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驱动下上、下尿路腔内手术围术期感染性炎症指标的变化及对比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压力驱动下上、下尿路腔内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炎症指标的变化及其在上、下尿路间的差异,从而初步揭示上、下尿路腔内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甚至尿源性脓毒症和机体感染微生态改变、术中尿路灌注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10月至2020-12月在本院行上、下尿路腔内手术,且符合该研究所制订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于术前72小时内及术后2小时内测定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尿中白细胞计数及内毒素水平;于术中利用管道连接术中灌注管路,再利用压力感受器连接计算机的压力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术中对尿路灌注的最高压力、总压力(压力-时间曲线下面积)及平均压力;然后将纳入患者分成上尿路手术组和下尿路手术组,对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术前及术后上、下尿路手术组间上述炎症指标的差异;上、下尿路手术组间术中灌注压力的差异;上下尿路手术组内上述感染性炎症指标和灌注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上下尿路手术组内术后存在尿路感染病例和无尿路感染病例间的灌注压力差异。结果:本研究收集符合标准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84例,其中上尿路手术组52例,下尿路手术组32例。分析结果:⑴上、下尿路手术组间炎症指标比较:术前外周血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IL-6、SAA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上尿路手术组的尿内毒素水平及尿中白细胞数均显著高于下尿路手术组(均P<0.05);术后的WBC、IL-6、SAA、尿内毒素水平及尿中白细胞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上尿路手术组术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RP水平显著低于下尿路手术组(均P<0.05);⑵上下尿路手术组内手术前、后的炎症指标比较:上尿路手术组术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IL-6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而尿中内毒素水平及尿中白细胞数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均P<0.05);下尿路手术组术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IL-6、SAA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均P<0.05),而尿中内毒素水平则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5);⑶上、下尿路手术组患者术中灌注压力比较:上尿路手术组术中灌注的最高压力及平均压力均显著高于下尿路手术组(均P<0.001)),而总压力则显著低于下尿路手术组(P=0.001);⑷术中灌注压力和术后各感染性炎症指标间的关系:上尿路手术组术中最高灌注压与术后患者外周血WBC、IL-6、尿中内毒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灌注总压力与术后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尿中内毒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平均灌注压力与术后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尿中内毒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下尿路手术组术中最高灌注压力与术后患者外周血WBC、尿液内毒素水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总灌注压力与术后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尿液内毒素水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平均灌注压力与术后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尿液内毒素水平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压力驱动下的尿路腔内手术,一方面可通过解除梗阻,引流尿液,降低尿路中存在的致病菌数量;但手术同时可激活炎症反应,引起体内感染性炎症指标水平升高,有进一步引起尿源性脓毒症甚至感染性休克的可能;感染性炎症指标升高水平和术中灌注压力密切相关;炎症激活机制不仅存在于上尿路腔内手术,同时也存在于下尿路腔内手术中,提示在下尿路腔内手术时,也应注意尽量降低术中灌注压力,从而降低术后尿源性感染的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手性醇是一类重要的合成砌块,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活性分子以及天然产物中,因此,高效高选择性地构建该类化合物是有机化学家们一直关注的研究热点。构建手性醇类最经典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有机金属试剂如格氏试剂、锂试剂及有机硼试剂等对羰基化合物进行不对称加成。然而这些有机金属试剂存在着制备繁琐,反应条件严苛,安全系数低等缺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类方法的应用。因此,发展简单、高效的方法构建结构多样性的手性醇化合物仍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型和2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对1型和2型CRS患者心功能、肾功能影响,并同时对尿量、血压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8年0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定期随诊、遵循选择和排除标准的215名1型和2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目标。其中104例使用rhBNP治疗患者归为研究组,而111例未使用rhBNP治疗患
目的:本研究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 MRI)的局部一致性(Re Ho)指标,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对改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脑区,并结合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重度OSAHS患者24例及健康成年人22例。两组在治疗前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 CA)量表、Epworth
剪切增稠液(Shear thickening fluid,STF)是由纳米或微米级固体颗粒和极性分散介质组成的一种悬浮体系。它具有在高剪切速率下粘度急剧增加,撤去外力后又可以恢复原状的特性。独特的性质使得剪切增稠液在人体防护、国防军工等材料防护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为了拓展当前STF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思路,为抗冲击防护材料的多样性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将多组分剪切增稠流体体系引入实际应用中,本文制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ethesdaⅢ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与中医舌象特征的相关性,用于辅助无意愿重复UG-FNAC的BethesdaⅢ型甲状腺结节患者,避免过度治疗,同时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方法:根据诊断、纳入、排除等标准,筛选出52例BethesdaⅢ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病理结果等资料,并诊断患者舌象特征,记录于设计好的Excel中。运用SPSS
目的:收集并分析FOLFIRINOX(伊立替康、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NAB-P+GEM)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临床疗效的统计数据。评估两种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建库-2020.12;语种为英文与中文。纳入符合要求的前瞻性研
芦苇是典型的两性繁殖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在草海芦苇的无性繁殖中,呈现两种繁殖方式:一种是在枯萎的老茎基部萌发产生新植株,往往一个基部产生多个植株;另一种则通过芦苇根蘖的节间发芽产生新的植株,并且只产生一个植株。两种繁殖方式资源的供给以及利用皆存在差异,后者是芦苇扩散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草海区域内两种繁殖方式生长的芦苇定期定点的观察和分析,以了解芦苇生长扩张过程中植株各因子的动态变化和草海
聚醚砜(PE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腐蚀等特性,被广泛用于制备各种分离膜。然而,PES膜普遍存在水通量低、膜污染严重、细菌滋生等问题。将亲水单体和抗菌剂接枝到PES膜表面是提高PES膜水通量、抗污能力和抗菌性能的常见手段,但通常反应条件苛刻,且反应过程复杂。对PES进行本体化学改性也是制备功能性分离膜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通过共辐照技术将具有高热稳定性、亲水性、抗菌性的1-乙烯
如今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开始融入各行各业,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其中以文本数据最为常见。目前研究人员主要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分析文本数据,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要方向,旨在研究计算机使用自然语言与人有效沟通的理论方法。而概念、文本语义相关性度量作为自然语言处理中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也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且其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之中,比如词义消歧、信息抽取、自动摘要、问答系统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心电图(ECG)可分成三期,其中超急性期临床价值最高。缺血性J波作为新近出来的心肌缺血指标,常出现在AMI超急性期,也是一项独立的心脏性猝死的预测指标,但关于缺血性J波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联度认识较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讨AMI超急性期与缺血性J波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AMI超急性期胸痛时间≤4小时(CP≤4h)患者共4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