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预制件渗透率的预测及其浸润过程有限元模拟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腐蚀、耐疲劳、可设计性强和可大面积整体成型等诸多优点而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材料。然而,复合材料制造高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为此低成本的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 RTM)成型已成为航空工业的主流技术之一,但在其制品中经常会出现干斑、孔隙等浸润缺陷,这些缺陷会极大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而预制件渗透率的不均匀性是引起空隙或干斑的一个重要原因。纤维预制件的渗透率描述了预制件对树脂流动的阻碍程度,是RTM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渗透率作为预制件的关键性能之一,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由于它与预制件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相关性而使得渗透率的预测一直面临着挑战;另外,树脂在纤维中的充分浸润流动是RTM复合材料制品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探讨预制件渗透率与其结构参数的相关性并对其精确预报,进而通过数值模拟预测RTM浸润工艺过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建立非弯折织物(Non-Crimp Fabric, NCF)预制件无缝线和有缝线两类单胞,针对纤维预制件具有双级多孔的特性,在基于双尺度多孔介质的束内/束间耦合流动基础上,数值模拟树脂在预制件细微观结构中的浸润耦合流动行为。采用Brinkman方程描述树脂在纤维束内孔隙的流动,采用Stokes方程描述树脂在纤维束间区域的流动,建立在预制件束内和束问树脂耦合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体积平均化理论,求解速度场和压力场,通过Darcy定律开展NCF预制件面内渗透率的预测。探究了影响渗透率的关键结构参数,开展了不同纤维铺层方式对NCF预制件面内渗透率的影响研究,揭示了纤维预制件的多层次结构参数对面内渗透率的影响规律,在渗透率的预测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比了有缝线和无缝线两种类型NCF单胞的渗透率大小,重点分析了纤维束形状大小(包括纤维束宽度B、高度h和纤维束沿纤维方向截面椭圆长半轴c、束间距b)及纤维布不同铺层方式等结构因素对预制件面内渗透率的影响。通过引入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量化了纤维预制件结构参数对渗透率的影响程度,为纤维预制件结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了纤维束在缝制分叉时等效直径、缝线的尺寸和分布、缝线偏离中心距离等因素对纤维预制件面内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缝线的预制件单胞面内渗透率大于有缝线的预制件渗透率。预制件渗透率随着纤维束宽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纤维束的高度、纤维束截面边沿椭圆弧的长半轴和纤维束间距的提高而提高。当纤维束宽增加1.2倍时,无缝线的单胞渗透率降低了约52%,而有缝线的单胞渗透率降低了约54%;高度提高一倍时,对应无缝线单胞渗透率增加了约2倍,而有缝线单胞渗透率增加了1.73倍;长半轴增加3.2倍,对应无缝线单胞渗透率增加了30%,有缝线单胞渗透率增加了29%;纤维束间距增加4.7倍,对应无缝线单胞渗透率增加了11.3倍,而有缝线单胞渗透率增加了14倍。预制件渗透率对于不同参数的灵敏度顺序是:b>h>B>c。预制件渗透率对纤维束间距是最为敏感的,对于纤维束截面边沿椭圆弧的长半轴相对不敏感。NCF预制件因缝制时纤维束的分叉阻碍了流体的渗流速度,当流道内交叉束的等效直径与纤维束间距离比是0.7时,纤维束分叉情况下渗透率比没有分叉的预制件单胞渗透率降低约80%。预制件渗透率随着缝线中心位置逐渐偏离流道中心略有增加,随着缝线倾斜角度增加而略有降低。基于预制件纤维束间流道的压力降和其几何结构参数的关系,建立了纤维预制件面内渗透率与其结构相关联的解析模型;对于缝制的单胞,通过引入修正因子和缝线等效方法,建立了纤维预制件渗透率与关键参数的结构相关性解析模型。应用该模型预测的渗透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解析模型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精确预测纤维预制件面内渗透率,从而实现了多层次结构预制件渗透率的快速精确预测,为完善RTM成型充填理论、优化工艺参数和降低成本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提出的“离位”增韧技术,揭示了增韧层对预制件渗透率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重点分析了增韧层的厚度和渗透率以及不同纤维铺层角度对纤维预制件Z向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预制件Z向渗透率随着增韧层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增韧层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0]2铺层的纤维预制件Z向等效渗透率远大于其他铺层角度的预制件渗透率,在[0/30]、[0/45]、[0/60]和[0/90]铺层中,[0/45]铺层预制件渗透率最大,[0/30]铺层预制件渗透率最小。纤维体积分数、流道比表面积和流道分布结构决定着渗透率的大小;所提出的数值模拟模型能够精确预测Z向渗透率,作为Z向流动RTM成型模拟的关键参数,它的精确预测对进一步RTM成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指导。针对树脂在多尺度纤维预制件中的流动特点,引入了不饱和因子修正Darcy定律,建立了描述树脂在纤维预制件中非稳态流动的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PDE),利用COMSOL软件作为求解器求解RTM成型时树脂流动的控制方程,研究了树脂流动前沿演化规律,将其与解析解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精确预测树脂在纤维预制件中的非稳态流动。针对“离位”增韧技术和Z-RTM成型技术,研究了RTM非稳态浸润过程注射口压力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模拟了树脂在层间未增韧和“离位”增韧纤维预制件束内和束间的流动,实现了树脂在纤维预制件细微观层次浸润的可视化。这种可视化结果为预测树脂在预制件中的宏观流动提供了重要补充并为实际工艺提供了一定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发现增韧层使得流动前锋更加平滑,从而减少了成型制品的缺陷。研究了不同成型工艺参数(包括树脂黏度、注射压力和不同渗透率等)对流动前沿的影响规律,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国家元首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对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深远。马来西亚拥有复杂的人口构成和政治经济环境,研究其国家元首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
教学秘书的档案管理能力对提高地方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工作连续稳定地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等措施可以提高教学秘
本文通过探讨凉山彝族发型发饰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在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风尚的影响下,通过各种社会渠道,以建立各级民俗博物馆、开展以民族文化节为龙头的大众文化娱乐
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为语境,探讨了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秩序中民族习惯与法制的冲突整合现象,提出民族习惯与法制之间的冲突与整合都具有两面性。社会规则的多元与竞合是冲突的本质
金融危机使得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对于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是极其必要的。所以,危机过后加强公众的金融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金融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逐渐发展,汉语教师和学习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本文探讨的交际任务型练习作为实现学生语言知识能力转化为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一步,其设置的
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政府政务的网络化运作,政府权力结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等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必然给
宋代处于唐宋变革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被长期视为理学发达、医学发展、经济昌盛的一个王朝,但是真实而更加具体的宋代民间社会生活写照,从巫术活动中寻找侧影更加可行和
第一部分0.23T开放式磁共振引导肺小结节(≤2cm)穿刺活检:序列选择目的:应用于引导肺结节穿刺活检的介入性磁共振序列应具备清晰准确显示病灶大小、扫描时间短、清晰显示穿刺针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