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zde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也是今天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儿童文学中的游戏精神进行简单的梳理和解析,贴近儿童文学的本质,廓清游戏精神的真实面貌,从而展示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儿童文学游戏性的独特魅力,并对现今的儿童文学创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从游戏与儿童的关系入手,来探讨游戏精神存在的必然性——儿童文学作品要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使他们看了能产生一种愉悦的亲切感,游戏精神就应该成为儿童文学最永恒的精神,最重要的美学个性和品格。在此基础上,综合儿童文学理论界有关游戏精神的代表性论述,对游戏精神的实质和美学特征进行归纳,即自由性,愉悦性和幻想性。在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游戏精神的实质和美学特征通过人物塑造,情节设计,语言运用,游戏性氛围的创设等文本表现展现着其独特魅力,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生气与活力,为儿童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世界。在这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游戏精神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游戏精神使得儿童文学成为“快乐的文学”,对于儿童自我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产生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创作过程中,游戏精神对创作主体的指导作用使得以游戏为创作主体与儿童的契合点,从而把“游戏精神”真正注入文本这一过程变得更加顺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游戏精神和教育主义关系的思考,作者认为应打破那种认为两者绝对对抗的认识,寻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儿童文学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广阔的创作空间。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不良情绪的文献进行学习、综述,并以长春市四所高校的439名大学生为被试,经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教育家对“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都做出了新的探讨,达成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新共识。这就使“教学”与“评价”由原来相互分离的状态走向
幼专教育的发展,一要创建教育主体的发展平台,二是创新幼专教师队伍建设。要充分认识幼专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关注幼专教师专业化的形成、成长和发展,完成由"他主型"向"自主型"、
本文拟从文学审美意象的角度对莫言的小说作一番考查,力求从细微处窥探莫言小说世界之精妙。论文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借鉴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象征主义的有关理论,
英语阅读能力既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尽管我们的英语教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由于英语阅读课堂常常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学过多地
<正>血清胱抑素C(CysC)作为检测肾功能的一种新的内源性标志物,近年来受到临床上的广泛重视,它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与菊糖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
克里姆特是20世纪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始人物,被誉为"奥地利最伟大的画家"。他的绘画从传统绘画风格中解放出来,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风格。文章旨在研究艺术大师
在正常毛细管温度(200℃)下,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研究了NaNO3、KNO3、NaNO2和KNO2形成的新型簇合物离子,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研究了簇合物离子裂解行为。实验
空间是艺术领域永恒的话题,平面设计作为应用的艺术,与空间密切相关。它所涉及的空间有自身特点,从物理学角度平面设计的空间处于二维的范畴,但它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平面设计的
首次应用8标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技术结合2D LC-MS/MS(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以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