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段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过程中PRX2,AKR1B10,E-FABP和67LR的表达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_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RX2,AKR1B10,E-FABP和67LR在二阶段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90只C57BL/6J雄性小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60只)和对照组(30只)。实验组小鼠给予DEN一次大剂量激发,并以饮用CCL4/乙醇连续促进诱发小鼠肝癌;对照组小鼠仅给予正常饲料和自由饮用灭菌水。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各6只,第20周处死剩余所有老鼠,摘取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以观察其病理学的改变,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分别检测肝组织中PRX2,AKR1B10,E-FABP和67LR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病理改变:对照组小鼠肝组织结构正常,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小叶结构正常;实验组成功诱发出小鼠肝癌,二阶段诱发小鼠肝癌过程中的第4周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性肝损伤(肝细胞肿胀,肝脏小叶汇管区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出现增生,炎细胞浸润);第8周见肝组织炎症病变加重,出现肝纤维化(炎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多见);第12周出现不典型增生;第16周有肝硬化(典型假小叶形成);第20周可见典型的小鼠肝癌病理改变(细胞异型性明显)。基因表达:1、FQ-RT-PCR和IHC动态检测二阶段诱发小鼠肝癌模型过程中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和第20周等5个时点,与对照组肝组织相比,实验组肝组织中PRX2,AKR1B10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肝组织,对照组与实验组肝组织中其表达水平均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8周起,与对照组肝组织相比,实验组肝组织中E-FABP,67LR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肝组织,对照组与实验组肝组织中其表达水平均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中,在诱发小鼠肝癌二阶段模型过程中的5个时点实验组组间肝组织中的PRX2,AKR1B10,E-FABP和67LR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呈显著性依次升高,除个别时间点外,各诱癌阶段时间点之间表达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中,与癌前阶段(第4周、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肝组织相比,第20周(肝癌期)PRX2,AKR1B10,E-FABP和67LR肝组织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前阶段,癌前阶段与肝癌期肝组织间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RX2,AKR1B10,E-FABP和67LR的蛋白质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中。结论:在二阶段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过程中PRX2,AKR1B10,E-FABP和67LR的高表达是化学诱发小鼠肝癌形成的早期事件,其可能在化学诱发小鼠肝癌的发生、发展和促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儿童注射性瘫痪简称为注射瘫,是由于在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而致瘫痪者。我科及市康复中心近3年来共诊治本病80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2岁,男18例,女32例
通过对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在德国的应用进行论述,分析了其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在数字化城市管理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方法,为我国数字化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一些新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不同运用折射出语言运用者的不同文化背景。男女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及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使得语言运用体现出明显的性
艾滋病已成为毒害面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全球性卫生问题。伴随着监狱系统羁押犯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数量的急剧上升,加强监狱系统艾滋病的预防及监管对确保监狱安全、实施人
背景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5年生存率低于20%,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高达80%以上。胃癌一旦复发转移,预后极差。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
本文站在非正式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别从民间传统,道德规范,佛教戒律和儒家礼制,惯例,关系、人情及面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丧葬经济存在的经济文化基础,并找出了当前发展中存在问
目的:探讨640排CT双期增强扫描和使用碳酸饮料做对比剂在胃癌TNM分期上的价值;通过640排CT检测进展期胃癌的大体分型和浸润情况,探讨640排CT和胃镜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为控制中药产品共线生产过程中污染与交叉污染的风险,企业应该进行多产品共线评估,现阐述了中药产品共线风险评估的流程和重点内容,希望能为制药企业提供帮助.
第一部分胶质瘤干细胞诱导宿主脑胶质细胞癌变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人胶质瘤干细胞在裸鼠脑内组织重构过程中,肿瘤干细胞与宿主神经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将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
左旋西替利嗪二盐酸盐(Levocetirizine dihydrochloride),是西替利嗪R-异构体的二盐酸盐,为高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简述了左旋西替利嗪及其二盐酸盐的合成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