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环境立法、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着力发展国际贸易。在加入WTO之后,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和前沿经济体。但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不确定性,给中国对外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在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创造新纪录的同时,过快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现象已不容忽视,这迫使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环境恶化。环境立法方面,在省级地方被赋予一定立法权的背景下,地区环境立法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虽然中国已然成为贸易大国,但成为贸易强国还任重道远,目前仍然存在着加工贸易为主、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出口产品附加值和产品质量较低等问题。因此,研究能否通过地区环境立法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和增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创新性地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纳入研究范围,通过结合主要贸易理论,对地区环境立法、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出口品质量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区环境立法、绿色技术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在对三者进行多角度的现状分析后,基于2007—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海关数据,测算出了企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并且实证研究了中国省份地区环境立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还有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间接影响,并做了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的地区环境立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正向效应,而且在该效应过程中存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路径影响,即该变量作为中介变量存在中介效应。分样本来看,地区环境立法对企业出口品质量的直接促进效应在不同类型企业当中均显著存在,具体而言,该促进效应在污染程度较轻的企业中表现得更明显;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显著中介效应,而国有企业中不明显;东部地区环境立法对企业出口品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很显著,对中部地区而言,直接影响显著而中介效应不显著,对西部地区而言,无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均未被检测到。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性意见。
其他文献
个人所得税是兼具普遍性与重要性的税种,税前扣除制度又是个人所得税的核心子制度之一,故而有必要予以探究。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立法以来,共经历七次修改,但前几次税改仅调整了费用扣除的额度,直至本次新个税改革,我国个税法才真正建立了具有体系性的税前扣除制度。这更能适应我国的现实国情,体现了个人所得税法的与时俱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然而,本次税前扣除制度的改革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长期以来,
学位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中部崛起战略”,倡导中部地区积极对外开放,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出口竞争力,中部地区承东启西,工业基础良好,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阵地。在宏观经济、制造业行业、外资利用均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吸引高质量FDI并利用高质量FDI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以“FDI质量”为切入点,
学位
本文研究了中国私营出口企业信息不完全是否会对汇率传递产生影响,以及企业信息不完全对汇率传递的影响是否可以通过融资约束来调节。汇率变动后,大多数企业会自发调整以本国货币计价的产品价格,维持以出口目的国计价产品价格基本稳定,以保证国外市场份额,此时汇率与以出口目的国计价的产品价格变化不一致,即汇率传递不完全。当汇率变化1%时,以出口目的国货币计价的产品价格的百分比变化即汇率传递效应系数。汇率传递效应系
学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迅猛发展。中国进一步提出以更大力度吸引FDI流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外资的不断流入,中国的环境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尤其以雾霾污染为代表的大气污染频发,危害了公共健康。关于FDI流入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现有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结论。此外,为了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我国逐步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而这将影响外资企业选址决策、生产活动及城市环境状况。基于这一背景,
学位
由于特殊的地理空间形态和区域合作方式,“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后引来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除了“一带一路”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外,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发严峻,其环境效应也日渐受到关注。部分学者认为,虽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给沿线国家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影响,但却加剧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变相增大了全球气候环境治理的难度。然而,沿线各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碳排放的增加,并不能仅仅因为“一带一
学位
贫困问题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关联。截至2020年末,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但相对贫困的治理以及个体差异性贫困的处理依然任重而道远。近年来,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大多没有突出个体性别差异,事实上,我国农村贫困呈现从同质化贫困逐步转向个体特征差异性贫困特征,不仅体现为性别
学位
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制造业出口所占据的国际市场份额逐年攀升,制造业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出口贸易大国,但是距离我国成为制造业出口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外贸易所依赖的传统比较优势,与此同时,脆弱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使制造业出口贸易注重“量”的模式难以为继,现阶段探索制造业
学位
实际汇率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实际汇率的许多决定因素中,很少提到收入不平等这一因素。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注重收入再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就是将效率和公平原则贯穿于收入分配各环节,在收入分配的各环节纪要保证效率,同时也要保障全社会的公平性。因此,未来我国必然会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
学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完善,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国际贸易的演变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各国之间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正在逐步从货物贸易领域转向服务贸易领域;二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自身的出口结构逐步升级优化,出现“量质齐驱”的现象,出口正逐步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体转向以现代服务贸易为主体。在服务贸易出
学位
改革,历来都是我国强调的强国之路。我国在不断奋斗中越来越强盛,能获得现在的国际地位显现了我们国家不屈且顽强的生命力,依托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依托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依托企业经营国际化趋势的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已逐步形成规模式扩张并完成了历史重任。但面向未来,我国企业需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科研技术创新投资的力度,抓住“十四五”这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视角,分析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