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激元在纳米银线上的激发、传输与应用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zations SPP)由于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在纳米光子学与纳米探测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传输和调控SPP的媒介,SPP波导是基于这一技术的光子集成的关键。在众多的SPP波导中,金属纳米线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例如易激发、低损耗、传输方向性高等。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已有理论与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纳米银线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就SPP在纳米银线中的传输规律进行了探讨。   首先,我们在第一章里总结概括了SPP波导结构的发展背景。尤其介绍了金属纳米线作为SPP波导的研究情况,及其相关应用等。   在第二章里我们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了二维无限大金属/介质表面处SPP的色散关系,这对接下来的实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还简单介绍了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并且分别在CCD与隧道扫描显微镜下对纳米银线进行了表征。同时,我们还就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了说明。   第三章我们主要探讨了SPP在纳米银线上的激发方式。首先我们就SPP的激发进行了总体的概括与介绍。接着我们完成了银纳米线端面辅助激发的实验,并探测了激发效率与入射光偏振方向之间的关系,发现当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与纳米银线的轴向一致时激发效率最大。最后我们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对端面辅助激发的方法进行了仿真,直观的表示了银纳米线表面电场的分布情况。   第四章我们研究了SPP在纳米银线上传输过程中的损耗问题。通过数值仿真与理论推导得到了不同波长条件纳米银线上SPP的有效传输距离。接着深入分析了入射激光波长、纳米线直径等因素对SPP有效传输距离的影响。并通过研究纳米银线中模场的分布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   第五章中我们利用纳米银线设计了SPP的功能性器件。首先我们利用单根纳米银线完成了SPP偏振片的功能。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不同偏振方向的光聚焦在纳米线的一端激发起SPP,在纳米线的另一端出射光的偏振方向与纳米线轴向一致,保持不变。接着我们利用点一线结构,线.线结构实现了偏振分束器与光强分束器的效果。   在第六章中,我们就实验过程中发现的规律和现象进行了总结,对某些由于时间限制未完成的实验进行了介绍,并对将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人类每天都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何理解这些人类活动规律总是吸引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物理的学者的兴趣。但由于人类行为的复杂与多样性,似乎很难在人类活动中找到标度
声子霍尔效应和磁振子霍尔效应是指在磁化的固体中,样品两个边缘的温度差会出现在和磁化和驱动热流垂直的方向上,这些热霍尔效应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很多工作都致力于通
新一代北京谱仪BESⅢ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上的大型通用磁谱仪。BESⅢ探测器主要由以下子探测器组成:主漂移室(MDC)、飞行时间计数器(TOF)、电磁量能器(EMC)、μ子计数
粲偶素是由一对正反粲夸克(cc-)因强相互作用构成的束缚态,它是最轻的重夸克,也是理解QCD理论的重要场所。1974年,粲偶素成员之一J/ψ在实验中被首次发现,紧接着一系列的粲偶素成
Bohmian轨迹有许多用途,包括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数值模拟和含时波函数的呈现,该理论被发明是为了作为量子力学的基础,例如从理论上解释不受悖论影响的量子力学,并且尽可能清晰地像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中已经能够得到聚焦强度超过1022W/cm2、单脉冲宽度小于10fs的相对论激光脉冲,这种超强激光脉冲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应用十分广泛(如粒子加速、激光驱
本论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针对目前用电子显微镜测量应变中普遍忽视弹性弛豫对结果的影响的现状,讨论了应变半导体和器件的横截面电镜样品中弹性弛豫对应变测量的影响。通
金属氧化物表面因在催化、能源和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的科学应用价值而引起了学术界对其基础研究的广泛关注。与金属氧化物的非极性面不同,对于理想的极性表面在特定方向上阴、
半导体量子点是一种三维尺寸都趋于载流子(电子或空穴)的德布罗意波长的半导体纳米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限制载流子的空间分布和运动,从而具有不同于体材料的量子物理特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