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勘探规模的增大,在我国发现巨型整装特大型油田的几率越来越小,而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适应当前经济形势,我国石油工业开发建设的目标逐渐转向低产、低压、低渗透油田.我厂管辖的大庆油田外围东部葡萄花油层就属于此类"三低"油藏,经过二十年的开发建设,先期投产的老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如何应用新技术提高此类油田采收率,成为当前需要攻关的重要课题.微生物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以其成本低、适用性强、施工简单、不伤害储层及无污染等优点受到石油业的普遍重视.以烃为碳源的微生物采油技术主要是利用其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来提高采收率的,即依靠其在油藏中利用原油中的重烃组分为碳源,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和繁殖改善原油性质;代谢大量有益产物,降低了油藏中油、水和岩石的界面张力,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但是所选菌种能否在地层条件下生长和繁殖、代谢产物能否有效地改善原油流动性、其生物化学作用如何启动剩余油以及低渗透油田采用微生物驱油技术的最佳时机等问题是该技术得以推广的关键.本文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与原油的作用,生长、繁殖和运移规律及该技术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以数值模拟研究为手段,探讨了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合理浓度、用量、时机及注入方式等;同时,在宋芳屯油田开展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结合油田储层物性、构造特征、剩余油分布等分析了试验井组的受效规律与特点,初步探讨了微生物驱油技术对不同储层油井的适应性,指出了该技术在油田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酸雨的产生,水岩相互作用是环境工程地质的一个热点。桂林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摩崖石刻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因此,进行酸雨对桂林石灰岩石刻的危害及化学材料防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揭示石刻石灰岩被酸雨溶蚀的规律,选取灰岩质纯的样品经加工处理,采用pH=3.5、pH=5、pH=6.5的硫酸溶液模拟酸雨浸泡与淋浴石灰岩岩样,人工加速溶蚀
容城地热田地处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与牛驼镇地热田一样为大型岩溶热储,其开发利用对支撑当地地热供暖,缓解雾霾有着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通过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放射性地球化学、水化学、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试图查明该区土壤与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和控热构造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容城地热田成因模式,评价容城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同时,为探索地球化学技术在无热泉出露地带(即北方平原地区断陷成因地热系统)地热资
学位
通过研究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的乐亭县城工业聚集区地下水未来十年的变化趋势,本文可以指导当地企业和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本文综合研究了研究区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在现场调查获得地下水水质、水位资料,并补充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模型概化,运用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将典型污染企业污水处理站作为非正常状况下污染源泄漏点,选取代表性
学位
该论文的主要成果表现在:1、系统总结了GIS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作用以及成功应用GIS进行矿产资源预测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在详细研究GIS功能及矿产资源评价需求任务的基础上,总结了基于GIS矿产资源评价的工作程序,分析并总结了地物化遥信息在资源评价中的作用及信息提取的方法,从而提出了MORPAS系统开发的功能需求,并系统地设计了MORPAS的总体框架结构、数据流程及开发策略.3、开发实现了基于M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贫、杂、细化,浮选作为微细粒难选矿物分选的有效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调浆作业作为矿物浮选的预处理环节,其在强化颗粒及药剂分散、促进颗粒与药剂间作用、改善颗粒表界面特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浮选调浆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浆装置内流场特性研究及其结构优化设计方面,但从流场微观特征参量角度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论文以湍流场微观特征参量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搅拌槽内湍流
学位
该论文在第一章(前言)中,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并简扼给出了研究工作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在第二章(文献综述)中,全面回顾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CeO基电解质、注凝成型技术及陶瓷粉体颗粒包覆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现状,并着重叙述了CeO基电解质的晶体结构、性能与制备.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颗粒包覆技术与注凝成型工艺相结合的工艺方案,以期用于制备致密性好、离子电导率高、工作环境中稳定性高的Ce
该文通过理论分析计算、MoC-Si扩散偶实验、MoSi-SiC复合材料固态置换反应原位制备研究以及MoSi-SiC复合材料组织性能测试分析,获得了以下成果:Mo-Si-C三元系稳定性化学势相图是定量分析MoC-Si固态置换反应反应路径的重要手段.利用Mo-Si-C三元系在1200℃和1600℃温度下的平衡相图和Mo-Si-C三元系中已知的物质相热力学数据以及估算的三元系中三元相MoSiC的Gibb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