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球运动中,正手击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动作。初学者在接触网球初期最先学习的也是正手击球技术,因此,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尤为重要。然而,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技术过程中会出现着很多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访谈专家、学生了解到,腕部不稳对于初学者来说问题较为严重。基于此,为了解决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技术过程中腕部不稳等易犯错误,设计一套腕部稳定性新训练方案,目的是防止初学者在击球时出现屈腕等易错的动作,减少腕部纠错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进而能让初学者快速掌握正确的正手击球动作,提高正手击球质量。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为网球初学者设计了腕部稳定性训练方案,并运用实验法进行验证,具体内容:(1)实验对象:以河北师范大学网球俱乐部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20人,对照班20人,并在实验前对两班学生身体素质、球感、练习网球情况等指标进行实验前测,以确保实验对象的同质性。(2)实验内容:实验班采用腕部稳定性训练进行干预实验,对照班仍然采用常规训练方式。(3)实验时间:为期12周,每周每班训练2课时,共24课时。(4)实验步骤:将两班训练内容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授:实验班:(1)第一阶段(第1-2周):主要讲解网球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2)第二阶段(第3-8周):在技术上动作上,主要利用腕部辅助器械进行挥空拍、定点击球训练、抛球击球训练。在身体素质练习上,增加腕部阻力训练。(3)第三阶段(第9-12周):在技术动作上,结合腕部辅助器械开始进行隔网击球训练。在身体素质练习上,腕部阻力练习开始增大阻力;对照班:(1)第一阶段(第1-2周)主要讲解网球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2)第二阶段(第3-8周)进行挥空拍、定点击球训练、抛球击球训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3)第三阶段(第9-12周)进行隔网击球及身体素质练习。(5)实验测试指标:将测试指标分为两部分:(1)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腕部肌电值(腕屈肌、腕伸肌)进行测试;(2)对两班学生正手击球质量(深度、准确度、稳定性)进行测试,并通过数理统计法将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研究结果:(1)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对照班腕屈肌积分肌电值分别为480.97±111.80、715.04±154.32,P<0.01;实验班、对照班腕伸肌积分肌电值分别为395.22±082.95、513.40±120.62,P<0.01。(2)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在正手击球的深度(包含力度)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10.30±5.58、5.20±5.01,P<0.01;在正手击球深度总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13.2±6.25、7.50±6.54,P<0.05;在正手击球深度稳定性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2.95±1.05、2.30±1.68,P>0.05。(3)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在正手击球的准确度(包含力度)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8.20±3.20、6.10±2.90,P<0.05;在正手击球准确度总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4.15±1.18、2.95±1.09,P<0.01;在正手击球准确度稳定性得分上实验班、对照班分别为12.35±4.17、9.05±3.69,P<0.05。(4)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在正手击球深度、准确度和击球总稳定性的成功率上,实验班学生的成功率为59%、69%、65%;对照班学生的成功率为46%、49%、47%。(5)通过12周的实验教学后,实验班、对照班在正手击球质量总评分别为25.60±7.57、16.55±9.01,P<0.05。研究结论:(1)通过12周的腕部稳定性训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深度、准确度、稳定性方面,实验班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班得分,表明腕部稳定性辅助训练对提高正手击球质量有极大帮助。(2)通过12周的腕部稳定性训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深度稳定性上无显著差异,其原因是由于在正手击球深度稳定性测试时,测试内容相对简单,无线路要求,过网即可。(3)通过12周的腕部稳定与力量训练可以提高网球初学者在正手击球过程中腕部的稳定性,缩短正手技术动作泛化与分化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