接点(互换性)。其次,基于汉语“给”“让”“叫”的意义以及用法特征,对汉语使役和被动的接点进行了考察。高效地考察了“给”“让”“叫”在什么情况下表示使役,在哪种句子中表示被动。最后,从“使役向被动演变的条件”、“テモラ ウ被动用法的展望”、“テモラゥ被动用法和使役用法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汉语的“给”“让”“叫”和日语的「テモラゥ」进行比较,提出了本研究的三个中心观点。本文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当具有以下意义或者形式的情况下,「テモラウ」句、「(さ)せる」使役句、「(ら)れる」被动句三者可以互换。(1)对于符合意愿的结果的期待:a.~(ら)れたい、~(さ)せたい、~てもらいたし、b.~(b)れるために、~(さ)せるために、~ても ら う ために(2)符合意愿的结果的实现:实义动词是「喜ぶ」、「助ける」、「手伝う」等动词(3)对于不符合意愿的结果的拒绝:a.~されては困る、~させては困る、~も らつては困るb.~されては大変だ、~させては大変だ、~も らつては大変だ2)(1)“给”“让”“叫”的前面加上“为了”类、“愿意”类等词的情况下,一般被解释为使役。如果“给”“让”“叫”的前面是“省得”类、“不愿意”类等词,就很容易理解为被动。(2)明确表示出“受益”、“不受益”等意思的语境,也和“给”“让”“叫”的解释有关。3)(1)汉语的“给”“让”“叫”和日语的「テモラウ」最初都是从“对于不符合意愿的事,说话者有阻止事情发生的意图”这类意思的使役句,开始向被动用法演变的。只不过“给”“让”“叫”的被动用法已经相当成熟,而「テモラウ」的被动用法才刚刚开始。(2)汉语的“给”“让”“叫”本身并没有本方得利的意思,所以发展出各种各样的被动用法。与此相对,因为「テモラウ」句“受益”的意思过于明显,所以笔者推测它的被动用法不会继续发展。(3)「てもらつては困る」 「てもらっては大変だ」这样的「テモラウ」句一般被归为被动用法。可是,因为这类句子中,说话者明显有阻止不符合意愿的结果发生的意图,且其中的「テモラウ」表达的是默认、放任的意思,所以还不是典型的被动用法,应该被归为介于使役用法和被动用法之间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