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区域整合之湘西民族地方:1930年代湘西革屯运动析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代的湘西革屯运动颇具规模、影响较大,在中国近现代史、民族关系史研究领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研究大多局限于革命范式,或从少数民族族别史(湘西苗族史)角度进行分析,难以客观的说明其全貌。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试图以中国近代民族区域整合的视角,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谁要革屯,为何革屯”的问题切入,对革屯运动的历史背景及现实背景进行分析,即历史上中央王朝对于湘西地区的民族政策及清朝在湘西地区确立的屯政及其在民国以后的演变,其实质就是传统国家时期湘西民族地方与内地关系整合演进的历史过程。第二部分,张力与调适:从革屯请愿、武力革屯到革屯抗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1930年的湘西革屯运动从“和平请愿”导“武装革屯”再到“革屯抗日”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直到最后多方协调妥协后“废除屯政,共赴国难”的演变过程,对其中各方势力相互影响、掣肘及其权利诉求开展讨论。第三部分结语,是本文的结论。首先,1930年代湘西革屯运动实际上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是历史上对湘西制度整合的必然反映。其次,革屯运动的几个阶段是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基础民众的力量是运动的根本力量。最后,制度建构是始终是湘西近代整合的核心,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是进行民族区域整合的根本性、指导性原则。
其他文献
现用的疲劳强度设计规范一般都建立在10~7循环周次以下的疲劳试验数据基础上,而高技术领域服役构件的疲劳失效却时常发生在10~8循环周次以上。因此,研究10~8循环周次以上的超
广西区高等职业院校法学实践性教学取得了一定成就,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割裂、实践性教学平台缺乏、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等制约实践性教学目标充分实现的种种问
在党政、商会组织和个体企业之间,中国特色的商会组织既是国家统合企业进行利益整合及其表达的内生性机制,又是承载着党的统战理念社会化的代理型组织机制,也是直接承担政府
摘要目的整理某市1985年2008年猩红热月发病率资料,探讨单纯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和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ARIMA-GRNN)组合模型在1985年2008年猩红
<正>宽带互动电视系统是一种利用宽带网络,集宽带网络技术,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以普通的家用电视机作为主要终端,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
天然金刚石刀具可以刃磨出非常锋利的切削刃,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刃磨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分析刀具刃磨过程产生的信号将有助于研究各因素对刀具
课程与文化之间联系紧密。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个体、社会价值和地方课程的"适应、理解、超越"三种品质为探索地方课程价值提供了可能。文化视域下,地方课程的价值表现为个体价
焊接是一种对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的工作。因此,实现焊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提高焊接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而焊缝自动跟踪是焊接自动化的重要环节
随着电子产品向轻、薄、短、小、多功能化及高附加值方向的发展,要求铜箔的厚度越来越薄,超薄铜箔将成为今后电解铜箔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超薄铜箔行业的先进技术为国外铜箔
以2010—2013年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为背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特征、地理区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物种种类组成丰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