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式电源外壳注塑模具及成型工艺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enke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上一代导轨式电源外壳注塑模具的成型质量问题,本文在新导轨式电源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中应用CAD/CAE技术,对注塑模具进行结构设计,成型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优化模具的结构和成型工艺参数,最终生产出了符合图纸要求,满足与DIN导轨的装配要求,以及外观无明显缺陷与翘曲变形的制品,一次性合格率达到了97%。根据注塑模具的设计原则和产品的结构特点,应用CAD技术完成导轨式电源外壳注塑模具的三维建模,分别由凹模(定模)、滑块、凸模(动模)、上模板、下模板、热流道系统、冷却回路、顶出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热流道的直径是12mm,单点进胶;导轨式电源外壳的模具采用串联的冷却回路,凹模(定模)有一条6mm的冷却回路,2组滑块有四条直径6mm的冷却回路,凸模(动模)有两条8mm的冷却回路,能够保证进、出冷却回路的冷却液温差小于5℃。通过Moldflow软件对产品的注塑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由仿真结果可知最佳的浇口位置;锁模力需要145吨从而确定注塑机台的吨位160T即可满足要求;通过冷却分析和翘曲分析可知塑件的冷却比较均匀,进出冷却回路的冷却液温差只有0.56℃,满足设计要求不大于5℃;通过翘曲变形分析可知,制品的翘曲变形量为0.5170mm,进一步分析后期制品的收缩变形是引起制品翘曲变形量过大的主要原因,所以成型工艺参数需要进一步优化分析。通过均值分析找出了正交试验中导轨式电源外壳翘曲量的最小的工艺参数组合为:A4B3C4D2E4,即当熔体温度280℃,模具温度70℃,注射时间6s,保压压力80Mpa,保压时间5s,该组合下模型的翘曲变形量为0.4101mm,符合设计要求0.45mm以内,而16组试验的最小翘曲变形量为0.5270mm,因此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使导轨式电源外壳末端的翘曲变形量缩小了 22%,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使模型的翘曲变形量得到进一步缩小,说明通过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塑胶制品的翘曲变形量。新模具成型出来的制品外观没有品质问题,翘曲变形量实测只有0.4mm,彻底解决了上一代产品上的两个严重的外观品质问题;同时也通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测试,5个样品在导轨上的最小推移力实测均大于50N,设计要求为大于40N;同时5个样品的上下盖拉脱力实测均大于40N,设计要求为大于15N,正是因为制品的翘曲变形量控制在了 0.4mm,测试的结果大大超出设计的预期值,从而最终验证了应用CAD/CAE技术设计、优化出来的注塑模具结构是合理的,成型工艺参数是合格的。借助CAD/CAE技术和正交试验法,对导轨式电源外壳注塑模具进行结构设计、模流仿真,并对模具结构和成型工艺进行优化,成型出来的制品没有上一代的质量缺陷,翘曲变形量实测只有0.4mm,通过了产品的装配和性能测试,使新一代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一次性合格率达到了 97%。同时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制品的成型周期,提高了制品的良率和试模的成功率,降低模具开发和后期维护的成本,可以给公司每年带来1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为将来同类型的产品及注塑模具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这样的研究对公司来讲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工程价值。
其他文献
吉林油田M区块长岭深层储层渗透率低,而且孔隙度偏低,属于致密性气藏,并且该区块的储层温度比较高,储层的非均质性比较强,油井的产量较低。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储层的污染比
随着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大数据技术及机器学习已成为提升制造业生产力、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是驱动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智能
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干燥成熟的果实为入药部位,称之为“春砂仁”,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春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多用于肠胃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1300多年的用药历史。目前,道地产区内阳春砂产量较低,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给春砂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困境。当前春砂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位产量低、
背景目的骨关节感染始终是困扰骨科临床的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骨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骨形成和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处理网络中海量的数据,向用户提供易理解的知识成为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对实现数据到知识的转化有重要作用,其目的是对真实世界中存在的实体、概念及其关联关系进行描述。在林业领域,知识图谱可在语义检索、数据挖掘、预测分析、智能问答和决策支持等应用场景下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植物信息领域,研究基于多种数据源构建植物知识图谱的方法,在知识图谱的构建、命名
随着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风潮、“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推出,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大规模使用,工业控制系统逐渐由封闭独
白及多糖(BSP)是一种提取于中药白及中的天然植物多糖,BSP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其主链结构是由甘露糖和葡萄糖聚合而成,故主链上存有较多的可反应基团(如羟基),从而使得BSP同时具有良好的结构可修饰性。本论文以BSP为主要基质,通过结构修饰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pH敏感的两亲性BSP衍生物,当其处于水相溶剂体系中时,可通过两亲性的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NPs),并对弱酸性条件产
反胶束萃取技术作为新型的生物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萃取。核桃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加工性能好,是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我国作为世界最大核桃生产国与消费国,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广泛存在于农田生态系统中,能够与作物根系形成互惠共生体。AM真菌可以改善根际土壤环境,活化土壤中的矿质养分,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