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靶标蛋白的重组制备及抑制剂筛选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_ant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靶标蛋白的重组制备及其抑制剂的筛选在各类疾病防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靶标蛋白绿盲蝽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 PG)和人细胞质来源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GOT)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它们的重组制备与抑制剂筛选策略。绿盲蝽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是绿盲蝽唾液分泌的瓦解植物细胞壁的关键酶,是植物致病因子之一,抑制该酶活性能降低绿盲蝽等昆虫对植物的破坏作用。人细胞质来源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催化癌症细胞能量供给途径的关键酶。抑制该酶活性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一)绿盲蝽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绿盲蝽成虫中克隆得到一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AL-PG,其碱基序列为1050bp,编码350个氨基酸。获得的该碱基序列与美国豆荚草盲蝽(lygus hesperus) PG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碱基序列一致性为93%。该基因编码蛋白有氨基端疏水信号肽序列(MKFTIY ALGLLVAVAS A)。预测的成熟肽相对分子质量为35.9KDa,等电点为8.89。该蛋白二级结构由大量的B-折叠、B-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而a-螺旋的数量却非常少。其三级结构是右手平行的B螺旋结构,包含4组B折叠,PB1,PB2a, PB2b和PB3。催化氨基酸残基Asp153,Asp173和Asp174在底物结合裂缝的底部,底物结合裂缝入口的最小距离为8.4A。研究还证明该蛋白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不表达。(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重组制备与抑制机理分析人细胞质来源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了可溶性表达,通过HisTrapTM FF crude column与HiTrapTM Q XL column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电泳纯度的蛋白。SDS-PAGE显示分子量约为43KDa,收率为18.3%。纯化产物具有很好的活性,在25~50℃,pH3.0~10.0均比较稳定,最适温度45℃,最适pH9.0。筛选到氨基氧乙酸对该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2.16μM。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rp141、His190、 Ala193、Asp223、Ser224、Arg225氨基酸残基形成该酶的活性口袋。氨基氧乙酸分子与His190、Ala193、Ser224和Ala225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氢键作用,从而使其紧密地结合在该酶的活性口袋中。它能竞争性抑制酶与底物的结合,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研究重组海参(Stichopus japonicus)溶菌酶(rSjLys)可溶性表达的发酵条件。实验采用多因素正交优选法,以摇瓶培养方式,从培养基组分,发酵条件两个方面对重组海参溶
本论文主要利用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方法研究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cdc2(粟酒裂殖酵母cdc2)基因在能源微藻中的克隆与表达,将含油量高但生长速度慢的能源微藻
随着科技的进步,内燃机的功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由于活塞热负荷过高引发机械性能下降引发的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如何有效的降低活塞温度成为内燃机研究的热点课题。冲击射
薯蓣皂苷糖苷酶能够特异性的水解薯蓣皂苷上的鼠李糖基,生成低糖基薯蓣皂苷。本文主要对微生物Absidia sp.G3d产薯蓣皂苷糖苷酶的纯化和基因调取进行了研究。经研究确定了Abs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原发灶SUVmax和临床等相关指标在NSCLC手术患者预后的价值,试图找到有效判断术后生存情况的指标,指导术后的治疗,让更多的NSCLC患者获益。
本实验所采用的Absidia sp. G8r菌株所产的人参皂苷葡萄糖苷酶可以比较高效的水解人参中含量较多的人参皂苷Rbl从而得到稀有的,高附加值的人参皂苷C-K,从实验的结果可以较为
建立了静力粘弹性区间不确定性正问题的数值求解模型。通过Taylor展开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导出了区间中值和区间半径的计算公式。在时域上利用分段自适应算法,以
目的:建立热射病(heatstroke,HS)动物实验模型,给予不同剂量加味诸葛行军散灌胃,通过检测大鼠小肠黏膜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 1,Z0-1)mRNA、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表达,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并做肠黏膜组织病理分析,观察热射病对大鼠肠黏膜上皮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加味诸葛行军散对肠屏障相关指标的作用;通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大量普及和铁路货运量的增加,轮轨接触疲劳造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钢轨的强度及韧性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钢轨的
铁电物理是凝聚态物理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特别是铁电材料的广泛应用激发了人们对新型铁电材料和新的物理效应探索的热情。铁电物理研究涉及到材料科学和固态物理领域中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