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时序遥感数据的LUCC轨迹分析与趋势预测——以丹江流域(河南段)为例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遥感技术的进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开始引起国际科学组织的关注,并迅速成为全球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丹江流域(河南段)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随着调水工程的实施,丹江流域(河南段)的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必然会发生变化,而供水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轨迹变化,并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预测,可以为水源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遥感和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理论指导,依据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DEM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结果;采用变化图谱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轨迹;采用改进的稳定映射变化轨迹分析方法,推导稳定映射STD指标值的计算公式,将变化轨迹划分为五种轨迹类型并进一步细化为三级轨迹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模型和景观指数模型对研究区变化轨迹进行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分析;最后通过CA-Markov模型,构建研究区土地转变适宜性图集,模拟2027年土地利用格局。研究内容主要有:(1)研究区土地土地利用变化轨迹模型构建根据研究区2002-2017年Landsat TM/OLI和HJ-1A CCD遥感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得到研究区16期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通过提取土地空间单元变化图谱的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并采用改进的稳定映射变化轨迹方法,计算出长时序多时相稳定映射STD指标值,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划分为稳定型、渐变型、非连续渐变型、循环型和波动型五种轨迹过程,并根据研究区实际土地利用现状将其划分三级轨迹类型。(2)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析基于改进的稳定映射变化轨迹模型得到研究区五种土地利用变化轨迹类型,结合年变化率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定量分析模型和最大斑块指数、散布于并列指数和聚集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轨迹变化做总体特征分析和空间构型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7年研究区耕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持续增加、林地草地先减少后增加,裸地相对稳定;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流向集中在建设用地和水域,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同时由于丹江口库区建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水域面积由218.60km~2增长到400.31km~2;受自然地形影响,研究区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林地的保护较好,而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林地、耕地和草地出现了显著的相互转化,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5%,研究结果可为丹江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3)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趋势预测以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结果为基础,利用Markov模块制作各地类的转移概率矩阵和转移概率图像,同时结合研究区变化轨迹分析结果和实际土地利用类型状况对各地类设置约束因子,其次将各地类适宜性图像集合作为CA转换规则,从而实现研究区2027年土地利用模拟预测,为验证模型精度和可靠性,将研究区2017年土地利用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到其Kappa系数为0.8138,说明研究区模拟状况良好。结果表明:未来10年内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呈现增加趋势,林地和草地面积有小幅度减少,结合社会人口和经济数据分析,其发展趋势也符合研究区发展规划和实际土地利用状况。总体来看,CA-Markov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趋势预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将其应用在丹江流域(河南段)对研究区未来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可持续规划有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传统的水凝胶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需要手术植入,在面对不规则缺陷及不易植入部位时凸显出局限性。可注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间隙填充不规则形状受损部位等优点,在药物释放、组织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和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ydroxyapatite,n-HA)制备了可注射SA/n-HA复合水凝胶,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聚N-
学位
对石膏类固体废弃物等的研究是一个热点,为了提高建筑石膏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也为综合利用石灰、电石渣和氟石膏,本文将石膏(建筑石膏、氟石膏)、石灰(熟石灰、电石渣)和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后,采用3 MPa压力压制成型后,将试件放入带有压力的二氧化碳养护釜中养护。以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为研究对象,并采用XRD、差热热重和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石膏和石灰比例、不同水料比时,复合材料硬化后的性状。主要结论如下
学位
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浓度在空气中达到4.9%~15%时,易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发生反应,引起爆炸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甲烷及其浓度成为气体敏感领域研究的热点。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传感器由于其较低的制作成本、较好的稳定性,便于携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氧化锌(ZnO)作为最早的MOS气体敏感材料,具有
学位
现阶段,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其作为地理空间信息的载体,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资源利用和开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质量需要严格管控把关。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检查手段仍采用传统测量工具和人工巡视的方式,相对落后,检查速度慢,质检周期长。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质量检查效率,减少质检人员外业负担,研究高效、精确和安全的质检方法已经迫在眉睫。车载激光扫描系
学位
土地覆盖随时间而自然变化,也是人为活动的结果。遥感技术具有宏观、迅速的大范围监测能力,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客观、准确的土地覆盖信息,满足一系列科学和政策信息需要的土地覆盖产品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定期生产。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范围广、信息丰富等优点,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覆盖分类成为了当前土地覆盖分类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此类方法存在着影像受云、雾等外界因素干扰、时间序列上数据存在“缺失”、地块破碎程度
学位
近年来凭借着可自主定位、无需地面基站辅助的优势,视觉导航定位的方法被越来越多学者所关注,该导航方法是根据探测器着陆期间星载相机连续拍摄的地表高精度图像,对图像间同一位置的特征进行提取、匹配来获取精准的导航信息。本文以小行星着陆场景为研究对象,对视觉导航中的核心内容——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进行重点研究,分析总结了小行星着陆图像对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的技术要求,根据对算法的要求选择多种提取与匹配算法进行比
学位
学位
土壤中氮磷元素的丰缺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极大。快速、实时、大范围的有效地监测土壤中的氮磷元素的含量,对精准农业与土壤化学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高光谱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高光谱反演土壤微量元素已经成为估算土壤微量元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论文以许昌地区(灌溉试验站)的土壤数据为基础。在室内实验条件下利用ASD地物波谱仪采集土壤的反射光谱,结合化学方式测定氮磷含量,通过FD(一阶微分)、CR(去包络线),
学位
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重要,战略地位特殊,研究其长时间变化规律对于恢复和提高白洋淀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维护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传统的野外调查方法耗费大量的时间、财力、人力,不利于快速地进行湿地地表信息的调查获取,而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信息量丰富、影像数据更新的速度快等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白洋淀湿地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分别采用基于像元的支持向量机监督
学位
倾斜摄影测量生产的三维模型可以满足1:500大比例尺的测图精度,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该模型数据仅是一个单一的表面模型,不利于后续空间信息的查询和分析。所以,在点云层面实现不同地物的语义性划分对实现模型单体化和空间三维地理信息的获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针对城区摄影测量点云进行了分类算法的研究,对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并给予改进和补充,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学位