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延伸野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转移率随着分期的进展而逐步增加。因此,早期诊断及采取合理的手段治疗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并对高危患者进行腹主动脉旁预防性照射或将成为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目的:分析评价延伸野调强放疗对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5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81例,采用延伸野调强放疗技术,外照射45-50.4Gy,转移淋巴结同步加量至56-61.6Gy,部分IIIB患者,患侧宫旁补量10Gy;内照射用Ir192放射源予A点30-36Gy/5-6F。同步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结果:截至末次随访,存活病人49例,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10.6-101.3月),患者的2年OS、 DFS、 LC分别为61.8%、46.2%、82.3%,3年的OS、 DFS、 LC分别为57.5%、44.1%、82.3%。发生复发转移的病人共39例,其中单纯局部复发8例(20.5%),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1例(2.6%),单纯远处转移30例(76.9%)。肿瘤大小和化疗次数为DFS和LC的独立预后因素。急性Ⅲ级以上消化系、泌尿系、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4.9%、3.7%、49.4%;仅1例患者出现晚期Ⅲ级消化系、泌尿系毒性反应,并接受手术治疗。结论:用延伸野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毒性反应尚可接受,远处转移为主要失败模式,肿瘤大小和化疗次数是影响DFS和LC的独立预后因素。目的:分析评价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预防性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4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腹主动脉旁预防性照射的宫颈癌患者122例,放疗为延伸野调强放疗,外照射45-54Gy,转移淋巴结同步加量至54.8-66Gy,部分IIIB期患者,患侧宫旁补量6-10Gy/3-5次;内照射Ir192放射源,予A点Dt24-42Gy/4-7次。同步化疗为顺铂或紫杉醇单药周疗。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1.6月(3.7-96.1月),3年的OS、 DFS、 LC分别为88.0%、77.7%、91.2%;预计5年的OS、 DFS和LC分别为85.6%、75.9%、89.0%。截止末次随访,26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单纯局部复发9例(34.6%)、单纯远处转移16例(61.5%)、远处转移合并局部复发1例(3.9%)。急性期Ⅲ级以上消化系、泌尿系和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9%、6.7%和67.4%;迟发Ⅲ级以上消化系、泌尿系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7%和1.8%。HGB是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高危患者行腹膜后预防性放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仍需要前瞻性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人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一个统一的实践过程。一方面,人作为社会构成及其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其健康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
《五十二病方》对蛇伤治疗收方较多 ,居该书诸病第 7位。在治疗手段上 ,有内治、外治、内外兼治、祝由术等多种方法。选用药物颇具实效 ,大多为后世医家所沿用。运用补法治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英语学科教学之中.英语教师应尽快熟悉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寻找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优化教学环节.尽最大可能提
从陕西省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产紫青霉 (Penicillium purpurogenumStoll) ,从其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 ,经过光谱数据的分析鉴定为 :3 (1′ 羧基乙烯氧
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带动了各中央机关、部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关方案的出台。信息产业部6月30日发出废止有关文件的通告,根据贯彻实施《行政
<正> 一档案,作为一种社会物质存在,作为人们进行社会历史活动的直接记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档案是我国商代的甲骨档案和西亚古巴比伦时代的泥版档案
优质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谷蛋白亚基对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但因谷蛋白研究材料遗传背景差异等原因,使得谷蛋白亚基品质效应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直接影响了小麦的品质改良。为此,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转育小麦谷蛋白亚基的近等基因系,并对高代转育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籽粒蛋白品质性状及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小麦品质研究和优质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获得
第一部分:IL-35在肾透明细胞癌及前列腺癌患者中高表达目的:检测并分析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及前列腺癌患者血及组织中白介素35(IL-35)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目的:通过观察二甲双胍(Merformin)对于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系中的REDD1(发育及DNA损伤反应调节基因1)、p-AKT ser473(473丝氨酸残基磷酸化AKT)、AKT(蛋白激酶B)蛋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