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背景下新冠疫苗接种报道的新闻框架与说服效果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疫情的蔓延给全球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可有效降低接种人群感染、重症和死亡风险。媒体是疫情期间公众获取包括疫苗接种信息在内的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媒体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凸显即新闻框架,媒体新闻框架影响受众框架的形成。疫苗议题具有鲜明的公共议题属性,即个人的疫苗接种决策与行为关系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本文从疫苗接种宣传报道中的“权利-义务”新闻框架出发,探究框架呈现的基本特征及对受众接种意愿的影响,以期探讨媒体应如何合理利用新闻信息的框架图式,提高疫苗接种宣传工作的成效,降低在提升疫苗接种意愿上的社会成本。本文采取了内容分析和实验法。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梳理媒体“权利”“义务”框架疫苗接种报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采用实验来探究不同的新闻框架对受众接种意愿的影响,以新闻传播的疫苗接种说服效果为切入点,设计了一个2(论据质量:高VS.低)*2(新闻框架:权利VS.义务)*2(个人-集体主义倾向:个人VS.集体)的实验来展开研究。我国疫苗接种信息流呈现出中央向地方“至上而下”的传播特征。其中,街镇媒体一方面积极转载中央政策,另一方面发挥基层的主动性,自主创作或加工疫苗接种信息,并在引用、创作或二次加工中运用权利-义务新闻框架。对街镇权利-义务框架报道展开内容分析后发现,报道数量受政府疫苗政策、疫情态势影响。就框架使用倾向而言,媒体表现出以义务框架劝服公众接种疫苗的偏好。而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框架报道,均部分使用了隐喻修辞策略,其中本体隐喻特征显露,即在报道中以代表集体主义精神的“长城”来比喻免疫作用。另外,报道中说服策略应用不均衡,“重理性轻情感”特征显著。在报道角度方面,义务框架的报道角度多元,权利框架则较为单一。在内容分析发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不同的新闻框架对受众接种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利-义务”框架疫苗接种报道中论据质量在新冠疫苗接种的宣传说服中仍扮演重要角色,详尽可靠、专业科学的内容本身成为受众关注的重点。而与设想不同的是,义务框架并没有起到比权利框架更好的说服效果。另外,论据质量、权利-义务新闻框架与个人-集体主义文化倾向三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同样地,高论据质量的义务框架新闻的说服效果没有得到真正发挥。义务框架“失效”背后或许与样本中个人主义倾向占上风有关。为提高疫苗接种宣传成效,巩固我国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媒体疫苗接种报道应进一步提升报道的内容质量,以专业性和科学性的健康信息回应受众关切,促进受众树立正确的疫苗认知;还要重视情感话语的运用,激发受众共同体意识,将个人利益有效嵌入到社会利益的全局之中;同时,关注社会思潮和社会文化倾向的变化趋势,因势利导地展开报道。合理建构起行之有效且具有可持续性的疫苗接种话语体系,能够为完善公共健康话语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提升未来国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韧性和应对能力。
其他文献
国务院办公厅对育人方式提出新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指导实效、发展学生素质教育。通过行动研究法、课例观察法、深度访谈法、问卷分析法,在海南省H学校S班级践行一个学期的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行动研究共分为三轮,每轮分为班级文化环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三个方面,通过组织协调引导达成班级整体的交互,共同发展,并在后续行动研究中深化提升。研究者在实践中得出适合实践于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原则及路径。全文共
学位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中产阶层依托于改革开放后的私营商户和个体户产生。同时段,都市剧作为一种影视剧题材出现在大众视野。可以说,都市剧从诞生之初就与中产阶层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都市剧以现代城市为时空背景,讲述某一群体的生活境遇与情感经历。但近些年来都市剧在影像空间呈现上逐渐向中产阶层偏倚。声称还原真实现代生活的都市题材电视剧逐渐向中上阶层生活靠拢,无形之中完成了文化叙事主体的
学位
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也是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策略。义务教育承担着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学校方面却缺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意识,忽视了对学生的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此外,我国目前探究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仅占半数左右,还需要着力培养更多探究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本研究聚焦于科学过程技能的概念,
学位
第五届进博会是展现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决心的又一次重大国际展会,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上海媒体在展会期间的良好表现使得第五届进博会成为一个考察地方媒体报道框架的难得案例。基于框架理论,以2022年11月4日-11日期间有关第五届进博会的报道为分析样本,采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解放日报》如何通过选择、凸显和组织相关事实呈现进博会,进而识别其中所隐藏的报道框架。同时,探讨这些框架生成
学位
元宇宙的兴起,使得虚拟人博主成为热词。超写实虚拟人成为新生一代虚拟人呈现方式,如华智冰、柳夜熙等。超写实虚拟人具有极具真人感的外观与人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图文、短视频进行身体展演吸引受众,并与受众互动,成为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虚拟人博主。因此,探究网红虚拟人博主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具有较大研究价值。虚拟人博主是虚拟人的一种具象化应用形态。本文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以虚拟人博主为研究对象,聚焦交互性这一
学位
1915年9月15日,生逢其时的《新青年》杂志创刊,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一篇篇文章在杂志上的发表,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解放。中国青年一改旧有面貌,以“新青年”的身份走上为了国家救亡图存的道路。青年一词开始随着青春、新青年走到台面上来。站在新时代新青年的立场上,去探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新青年》杂志是如何建构与呈现青年形象颇具时代意义。本选题将具体视角缩放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新青年
学位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加强文博新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推动“公众考古”发展,让更多公众了解文博知识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来,成为了文博新媒体传播的重要课题。尽管我们已经进入社交媒体的时代,然而在注意力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过去冷门的文博要突破圈层走到大众面前来并非易事。2021年3月,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坑重启发掘重大考古发现陆续揭晓,文博新媒体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手段,
学位
作为一个农业强国,“三农”问题始终备受关注。电视媒体,尤其是电视农业频道,承载了宣传“三农”、服务“三农”的重任,始终承载着为农民提供信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职能。近年来,伴随“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农村信息化及数字化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面对这一“三农”环境的巨大变化,电视农业频道也面临诸多现实变动。持续数字化、智慧化升级的乡村传播基础设施,不断现代化、科技化
学位
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6%,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均高于2020年同期数据。国民阅读率的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传统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作用。纸质文本和电子屏幕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只有耐心地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纠葛,才能真正理解新技术是否会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本文旨在以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为主题,分析两者的演变过程和差
学位
从4P理论到4C、4R理论再到价值共创理论,可以看到消费者与企业的地位逐渐趋于平等,两者的利益开始捆绑在一起,已然类似于同盟关系。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为与用户行为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APP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阵地,为企业与用户的连接以及企业开展价值共创搭建了一个虚拟空间。而互联网运营则是企业盘活APP、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体验、与用户一同打造社区生态的底层工作。从长远来看,我国汽车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