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a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需求。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李政道特别提出:“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是能否创新的体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普通高中要着力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其中科学探究中的第一个要素就是提出物理问题,可见,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首要环节。本文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提问能力”的概念界定和“提问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第三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论述“提问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第四章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对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提问现状及影响学生提问能力的因素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第五章是本研究的重点,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问能力”的五个水平层次的界定为理论依据,提出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时空等的调整和优化来进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出可探究的物理问题”、“提出多角度的物理问题”等,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提问能力”的教学目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探究,取得了一定的较好效果。第六章主要是通过总结自己的研究结论,反思研究的不足以及展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的方向。笔者希望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能有利于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对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同行们有一些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智慧教育的不断推进,学习者生理、心理等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学习分析和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实验中获得的认知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语言环境匮乏,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是提高第二语言(英语)环境匮乏地区学生英语习得水平的重要方式,而注意力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认知因素,被认为是将二语输入转化为吸收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本研究借助认知数据收集工具(眼动仪),
“中学生国文程度是否低落”是国文教育界一直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1934年11月在《中学生》杂志上引发了关于的“中学生国文程度的讨论”,这场讨论持续了8个月。到了40年代,这个问题依然严重困扰着国文教育界。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师生內迁,中学国文教育事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942年,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当时中学生学习国文的现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创办了国文教学刊物《国文杂志》
繁殖障碍是导致养猪生产损失最重要的一类疾病,其中传染性因素尤为常见。猪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均是引起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以及免疫抑制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在猪群中这3种病毒常混合感染,相互协作促使病情加重。猪细小病毒主要严重危害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以及血清学阴性的经产母猪,怀孕母猪感染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播至胚胎,发生孕猪屡配不孕、流产、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pigs,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引起猪急性胃肠道疾病。仔猪主要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血液或乳凝块并伴有恶臭味,出现严重脱水症状,一周内发生死亡,致死率高达100%;成年猪临床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呕吐、水样腹泻、脱
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基本是由耕地种植出来的,因此耕地的安全是人民生存的基本保障,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精准获取耕地信息对于耕地的利用状况、耕地的动态变化等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以Sentinel-2、GF-1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以梓潼县三个代表乡镇为研究区,采用面向对象法对耕地进行提取,为分析研究区耕地时空分布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不同乡镇的两种卫星影像,根据各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和生命共同体,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即要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全部组成要素,全地域即要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全部空间结构,全过程即要系统治理全部生态文明时间结构要素。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按照系统工程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唯物辩证法系统方法论在生态文
为了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教育事业正在经历变革发展。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时刻注重“减负增效”,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出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现代诗歌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初中现代诗歌教学需要改进,对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研究也需要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研究方法。体验式阅读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契合了现代诗歌的文体特征,能够为改进初中现代诗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的研究方法是“课例比较研究”,研究视角是“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对象是余映潮、李华平、肖培东三位名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例。
大陆与台湾一衣带水,一脉相承,传统文化是两岸相连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审美鉴赏的重要责任。这其中,古诗文教学是主阵地,诗歌与文言文传承着传统文化,其也孕育了传统文化,因此古诗文是教材编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选取两岸具有代表性的中学语文教材,对其教材古诗文的编写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探寻两版教材古诗文编写异同。本文通过对统编版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