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城市问题,例如城市用地的过度扩张、城市效率的低下、交通堵塞严重等,这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这都与我们当代社会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违背。适宜的城市政策、城市的管理方式和空间发展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面对我国城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资源的不断减少,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怎么能够最有效最充分的享受我们的资源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随着城市化的人口数量和城市用地量的不断增加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紧凑城市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之一,紧凑城市的理论能够为合理优化配置有限的资源、保护郊区的土地资源、提倡建设绿色环保的城市提供理论支撑。中原经济区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了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建设而提出的战略决策,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然而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并且还是中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郑州市的发展对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其都市区的建设要以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思维和发展理念,超前谋划、扎实的推进主动融入并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本文以郑州市为例,收集了郑州市连续十年间的数据资料并分析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并关注这些变化特征在现阶段的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差异性和普遍性,有助于指导郑州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和谐有序的发展。全文以郑州市城市空间形态紧凑度研究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紧凑城市”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即人口、经济、产业、用地、交通和城市发展趋势六个方面来构建紧凑城市的测度指标体系。首先,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郑州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指标,以官方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实际调查等数据相结合并以SPSS、Excel等软件为依托综合计算出郑州市连续十年来的紧凑度变化的数据结果,并对其数据进行评估和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和特征。其次,分别对郑州市的五个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和惠济区的2004年、2007年和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收集,根据计算结果对其进行了紧凑度等级的划分;同时也对郑州市紧凑度的发展变化特征与城市效率进行评估和分析,得出郑州市的城市紧凑度与城市效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最后,对郑州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调控措施,在符合郑州市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合适的发展策略与依据。笔者希望将城市紧凑度理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并且将各个区域的微观发展措施与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联系起来,这将为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