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Fs改性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对污水中四环素的去除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sss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行为导致抗生素通过多种途径不断释放到水生环境中,从而加剧了水环境污染,一种简便快捷的水处理方法是必要的。新兴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MOFs)由于其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开放的金属活性位点和孔洞结构丰富等优点而广受关注。受自然的启发,本研究开发了两种MOFs与氧化石墨烯(GO)的复合材料,制备出了珊瑚状ZIF-8@rGO(Z-rGO)和MIL-ZIF-8@rGO(MZ-rGO)两种改性石墨烯气凝胶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材料的微观形貌、官能团组成以及元素含量等。本文选择四环素(TC)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TC溶液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等因素作用下材料对TC吸附性能的影响,初步探究了材料对TC的吸附性能机制,还探究了MZ-rGO对TC的协同催化降解性能,通过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此外,还探究了Z-rGO和MZ-rGO对实际养牛废水的处理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剂热合成与二次播种联合应用的方法进行改性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当合成条件为:ZIF-8与GO质量比2:1、金属铁离子和有机配体摩尔比为4:1时达到最佳制备条件。Z-rGO呈蜂窝褶皱状,ZIF-8晶体尺寸约为50 nm,均匀的装饰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气凝胶上;MIL-100在MZ-rGO表面呈现规则六棱柱状,均匀的镶嵌在rGO气凝胶表面。(2)考察不同吸附条件对Z-rGO和MZ-rGO气凝胶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GO材料在pH值为6.2,吸附温度30°C,吸附平衡时间为12 h,吸附性能较优;TC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Z-rGO气凝胶对TC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344.44mg/g,比rGO气凝胶的最大吸附量(183.9 mg/g)高了接近2倍。MZ-rGO在pH值为6.2,吸附平衡时间为5 h,H2O2用量为1 mL时吸附性能较优;TC初始浓度为100mg/L时,MZ-rGO对TC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63.63 mg/g,是Z-rGO的最大吸附量的1.3倍多,且吸附速度提升了1.4倍。此外,Z-rGO和MZ-rGO气凝胶对养牛场废水均有一定净化作用,都表现出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3)通过对吸附过程进行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及研究,两种改性气凝胶均契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确定改性材料的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导,物理吸附共存。MIL-100的引入使得MZ-rGO材料的吸附能力和速率都大幅提升,这是由于MIL-100其中的Fe3+与H2O2在同一体系作用下反应生成了羟基自由基并参与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从而使得材料对TC的去除具有协同催化吸附效应,对整个净化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定量研究其空间变化特征及布局影响因素,能够揭示农村居民点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为监测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优化农村土地景观格局和高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提供思路和参考。名山区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区,受到平原与盆周山地的影响,其主要发育出台状丘陵和浅丘平坝地貌,区域内茶产业、农业蓬勃发展,农村人口众多,土地利用率高,但农村居民点普遍没有合理的统筹与规划,导致
学位
研究区地处华西雨屏区,降水丰富且集中,区域易发生水土流失。磷(P)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由于区域土壤状况差,磷素有效性低,磷肥投入量大等因素,强烈的水土流失易造成大量磷的迁移,降低了土地生产力,加速土壤退化,加大了环境风险,严重威胁着区域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选取山地黄壤坡耕地作为研究对象,以夏玉米种植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水沙及其磷素流失特征为主要研究内容,明晰坡面产流产沙
学位
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环境中产生了大量的抗性基因(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ARGs),并成为全球关注的新兴环境问题之一。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广泛应用,剩余污泥产量日益增加。由于污泥存在高密度和多样性的微生物,ARGs可以在相同或不同微生物之间进行垂直或水平传播,导致污泥中ARGs丰度显著高于自然环境,若污泥进入环境,将会加剧ARGs污染。好氧堆肥是一种
学位
镉(Cadmium,Cd)是植物非必需元素,土壤中的Cd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硒(Selenium,Se)作为维持人和动植物健康必需的有益微量元素,与Cd具有拮抗作用。外源施Se可有效抑制作物对Cd的吸收,降低农产品Cd含量,同时提升作物Se累积量。不同土壤性质如pH及施Se方式等显著影响Se添加对作物吸收Cd的抑制效果。然而,关于在不同土壤性质下,不同施Se方式对作物富Se降Cd的
学位
基于超浸润界面的过滤材料如超疏水超亲油材料(除油)和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材料(除水),因其在实际油水分离应用中的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无二次污染以及运行简单的优势,被认为是快速、安全地处理油水混合物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复杂费时且不环保的制备工艺以及所制备的材料的浸润性相对单一是限制该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本文提出了两种新型的特殊的超浸润性涂层,以各种油水混合物为模拟污染物,
学位
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公报数据,我国的耕地镉(Cd)、铅(Pb)污染超标率分别达7.0%、1.5%,农田中Cd、Pb为主要超标物。寻找降低土壤中Cd、Pb含量的高效安全方法,是农田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修复是一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有效技术,但现有研究发现的超富集和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能力有限,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植物的富集能力是研究突破方向之一。鉴此本研究通过盆栽
学位
随着氧化铜纳米材料使用日益频繁,其被释放入水环境中并与其他污染物质(如重金属)共存的现象不可避免。由于纳米颗粒独特理化性质,其可能会对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造成影响,然而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为此,本论文系统探究了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于水环境中的聚集、溶解和对重金属镉离子(Cd2+)的吸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CuO NPs对三种不同生物炭(分别为猪骨炭、竹炭、玉米秸秆炭)
学位
卫星降水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现势性强和不受地形条件影响等优点,目前已在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部分区域、时段上仍存在较大的定量误差,制约了其更深入的应用。本研究以降水空间分异显著的地形复杂区——四川省为例,引入地理空间位置、地形、植被等多个影响因子作为辅助信息,综合考虑各影响因子与区域内卫星降水数据间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采用半参数地理加权回归(SGWR)+局部薄盘光滑样条插值(PTPS)的方法构建
学位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之一。农业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逐渐在全国各个地区开始推行和发展,主要针对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达到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农村人口增收的目标。研究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在研究区域内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布设地表水和土壤采样点,结合使用排污系数法、反距离加权法和GIS技术等,分析农业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对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此类项目的开展具有
学位
本研究依托“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项目”的旺苍县项目区。通过大量收集资料和入户调查,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研究南阳沟小流域的2019年-2021年的水土流失情况;利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面源污染情况;对小流域的土壤和水体布点监测,分析小流域水质、土壤重金属、土壤肥力、农药残留等指标的变化,研究项目实施前后对小流域土壤和水体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2019年-20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