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Ⅱ型水合物成核与晶体生长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oc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然而化石燃料的长期消费导致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为了遏制全球变暖,我国将努力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力争2060左右实现碳中和。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矿产资源不仅可以为我国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同时创新的应用水合物也可在诸多方面推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方式转型的进程。而安全、高效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的是对水合物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清晰且透彻的分子尺度的理解。尽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这一研究手段我们对于水合物的形成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现有的水合物成核模拟研究考虑的系统体系与模拟条件有限,仅展现了水合物成核这一复杂而精细过程的冰山一角。水合物具有多种晶体结构,而s Ⅱ型水合物是工业生产与实际运用当中经常出现的晶体结构。比如堵塞油气输送管道的水合物大部分为s Ⅱ型,此外s Ⅱ型水合物也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储存与运输、海水淡化等,因此研究s Ⅱ水合物的成核及晶体生长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有的对于水合物成核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成s I型水合物的客体分子(如甲烷),缺乏对尺寸较大的、可以形成s Ⅱ型水合物客体分子成核过程的研究。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形成s Ⅱ水合物的客体分子体系为中心,研究其成核与晶体生长的分子级别的细节与过程。具体开展了两组系统性的研究工作:(1)纯丙烷水合物成核研究;(2)甲烷/丙烷混合水合物成核研究。通过自主开发的最大水合物笼团簇有序度参数对以上体系的水合物成核及晶体生长过程进行追踪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汇总如下。本文成功观察到纯丙烷水合物自发成核现象,这也是首个自气、液两相体系的丙烷水合物均质成核研究。对丙烷水合物预成核、成核、固相生长、结构重排各个阶段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空笼与丙烷笼对于丙烷水合物成核同样重要。此外,本文捕捉并阐明了空笼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通过追踪丙烷水合物初始团簇的生长与消散的概率,本文计算得出丙烷水合物在250 K,180MPa条件下的临界团簇尺寸为8个笼。临界团簇在组分构成、几何形态上具有多样性,这表明成核过程可以通过多种路径越过自由能势垒。本文同时追踪彼此分离的多个团簇各自的生长演化过程,证明了相态转变同时发生在多个位点。这些初始团簇在成核阶段彼此竞争,最终只有一个团簇能够越过自由能势垒并开始自发生长,而其他团簇则维持亚临界状态。此外,本文还对丙烷水合进行了长达20 s的退火重结晶模拟。虽然本文捕捉到局部的丙烷笼由非晶态笼转变为晶态笼,但水合物相总体而言仍旧处于非晶体状态。非晶态固体向晶态固体的转变非常缓慢,20 s仍然不足观察到系统发生整体性的结构转变。甲烷/丙烷混合水合物方面,本文对不同甲烷/丙烷混合比例的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溶液中的甲烷与丙烷分子进入水合物固体相的速率是不同的——甲烷分子明显快于丙烷分子,这一结果也证明了成核前溶液中客体分子浓度与形成的水合物固相中的客体分子之间的无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甲烷/丙烷混合体系的临界团簇尺寸基本一致,介于7到9个笼。在高甲烷含量的情况下,临界团簇相比于s Ⅱ晶体更加靠近s I晶体结构。通过与纯丙烷水合物成核过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甲烷的出现使得形成的水合物固体相更加有序。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套新方法用于测量与追踪混乱固体相内局部有序的s I与s Ⅱ结构团簇。分析结果证明了晶体结构可以从混乱的非晶态固体中诞生,并且围绕着初始晶体结构的非晶态笼形结构可以逐渐转化为晶体结构。在高甲烷含量的体系中捕获到了s I与s Ⅱ结构的共存。由于固体相吸收甲烷分子的速率高于丙烷分子导致s I结构在固体相中的出现早于s Ⅱ结构,同时在固体相的生长初期s I结构的生长也快于s Ⅱ结构,但s Ⅱ结构团簇的结晶程度明显高于s I结构团簇的结晶程度。随着丙烷分子不断被吸收进固体相,甲烷/丙烷混合水合物最终稳定的晶体结构表现为s Ⅱ型。在纯丙烷水合物的研究中,即使经过长达20 s的退火重结晶模拟也未能捕捉到明显与s Ⅱ结构相似的固体,然而s Ⅱ结构团簇在3 s内几乎出现所有的甲烷/丙烷混合体系的平行模拟中。这一结果表明甲烷的出现加速了s Ⅱ晶体结构的形成。本文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研究手段,系统且详尽地研究了两组可以形成s Ⅱ型水合物的客体分子体系。本文提出了一套新有序度参数用于追踪水合物成核以及晶体结构的演化。基于新提出的水合物成核追踪方法,本文详细分析了纯丙烷水合物、甲烷/丙烷混合水合物的两相均质成核过程。本文所揭示的分子级别的细节对于认识水合物结构的形成过程提供了新的见解,对于深入理解水合物结构的形成机理与晶体结构的生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以二氧化硅为基质的发光复合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高、表面易于功能化等优点,在生物成像,化学传感、光电子器件制造、防伪技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发光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存在着制备过程复杂、发光物质负载效率低、光稳定性差、发光量子产率低等问题。本论文基于原位合成策略,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良发光性质和光稳定性的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研究其发光机制,并探索了这些材料在细胞成像、荧光防伪、
21世纪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开发新型轻质高强韧结构材料,以满足空天、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由于兼具金属的塑韧性和陶瓷的高刚度、高强度等优点是最理想的材料之一。然而,受材料、结构和工艺等多重因素影响,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需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传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多以均匀复合为特征,不利于发挥组分之间的协同耦合响应机制;二是由于传统设计方法和制备工艺的约束,导致材料制造困难;三是缺乏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由于能够在不利用第八副族贵重金属(铱、铂等)的前提下实现理论上100%的内量子效率,所以被看作是第三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核心材料。目前,基于TADF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在全光色范围内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都超过了25%,在蓝、绿两种光色下的EQE更是超过了30%,但还是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深红光材料的发展还落后于蓝、绿光材料。其次,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的进步。如今的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单晶硅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的产生,促进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半导体化合物的崛起,推动了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的进步;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的突破,打开了宇航工业的大门。可以看出,材料科学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工业和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在众多材料中,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逐渐广泛地
活性铝合金块体材料以能量载体形式,可以在水解条件下呈现出多样化的释氢特性,被视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在线供氢材料。本文针对低熔点相活化富铝合金的产氢特性,考察Al含量高达90 wt%及以上的合金中成分设计对合金物相、微观结构、组分分布及热效应温度等若干可调性质的影响机制及其对水解释氢性能的作用规律,目标是开发出具有高能量转化率和平稳释氢速率特性的高能量密度铝合金块体制氢材料。(1)通过成分设计得到I
广视角、自发光、低功耗、快响应等优异的性能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成为了未来显示技术中最具有竞争力的选择之一,其在商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已经被渐渐激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个发光颜色的OLEDs都已经取得了成功。开发高效OLEDs的最基本出发点是获得高的器件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
目前,已有研究指出纳米颗粒可以显著提高铸造铝合金的强塑性,并且与微米颗粒相比具有更好的强韧化效果。因此,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高含量纳米颗粒存在易团聚难分散的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纳米颗粒强化效果降低,甚至起到恶化作用,进而限制了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塑性变形能够有效的改善纳米颗粒分布,并且变形量越大,效果越显著。冷轧工艺是工业生产
碳、氮原子都具有灵活多变的成键方式,能够形成结构和性质多变的单质材料与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碳基材料大家族,如石墨,石墨炔,石墨烯,碳纳米管,g-C3N4,金刚石等。石墨作为一种古老的sp2杂化键合结构的代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激发了科学界极大的研究热情。众所周知,石墨层内碳原子通过三个σ键结合呈六边形蜂窝网状结构,而垂直石墨层的pz轨道可与层内近邻碳原子形成离域π键,层间通过
作为层状材料的一大重要分支,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简称TMDs)以其简单的晶体结构和众多新奇的电子性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高压,作为一种能有效调节相邻层间距离和层内原子相互作用的纯净手段,在TMDs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压力可以调控绝缘-金属态转变、抑制电荷密度波、诱导超导电性等,使得TMDs在高压下呈现出丰富的电子性质变化。TM
金属硫化物是物理学、材料学及电子学等多门学科的经典研究体系,将高压引入金属硫化物体系中有望获得新奇的结构和性质。在大量存在的金属硫化物中,我们分别选取两类金属硫化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是主族金属和过渡金属元素构成的硫化物。第一类是第五主族硫族化物A2B3(A=Bi,Sb,As;B=S,Se,Te)型金属硫化物,这类硫化物由于具有优异的热电特性以及技术上的应用价值因此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