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文革叙事的时间观念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3322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所谈论的“文革叙事”专指文革结束后,80年代以来大陆以外的华人作家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的书写“文革”的小说,重点探析“文革叙事”中“时间”的具体呈现及其所包孕的价值指向。全文整体架构与题旨如下:   第一章以时间为契点,笔者认为,关于文革的宏大叙事,触及了某些现代性的衍生主题,比如进步神话、启蒙与反启蒙。辨析时间背后的意蕴,揭示文革叙事的非文学因素;通过复述上山下乡运动,在寓言的象征层面上,传递了创作者对历史理性的惊悸。最后,经由文革期间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改造”效能,隐喻了西方对东方殖民式的启蒙和固有偏见。   第二章超越文革话语。主要有两层意蕴。一是刻意以抗议的姿态来遗忘文革,表现了深刻的超然,二是跨越国内主流知青话语对文革的讲述,从而突破了书写文革的规约。某种程度上,以时间为经纬,它们开启了现代自我关于苦难、创痛的叙写,构建了另一种维度上的宏大叙事。   第三章时间体验与存在。在文革的言说语境下,身体作为感觉的全息器官,文革的遭遇激发了它对有生之涯、身世之哀的敏感,进而渗透到人在岁月的颓然苍老感中的挣扎;在人与等待的时间拉锯战中,它给予人希望,却难以兑现,解构了时间自我的完满,但在中国语境观照下,等待作为一个哲学命题的焦虑得到某种伦理式的缓解。
其他文献
王利简介笔名:文东、云梦山人1958年生于洛阳1978年拜师李苦禅先生1991年拜师李世南先生1998年任中国十大博物馆之一的洛阳博物馆副馆长2003年客居北京,致力于中国意象笔墨造
古代突厥文的解读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汤姆森成功地解读这种神圣的文字后,许多国家的学者都相继投入到碑铭的研究领域,研究的范围也日益多元化,内容涉及宗教、历史、民俗
王安忆是一位在文学道路上从未止步的作家,创作始终坚持对"真"人生问题的不断思索、超越.这同她求真的人生观和真诚的文学观不无关系.王安忆的心灵世界以求真为准绳,努力探求
前言行走,追逐光影的记忆,无不体现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给人一种“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感觉。沿途的风景,纵使万般留恋,依然还是要前行,续行走,只为追寻前方,它的葱茏灿烂,
本文以凡高的作品《鞋》为例,通过海德格尔、夏皮罗、德里达、詹姆逊对该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论诠释,探讨视域转变中的诠释学问题。论文共七个部分,首先是引言,简要论述艺术诠释活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空间范畴是最先为人类感知和认识的概念范畴之一,是人类认识、理解物质世界的首要步骤,又是进一步形成抽象、复杂的概念范畴的基础。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和认知的重要符号系统,
纪录片是由一个接一个的镜头组合成的.镜头是纪录片的最小意义单位.它是客观生活材料与摄制者观念互的产物,观念起主导作用.观念的生命力,不仅仅体现在大脑中的分类编码,更体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既是一以贯之的,又是与时俱进的。这就决定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